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格局是个什么东西(1/2)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看格局,但格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人生没有设限,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无数种可能。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生活就给一个人出了无数这种选择,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在这无数种可能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所以有人说,一个人的现在是三年前选择的结果。
孔子被称为圣人,因为他制定了一个秩序,给社会造了一种可能,并得到推广,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颠覆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琐事。
但是没有人说生活不可以有其他的秩序,随着技术的发展,地球得以被人们认知的时候,有很多土皇帝才意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文明,他们各不相同,却都延续了下来。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开始的格局只属于自己,对外界一无所知。随着灵识的开发,逐渐的成长到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一个城镇,一个国家,一个地球。
简单的说,格局就是一个人的脑海里能够装的下多少,只能装下自己的就是一个人的格局。
人们总会用水比喻一个人的格局,水可以填满任何东西,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所以有人说,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大能小。
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真实的,开始的时候,健民听人说,做人应该像水一样,意味人因该柔和,后来渐渐的发现应该学习水的适应性,再后来发现水就是水。
水就是水,到哪里都是水,之所以给人不同的感悟,是因为人不一样了,跟水没有任何关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每个人都是唯一,不是说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就能改变一个人。
现在很多国家都免除了死刑,因为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的发现,再严酷的刑罚都不能轻易的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心宽体胖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格局,为什么悠闲的人要比忙碌的人体重大。科学上说这是因为运动消耗了体内的能量,悠闲的人整天不运动,体内存的脂肪多。其实说到底,只是思想上的格局不一样,有的人能够接受好几百斤的体重,而有些人一百斤的体重都接受不了。有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儿,该吃吃,该睡睡,有的人发生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做人也是一样,农村的生活保障主要是靠庄稼的收成,给多少就收多少。健民家开始的时候,能够吃上馍馍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随着社会的进步。同样的一片土地,收入变的高了,人们的期待也水涨船高。
从贫穷到小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但是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不甘于平凡,出身却是寒门,就注定要接受更多的考验,就像一个人从来都没有出过村落,突然有一天到了大的世界里,会感觉到非常的不适应。
人的思想也是一样,一个渣子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然考了第一,当兴奋过去的时候,往往会显得茫然无措。
有多少北上广在夜晚面对偌大的城市感觉到无力。
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成绩时好时坏,起伏比较大,就是格局的问题。
在一个狼群中,总会有一只是头狼。
格局就好比碗里的饭,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相应的饭碗就有多大。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不会想饭好不好吃,也不会考虑碗里的饭,自己能不能消化,而是觉得理所当然,只要自己觉得饿,就会去吃饭。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能成为一个人的格局。
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快,曾经一度出现很多村落没有年轻人的景象。年轻是一个人扩展自己格局最好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的精力旺盛,另一方面,是社会认可年轻人闯荡江湖。倘若一个六十多的人虽然不服老,但是如果还在社会上闯荡的话,会遭受很多无谓的非议。
救赎上面的一个老年囚犯被释放的一个星期后自杀,就很真实。
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限制,是不能随着个人意志而改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