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家和上学D竞成(2/2)
吃吧,炒吧,煮吧,随便。
这话说的,让仁佛瞪大了眼珠子,他闹不明白了。在这个年头,比现金差一个档次的东西,一鸡旦,二花生,随便拿到供销社,都可以换钱的货。
一个鸡蛋四分,花生果子米也值钱,能换花生油,花生油也能卖钱,然此时话不能这么说。
那个姨就匆匆的走了,放下了大袋花生米。
天上了黑影了,娘拉俩兄弟,仁佛跟在后头,回家吃饭去了。小哑巴不回,看到他们就恶心。
小哑巴的新,就只剩下了俩小人儿,十岁的小哑巴,和不知道大一点儿,还是小一点儿的水芹。
但是水芹明显的比他的个头小。听说年龄真比他大。黑黑瘦瘦的小丫头。
让人扔了的小孩,能活就不错了。
她爷,备注:此地对父亲的叫法特别复杂,有七八成的称呼大,大大哟;一二成的叫爹;也有的叫爷;还有更少小的人叫爸爸。
李木匠在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吃过大席,还有些道道知识,因老婆常年在病床上,下不下地,就一直没有生出个孩子,日子也紧巴巴的过。
前些年在集上,捡了个小女孩水芹养着:一防养老,二行善事,三好眼光。
娘就说过:这几个队里,没有鬼过那李木匠的。
也不知道娘是怎么个慧眼,看出来的,还是想出来的。李木匠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看出了点门道。
这小哑巴他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是水芹闺女的好玩伴。他之前真的没有注意。
只是最近,这个小哑巴,被他娘捡回来,捡了一条命后,他才关注,看了几眼。
竟然床上琢磨了大半夜,挨着是对谁也从来没有的。
今天胡家的动静,他全入了眼,入了耳。
等到哑巴的舅,要20块钱,大声说了几句话。
他也全部听到了,弄了个七八分的明白呀,有点惊出了一身冷汗。
听话音,哑巴娘重重复复,说了好几遍,分家是小哑巴要分的。
他大、他哥、谁都不知道啊。
这是十岁小孩办的事吗?
他是个哑巴残儿啊。
站院里站着就琢磨开了。
不知道哪一根神经,扯上了集场听的古书,的里面一段听书的故事:朱元璋皇帝,当年当小要饭的时候,一段送红砖的故事。
这一下子,起了一身鸡皮嘎达,琢磨了好一通,就认定小哑巴,走出这个家门就难回来了,今晚指定不回家吃饭。就吩咐水芹,去叫小哑哥来吃饭。
邻里邻居,真的是管顿饭,是准也说不了什么呀。
抓机遇,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机遇,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等你够资格,可是又没有机会了。
有了机遇,可是你又不懂的,总是擦肩而过,比如又如何。
人生之路,漫漫长,路上的一次次,如何如何。
但这一次,李木匠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