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裁者天启 > 第0138章 坤舆万国

第0138章 坤舆万国(1/2)

目录
好书推荐: 独家宝贝:甜妻娶一送一 超天才 天狼星主 你若盛开花香自来 重生之绝世废少 元始诸天 丑女逆袭:邪王的军医小萌妃 鬼名冊 史上最难开启系统 花自沉默悄不语

天启元年,三月初一,皇帝上朝亲政。

在袁可立平定叛乱的这几天,朱由校和工部尚书徐光启谈论了组建外交部的事项。现在朱由校已经批准广州、fj、zj等沿海省份可以进行海上贸易,这一点就如同以前隆庆开关的那种做法,设立市舶司和督饷馆来增加海贸税收。

但这些税收其实并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税收朝廷没有收到。因为朝廷往往是在一个地区指定一个港口来进行合法贸易,只有这个港口朝廷能收税款。但是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只要放开海禁,商人就会不顾死活的走私商品以逃避应该缴纳的税款。

现在海贸的大头是大明朝的商人与外国之间的商品交易,朱由校想设立外交部,让万里之外的欧洲国家在bj设立大使馆,以便于规范欧洲海商的合法贸易地点,而且还方便购入欧洲军事器械和引进欧洲的技术思想。皇帝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建立长期的外交关系,明朝就能够保持与全世界的信息通畅,不致于落入后世所谓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

朱由校的想法很好,主张西学东渐的徐光启也很赞成,内阁首辅孙承宗为了能引进优良的火炮也表示同意。皇帝的主意一提出来,却遭到朝堂上大部分文官的反对,因为明代士大夫对外交的普遍观念与现代的国际惯例格格不入。这须从当时人的世界观念说起。

在中国古代,依据儒家的经典,皇帝为“天子”,代表“天”来统治地上的一切。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相对于周边的“蛮荒”之地,为“天朝上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中的这两句话,经常性地被人引用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观念,即“天下”的观念。由于交通等因,中国文明的圈子主要在东亚地区。因此,中国皇帝长久地自以为是“天下共主。”

由于明王朝前期的强盛,使周边各国的君主,处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受明王朝的册封,向明王朝纳贡成为藩属国。对于藩属国以外的各国,包括欧洲等西方国家,明朝一概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

根据传统的礼仪,明王朝拒绝与非朝贡国进行正式的官方交往,只与他们有着通商关系。由此,明朝在对外关系上,自认为是“天朝”,不承认有平等国家的存在,用当时人的语言,即所谓“敌国”。明王朝也没有外交事务的机构。藩属国的朝贡、册封等事宜,由执掌王朝典仪的礼部来主管。

设立大使馆就更加荒唐。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没有平等国家的概念,须分清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即使出现了群雄并立的政治格局,那也必自称“正统”,视对方为“贼”,表现出“汉贼不两立”的气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