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章 震怒,求变(2/2)
好在现在他们作为崇祯帝最为亲近的警卫,也拥有了安天军士兵手上的大杀器。有了这种名叫五六式突击bu qiāng的利器,哪怕再多的人,也无法通过自己一个警卫小组的火力封锁。
“此事的所有参与者,朕要诛他们九族!”看完所有视频之后,崇祯看着朱碧华认真地说道。
“皇上,息怒。如果杀人有用,安天军早就上门把这些人给杀了!”朱碧华道。
“难道放过他们?”崇祯反问。
“呵呵,放过他们,肯定不行。对这次的事件,臣有一个不成熟的考虑,这个不成熟的考虑就一个字:忍!”
“忍?”
“是的,忍。”
“要忍多久?”
“忍不了多久,等到大明皇家近卫军训练合格时,就可动手了!”
“好,朕可以忍!不过,贤弟,朕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皇上,请讲。”
“朕想在灭了这些乱臣贼子之后,请贤弟为大明宰相!”
“啊?这个,绝无可能!”朱碧华当即摇头道。
“为什么?难道要让朕把皇位让于你?”崇祯反问。
“呵呵,皇上,你不必再考虑我们了。皇位虽好,但还不是安天军所求;宰相虽有实权,但同样不是安天军所求。
呃,皇上,不怕你生气,这大明的花花世界,我们安天军真还看不起。如果我们真在意的,是在海外开疆拓土,并最终将这些领土并列到大明疆域之中!”
朱碧华说这些话时,也是无奈。这个崇祯,经常让要让皇位,有时他是考验,但有时他真还是有一种真诚在内。
因为崇祯看到了后世,有很多皇帝让位后也活得很好,譬如像他朱由检,退位后做个国公,全世界哪里会去不得啊,当个皇帝当不好,难道当个先贤徐霞客还不行么?
不过这事儿却不能开玩笑。因为系统规定,“一年内稳固崇祯zhèng quán”呢。
“呃,贤弟,我现在有些相信你说的制度的问题了。看来不只是大明,包括已经灭亡了的那些先朝,他们走到最后都落入了土地集中的困境,而土地之所以集中,就是因为各个王朝对于王公贵族、达官巨贾缺少了制度约束!
而想要对他们进行制度约束,王朝的基础却不能建在依赖于这些人之上,并且从一开始,就要对这些人进行限制!唯有如此,王朝才会长久盛世。”
崇祯这是第一次答应朱碧华按照历史经验对大明社会进行改造。
“皇上,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长盛不衰,除了要立一个好制度外,还要有纠错体系。一个好制度,哪怕他再好,也不太可能适应百年千年。
同时,一个制度是否是好,大臣说好未必就真的好,皇上说好未必就真的好,如果按现代时空语境理解,那还得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为什么呢?
因为,民众不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皇粮国锐的缴纳者,更是文化与历史的创造者。
一个睿智的上位者,重要的是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让每一个阶层都能在这个时代里好好地活下去。
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不是要让上位者给某个阶层以利益,而是要限制优势强势阶层的过度利益。
譬如现代时空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凡是实行得好的国家,无不一片繁荣昌盛。”
有这种机会,朱碧华也不吝多向朱由检灌输几句。
“贤弟,你说,这现代时空的那些富户,哪儿遭灾了都能踊跃损献,可我大明的士绅富商,哪怕民众饿死数千数万,就不见几个捐献者呢?”此时,朱由检已经气愤过了,开始正式探讨治国之道了。
“皇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首先是现代时空的理念,除了少部分国家外,其主流意识里,都主张众生平等;其次是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更新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
再次则是现代时空有一套慈善捐赠较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有钱人可以放心地把钱捐给社会第三方组织,由他们代替自己去行慈善。”
朱碧华的解释还算合格。
其实现代时空是个复杂的时代,譬如有慈善之风,但也有为富不仁。总体上讲社会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好与坏,有时对立得比较厉害,有时相处又比较温和。
“贤弟,还请你答应朕一件事。”朱由检又提出了要求。
“皇上,您有事就说,不用这么太正式。”朱碧华有时都有点不习惯。
“这事儿非常重要。”
“重要?有多重要?难道有皇上你去现代时空旅游一天重要?”
“比那个还要重要。”
“那……请说。”
“我想请你把皇子皇女,全部带到现代时空去看一看,就让他们参加明史xué xi bān吧!另外,我觉得可以把参加明史xué xi bān形成制度,凡是此后想要新晋七品以上官员,必须把去现代时空参加过明史xué xi bān作为晋职条件。”
朱碧华还未表态,朱由检又说道:
“朕赞同贤弟你们的主张,此后选朝廷大臣,必须知基层知民众,得从基层官员一步一步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