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华胥残卷(2/2)
睡到快中午了我们才醒,都到厅里洗了把脸,听到院子里老爷子在跟人说话……
“徐老!这么早就过来了!”
我们屋里出去,见是葡萄的二舅拿着一卷纸和老爷子站在古树的围栏那,不知道在唠着什么事儿,我连忙打了个招呼。
“徐老!早……”
大军也紧着打了个招呼……
徐老笑着对着我跟大军说:“这还早呢!你们要是再睡一会儿,中午饭都做好了,哈哈……”
看到老三,徐老稍微收了点笑容说道:“这位是……陈三河同志吧!”
“对!我是陈三河!”
老三赶紧答应着……
“哦!我听葡萄提起过你!这丫头这会儿倒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还以为来找你们来了,结果到这儿才发现我猜错了!呵呵……呵……”
徐老这么一说,给我们都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老爷子说徐老知道我们还没起床,没好在上房里唠,害怕打扰到我们休息,这才在院子里站了老半天。
老爷子让我们自己去饭厅吃早饭,把徐老请进了上房……
我们去饭厅吃完这不早不晚的饭,又把灶火收拾好才又去了会客厅。
到了会客厅,老爷子正在给徐老沏茶,徐老见我们进来了让我们坐到对面,我见椅子不够,去从右边的博古架那又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徐老身边。
“卫东啊!这又快一年没见了,看样子成熟了点,眼神儿里还有东西,不错!这回到家了,可要好好孝敬孝敬你家老爷子了!”
“那是,那是!我也这样想的!”
“听见没?老楚同志,你家卫东的确成熟了,我喜欢!哈哈……哈……”
老爷子听徐老这么一说,也跟着笑了几声,随即喝了一口茶。
又寒暄了一会儿,徐老神神秘秘的拿起了手里的那卷纸,老爷子跟徐老四目相对了一下,徐老没言语在身边的案几上慢慢的把这卷纸展开。
我这才看清楚,这是一卷拓纸,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展开后最大的有一丈左右,最小的能有一尺,老爷子起身把屏风的条案清理了一下,把这些拓纸都放在了条案上。
徐老站在老爷子身边不说话指着一张一张的让老爷子看,老爷子时而欣喜,时而紧锁眉头,两只手都显得有点颤抖。老爷子把那篇幅些小些的拓纸过了一遍儿递给徐老,用手摸着最大的那一张,老爷子的神情似乎变得异常严肃。
“这……这这……这是打哪弄来的?”
老爷子一边儿弯着腰随着手指的滑动仔细的看着,一边儿有点激动的问了徐老。
我们三个在后边儿,也诧异的望着徐老,不知道这些拓纸上面究竟是什么。
徐老把手上的一些拓纸交给我,双手往身后一备,微微仰着头说道:“这是……华胥古国的拓卷,也是我这些年良思不得其解的源头所在。先不说这些是从哪儿弄来的,单说这么大幅的拓卷,就已经让人不知所以了!”
“这些只是拓印的残卷,上面记录了传说中的华胥古国在上万年前的生产劳作,丧葬礼仪的诸多画面。前几年没敢拿出来,这两年政策变了,我才又琢磨起这些事。”
老爷子听了徐老的一番话,也无心再看这些拓卷,回案几那又给徐老沏了一杯茶,靠在椅背上说道:“这简直是不敢去想的事儿,只见过野史中有些只言片语的记载,今日这么一看,莫非传说中的华胥古国真的存在?这可是震惊世界的消息,徐老可要甚之又甚啊!”
徐老转过身坐到了椅子上,用杯盖划拉着茶叶说道:“是啊!这还需要无数次的考证才能证明其真实的存在,否则只会是在痴人说梦。”
我们三个这会儿一张张翻着拓卷站在边儿上瞅着,虽然说我们看的不太懂,但是上面的一些人物还有图案倒是栩栩如生。
我们看了会儿,就把拓纸卷好放在了条案上,都围过来仔细听着老爷子跟徐老的对话。
徐老看了看我们三个,沉思着说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作为我本人来讲非常希望你们几个能参与进来,配合着我作一些私下的勘察和求证工作。”
说着,又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后说:“最近市里刚成立了考古工作队主要由我负责,指标上要求都需要下过乡的知青才能胜任,我这不是给你们都申请了名额,也都分了下来。至于陈三河同志,葡萄昨天回来也简单跟我说了,我就试着再去申请个指标看看。目前,正是在用人之际,如果你们同意,我打算把你们先安排到工作队去,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
“至于……华胥古国,你们几个可不能到外边儿给我捅娄子!考古工作是严谨的,单凭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我们几个没有彻底求证之前,谁也不许向外人提起,否则我可就家法伺候!”
原来是这样,我们都大致明白了,也都点头答应了徐老。
老爷子这时候问起了残卷的一些事儿,徐老给做着一些解释……
大军看了下外边,像是都到中午了,就让老三跟着他去把背包和行李收拾了一下,拐回头跟老爷子和徐老打了个招呼,我便和老三把大军送出了老宅子。
我跟大军说,让他在家好好歇上两天,反正这两天我也都在家,等他歇够了再来找我,大军让我们不用送了,自己拿着东西出了胡同。
老三陪着我在院子里站了一会,我们其实是不想去打扰老爷子和徐老的谈话,老三自然也是明白,就跟我东唠一句,西唠一句。
还问着,关于这洛阳城的一些事儿,我跟他说这要是给你讲起来,个把月都给你讲不完。就简单给他介绍了一下关林和龙门石窟的事儿,老三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时的问我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