第81章邵家的故事(2/2)
大队书记?是不是有钱?那女孩儿是不是脾气很厉害?
提亲的说,那女孩儿在外面上过学,当过幼儿园老师,好像因为户口的原因,没分配。
嗯,也就是说,自费上的学。
邵大爷实在挑不出女方的不足之处,除了人家有钱。
邵大娘也没敢说什么——只在心里想:咋长得这么普通,不如俺儿俊呢!
老两口毕竟是穷怕了的——从来没进过银行,攒点儿钱就掖在铺底下,几十块钱就是钱了。前几年闺女学习那么好,都供不起!这几年,眼看着儿子一节节地长高,光急着为他盖新堂屋,好说个媳妇,哪有钱啊。
要不,海生要是愿意,这媳妇咱就要了吧。
咱上东屋去住,堂屋叫他俩住。
咱小心就是,什么都依着他们就是。
街坊邻居为老邵夫妇捏着一把汗——大队书记的女儿,你伺候得了么?
新媳妇过门之后,也许觉得大门不顺眼,就把大门楼翻盖了,很气派,把它跟东屋连接起来。
嗯,这样看起来舒服多了。
然后媳妇就在村里开幼儿园。
邵大爷平时也不在家,他想挣钱把老宅上没人住的旧屋翻盖一下,只盖两间就行。
他想,只要别跟孩子们挤在一处,什么时候也不会生矛盾。
不是说远的香,近的臭么?
海生大概一直没忘青岛——小两口大概一边开着幼儿园,一边商量着去青岛。
反正幼儿园没开几天,他俩就一起去打工了!
这里邵大娘倒是成天笑得合不拢嘴,天天夸媳妇——真没想到这个有钱的媳妇脾气还真行,从来没熊过他们哩!
海生夫妇去了青岛,邵大爷邵大娘就给他们看家,种地。
进入21世纪,种地很容易,全是机械化。
播种有播种机。播完种,喷上灭草剂,就没事了。
浇地的时候,你去看着,浇完了就给人家钱,一亩30元。
收割有收割机。人家在地里给你干完,再给你运到家里。
70岁的邵老夫妇,生活倒也真的无忧无虑。
过年喽!
海生夫妇抱着他们的儿子回来了,说,他们已经从青岛买房了!
邵大爷乐呵呵地说,我在老宅上的新屋也盖好了,开春就搬过去。
那么海生结婚的房子呢?
也闲不着哇!
海生的岳父去住了。
邻村的这位前大队书记已经风光不再,生活都不能自理。
邵大爷给他翻身,洗澡,喂饭,剪指甲,理发,跟他聊天。
董书记,你把闺女给俺家了,俺替你闺女伺候你!
都三年了,邵大爷伺候亲家就像自己的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