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说着容易做着难(1/2)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会想办法儿让学生进到更好的学校去学习。
其实,只要回家不愿意做家务的学生在学校学的都不怎么样。
学东西就像是看书,看着容易,真正用到生活中却是很难的。俗话讲“说着容易做着难”,讲台上讲的噼里啪啦的老师生活中不一定能够用的出来。现实当中有个知名的马老师可能是因为工资低,可能是想闯一闯再回去教书,结果成了很大牌的人物。从讲台上离开,沉寂了多年后的他又有了上讲台的机会,然后又开始噼里啪啦的讲。没什么不一样,不论是成功的道理,还是做人的道理在几千年前就被人讲完了,关键是事在人为,要低下头去做,不是听一点儿心灵鸡汤就成了圣人,参加几次成功人士的演讲就是成功人士了,成功是用腿走出来的,是用手做出来的,所以有11笔。
每天吃着父母炒的菜,没事儿挑个刺儿,这不好吃,那不合胃口。简直就是仙人下凡,不知自己轻若鸿毛啊。
学校有时候会跟一些职高组织一些活动,简单点说,就是学校间的相互合作。比如初中升学率不高,正儿八经的路子,一大半被卡下来,不能浪费啊,那怎么办?一些不知名的职业高中就跟学校签合同,组织你们学校的学生到我们学校参观,毕业以后优先录取。中间在加上点什么的灰色交易,说白了,就是把学生当成可再生的资源,我这边完事了,转到你那边,你好我好大家好。
每天在学校安心学习的学生都像小白羊一样,不知道在自己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在自己离开父母的那一刻,就没有几个人会主动的教自己了。
所以在校的学生都是最“纯洁”的,是生活中的小白。
健民也参加了学校间的互动,还交了一点儿钱,什么费用,谁知道什么费用,差不多类似报名费,交了钱就是说是你自愿报名参加的。
去的学校是一个没怎么听说过的职业高中,为什么教育水平这么低下的学校还有这么多的学生呢?健民没去之前不知道,去了之后更不知道。
到了学校,住宿是在职高的学生宿舍楼上,一个宿舍八个人,比初中好多了,初中一个房间一百多个人,大通铺,上下两层,没暖气,没空调,瘴气似得空气,冬天一进宿舍门,嗯,一股男人的气息扑鼻而来。相互一对比,嗯,职高真的真的很好。
宿舍是楼房,说实话,健民没见过楼房。唯一见过一次楼房,还是去叔叔家,叔叔家在市里,那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儿……地下铺的地板砖,也是稀罕玩意儿。卫生间是公用的卫生间,一层一个,比如说卫生间在东边,西边的同学上厕所要跑到最东边。一层十几间房,可能有二十间,就一个楼梯。电梯?没听说过,穿越来的吧。
学校很大,很气派,这个科,那个科,这个室,那个室,操场最大。走进校园的那一刹那儿,仿佛间进到了高等学府,仔细去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走进了厕所。
职业高中,一听就很专业,什么都教,就差没教上街买菜了。
健民参加了一次试课,是厨师。一人一口锅,一个燃气灶,作业是炒一盘甘蓝。老师示范燃气灶怎么用,讲解一下流程,先放油,再放菜,口味自己尝,淡了放盐,咸了添水。然后就开始做,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老师规定自己炒的自己吃。“自己炒的自己吃?嗯?好像哪里不对?”健民愣愣地听着。
健民的第一次炒菜就这样开始了,以前家里炒菜,油都是猪油,现在是花生油还是豆油,反正健民觉得很高级,没敢多放,多浪费啊,炒个菜,一点油就够了。热一下锅,放上油,然后就把顺好的菜倒进锅里,用铲子翻,翻啊翻,加点盐,继续翻,加点水,盖上盖子闷一会儿,用筷子尝一下,然后就出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