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8章 坤舆万国(2/2)
因此,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苏秦、张仪、晏婴等使节,但办理的都是诸侯之间的外交,且为解决危局而临时派出的差使;中国从来没有过西方模式的“常驻使节”,当时的中国人甚至没有这种概念,因为这在根本上就违反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如果再仔细地从历史上寻找,又会发现,常驻在对方京城的只有“监国”之类的太上皇或“质子”之类的抵押,这无疑是一种屈辱。
面对朝臣的反对,皇帝有他自己的解释和说法,他称此举是仿照汉武帝派遣张骞出塞沟通西域对付匈奴,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付后金鞑子。朱由校自以为这个说法能震住这些腐儒,没想到却被另外一种评论驳回。
“陛下,资治通鉴写道: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奢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跟秦始皇的暴虐没有什么差别。陛下不可学汉武帝啊!”一个臣子正义凛然地讲道,不少官员附议。
还没等朱由校回话,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温体仁则回击道:“宋朝人竭尽了全国的财力,交纳岁币来贿赂北虏,每日每夜苟且偷生;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沦为奴隶。退缩到渡江航海的地步,还在以议和误国。宋人根本不配议论嘲讽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在朝会之前,温体仁就已经得知皇上要设立外交机构的事,为了在官途更进一步,他极力地帮皇帝讲话。
天子对礼部尚书的识相很是赞赏,他下令让秉笔太监刘若愚和几个宦官拿出了一幅长约两丈宽约一丈的巨型地图。这幅在皇极殿由太监展开的地图叫《坤舆万国全图》,它是由现任户部尚书李之藻在万历三十六年绘制,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与现代世界地图已经很接近了,并且考虑到中国人的接受度,把中国尽量放在了世界中间。该图对于中国地理的描绘是极其详尽的,李之藻增补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地理信息,超出对于其他国家的描绘,对于中国省份、重要城市的都有详细标注,地图还描绘了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例如黄河、长江,详细表现了其发源地、流经的省份。另外,世界著名河流也有提及,例如幼发拉底、尼罗河、伏尔加河、印度河都出现在图中。
这幅地图大体上只用了三种色彩:南北美洲及南极洲为粉红色,亚洲为土黄色,欧洲和非洲近于白色。少数几个岛屿的边缘晕以朱红色,山脉用淡绿色勾勒,海洋用深绿色绘出密密的水波纹,显得汪洋浩淼。五大洲各用朱红色书写,其他地名包括国名均为墨书,以字体大小作为区别。
天启皇帝从御座上走下,他用一杆檀香木所制的手杖,向臣子们指明大明朝在世界中的位置。这幅巨型地图一直放在皇帝的府库之中,见过的士大夫并不多。现在的官员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们心里所谓的“天下”久经有多大。
“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你们这些大臣好好地给朕看一看,你们读得那些书还远远不够了解这个世界。都给朕看半个时辰。”朱由校说完,就大摇大摆地走出皇极殿,秉笔太监刘若愚没有跟出来,他负责为朝臣们讲述这幅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