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路要一步步走(1/2)
健民在度过了一年的小六假期后步入了初中的生活。
初中是在舅舅家的前面,离家有2公里。学校东高西低,落差近十米,从东向西依次是初一初二初三。要说初中跟小学哪里不一样,也许就是初中人多了,校区大了,其他的并没有实际上的不一样。老师依旧是附近村子有知识的村民,学生依旧是附近村子的孩子,四线城市的学校更贴切的讲应该是几个村子拿出一部分钱让有知识的村民去教村里的孩子。没有创新,没有活动,没有娱乐,只是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仅此而已。
健民出行的工具就是一辆二八自行车,很旧胜在结实,跟现在的自行车没得比,不会如此娇贵。
出了学校,东边上去是一个坟地,人们常说学校要建在坟地上或者建在坟地的边上,坟地阴气重,学生身上的阳刚之气可以压制住。这些听上去有点迷信,不过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吃饭,其实吃的五谷杂粮是阳光散发出的热量,吃鱼吃的实际是水里的阴气,谁又能说的清楚呢。不过,健民所在的小学,后来没有学生去上学之后,不长的一段时间,好好的路面就塌陷了,出现了几个幽深的洞,阴森森的。
学校的南面是一片小树林,树林的尽头挨着马路,由于东面是一个很大的坡,从东面过来车辆有时候看不到学校这边的人,有时候会发生比较惨烈的交通事故,主要是来往的大卡车看到有行人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躲闪了。
健民的自行车刹车不是很好,所以从家里往学校走的时候,最后一段下坡路经常要用脚刹,鞋底磨得就比较快。
从学校向家里走的路上除去校门口的大坡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陡的坡,北坡。一次放学后,健民跟往常一样骑着车回家。回家总是让人开心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没有比放学回家更让人兴奋的了。健民跟几个同学一起骑车,爬上北坡之后,就是一路坦途,几个同学嘻嘻哈哈的打打闹闹着。健民用自行车的前轮去蹭前面同学的车子,车子重心稍微偏了点儿,健民赶紧扶好把。几次之后健民觉得好玩儿,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健民的车子失去了平衡,心慌意乱之下,健民摔倒在地,两个膝盖在路上滑行了一段距离,裤子都磨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