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家和上学D竞成(1/2)
就在那一天,小哑巴住到了后园。
他没有拿一件家什物品呢?只有几件的旧衣服,一个破棉袄,就是全身的家当。
当然棉袄里面还有三毛钱,不知道什么时候存下来的无人知道。
两个舅舅看不过去,逼着这胡老汉出了20块钱,当给哑儿的安家资金,两个舅舅一嘀咕,也各出了五块钱,姥姥也出了五块钱,算是个支持。
于是单分单过的五哑子,就有了35块3的巨额家产。当然三毛是在破袄里,35的重大资金,放在娘的梳头匣子里。
现在集上买东西,是两分计价的时代,比如大白菜二分一斤,一毛六斤;生产队一工分,值一毛钱左右。
这是个不小的款项了。
小哑真没有规划,还有这么一大笔钱,很高兴,意外的收获。
但是在重整后园,大半个下午里,这钱一分也没有用上:俩舅互打帮手,二哥仁佛跟了过来,家里找了几根老槐木、椿木,前几年打防震棚子自用的。
不管是打防震棚子,烟棚子,瓜棚子,他们都有了不少的经验,三个劳力合作,不一会儿,就搭了个约十几个平方的小窝棚。
快完工的时候,四胜子带他哥来了,他哥不太情愿,看来一定是用糖引来的。
老邻居李木匠来晃了晃,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拿了几根小树杈,砍砍削削,做了个木栅挡门。
这有家无门,怎么能行呢?
二哥四处搬石头,捡砖头,把破的围墙的几个豁口子封齐整,这小家就有模有样了。
看着李木匠绑上的门,修好的院墙,胡县对现场很满意,这很好啊!古朴的民居呢!
哎要想办法拍拍照,留此存照,立此为念呀。
毕竟这后园是在村庄的中心地带,四邻八舍和路上行人多有人看见。
虽然大家不知道,小哑巴是分家而出,但是谁都看明白了,这后园收拾了,给小哑巴住的。
更有明白人,从干活的俩舅,而不是胡老汉。
三个儿子也只有一个在,就琢磨出了点儿啥,但是没有人问,没有人说。
快天黑的时候,来了个小*。
首先是娘,急忙伙伙的,拿个小黑锅三个黑碗过来;
跑了一会儿的四胜,背了约五六斤的麦子,也不知道他怎怎么讨要来的,才九岁的小孩就会送礼;
更不远处退休老方,送了两个花茶碗子,带着梅花的高档货、
现场的人品鉴分享,真的是好东西呀,是大户人家用的,庄户人家谁用得上呀?
这一老一少来送礼,让两个舅舅开心一笑,对望了一下,露出了笑脸。大庄人家真行啊。
水芹也来了,她没有带东西,但是拉着小哑巴,无人处比比划划,交流什么。
此时,竟然想不到,来了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
是还没有过门的,胡家大媳妇胡仁千对象,一个姨,嗯!从来没有来往,见过面都不说话,拐弯亲戚。
在这个大庄里不少呐。
姨提溜着一大包的花生米,说是去油坊换油,没换着,就不拿回去了,怪沉怪沉,就留给小哑兄弟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