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 战火不息(2/2)
冲入城中与敌军搏杀,遇到伏兵阵亡的有原任巩昌府同知董尽伦;叛贼攻打成都时陷入敌阵阵亡者有指挥冉世法、雷安世,去援救成都战死者有成都后卫指挥韩应泰,小河所镇抚郁联若。其他在外地方官殉难的有灌县知县左重,他向成都方向追杀叛贼,竭力奋战,战马惊蹶被摔下,痛骂贼军被害;南溪知县王硕辅,县城陷落自杀,叛军将他肢解;桐梓知县洪维翰,县城陷落,同叛贼抢夺官印,不肯屈服,与典史黄启鸣一起被杀;郫县训导赵恺率众杀贼,被刺死;大足县主簿张志誉、典史宋应皋,召集士兵,与敌奋战,气力用尽阵亡。
皇帝看着这份长长的奏章,很受触动。他一直觉得明末有良心,肯为国家出力的士大夫很少。现在看来,也许是因为明末的战乱太多,像这样优秀的官绅死1光了,明朝才灭亡的。
对死难者的惋惜没有持续多久,毕竟叛乱还未平息。奢崇明的儿子奢寅被官军抓1住,严刑拷打之下,朝廷得知安邦彦也要谋反。安邦彦听说此事败露后,匆忙起兵造反响应奢崇明,自称是罗甸大王。四川没平静,贵州又乱了起来。
安邦彦把持着水西宣慰司,他率兵首先袭击毕节,当地都司杨明廷坚决守城,杀死叛军数百人,最后阵亡,毕节被叛军占领。此时,安邦彦的属下安邦俊、安若山、陈其愚、陈万典等各部头目都蜂拥而起,支援叛乱,他们分兵四路,攻破安顺、沾益,东下瓮安、偏桥一带,而安邦彦亲自统率水西部三万人马渡过陆广河,直1捣贵阳。
明军早已从俘虏的奢寅口中得知安邦彦的野心。孙传庭带着京军星夜兼程赶到贵阳城,接管当地的防御。贵阳城中的布政使、按察使、知府、县令都进京朝觐,巡抚李枟已经解职等待交接,新任巡抚王三善尚未到任。李枟听说发生叛乱,便与巡按御史史永安、提学佥事刘锡元全力协助孙传庭守城,学校教官和秀才们也都组织居民分堞守城。
造反的地方不只是贵州还有云南,乌撒土舍安效良首先归附叛军,便攻破乌撒卫,指挥管良相战死,管良相的同僚李应期、朱云泰、蒋邦俊同时遇害。
了解完目前的战况,朱由校做出自己的部署。该给指示给指示,该给抚恤给抚恤。战争一打起来,朝廷就花钱如流水。皇帝从旁边一张紫檀木茶几上端起一只碧玉杯,喝了一口热茶,轻轻地嘘口闷气。今日在旁边侍候天子的太监是王体乾,王公公最近因为伺候得力,受到陛下的表扬,他有些骄傲自满起来。
作为宫廷里的知识宦官,王体乾本来想依附于魏忠贤,但是他又敏锐的感觉到万岁爷对魏公公有些不信任。既然陛下励精图治,那么能协助办公的宦官就容易得宠。慢慢地,头脑发热的王体乾也有了一些小心思,他收受大明秦王朱谊漶的贿赂。现在秦王朱谊漶是以远房亲属的资格接受袭封,按着制度,他的四个儿子不应得到郡王封号,他用很多财物贿赂皇帝宠信的内侍。王体乾就大胆收了一些,并小心翼翼地劝说皇上下旨。
天子听完以后,表情很是耐人寻味,他冷笑道:“朕最近真是倒霉啊,身边总有小人作祟,来人,将王体乾给我拖出去杖毙。”
王体乾吓得跪倒在地,求陛下饶命,但并没有什么作用。王公公很快就被拖出去活活打死了,他的惨叫声让宫中的侍女宦官们胆寒不已。
随后,皇帝下旨取消秦王朱谊漶的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