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大战再起(1/2)
建安十三年,公元0八年春,林凡再起五路大军攻曹操,声势浩大,声称共八十万大军北伐。
虽然实际并没有那么多,但也少不到哪去,经过长久休整之后,陈军从各处征得兵马,如今已不下五十万之巨。
五路大军还是五路大军,将帅都暂且不变,只是大军数量变了,每一路都增至十万。
张辽与马超所部携二十万大军围困虎牢关与汜水关两地,此次林凡计划周密,抛石车、箭楼等物全部配备上了,曹军虽骁勇善战,钟繇也是多有计谋,但抵不过大势,其下十万兵马被围困在虎牢与汜水一带,不得进也不得出。
经过时间的推移,旱灾与蝗灾的经扰早已消失不见,各地都被治理的繁荣昌盛,林凡与曹操之间就能看出民力的差距了。
林凡得大汉一半之地,有民两千万,国富民强,粮草丰仓,可轻易征调五十万大军。而曹操民力就要弱一些,如今只有兵马三十万,只得苦苦支撑。
曹操依旧与林凡僵持在颍川一线,但这次的僵持并没有打消林凡北上的决心。在经过一番激烈大战之后,各有伤亡。
攻伐半年,及至入秋,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就地势而言,曹操治下冀州、兖州、豫州、青州都可谓四战之地,并无太多天险可守,林凡在此用兵的难度要比蜀中用兵的难度很多。
当然,曹军兵锋之厉要比陈军好很多,这就是曹操的优势。
而后曹操大手一挥,退出颍川,而去陈留布置防线,令大将夏侯渊背靠黄河,固守济南、历城一线。明显是看到豫州在战略位置上的不足。
另外一路,孙策与陆逊的联手,也是高歌猛进,沛、陈、梁、鲁等地连连被攻克。
如此一来,豫州已被林凡所得,曹操虽无奈也无用,加上被林凡所夺的司隶右半部,等同与曹操已失两州之地,损失不可谓不大,曹操的地盘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缩,眼看已成困势。
同年,秋收之季,林凡令大军略作休息,整顿两月时间,同时也是收整豫州。要知道,战线一旦被拉长,钱财必将消耗数倍不止,而且中间地界若情况不明,极其容易给曹操找到机会反攻。
上一次的进兵与这一次的进兵比较,就布置而言相差无几,但就心里而言差的可多。上一次林凡心里隐隐有感觉,可能拿不下曹操,所以才用兵以急;这一次,林凡有了一举攻破曹操,收服北方的,自然衍生了一系列运筹,所以这次用兵以缓。
两月之后,便到了秋末,孙策得林凡之意,试探兖州,奔走于泰山之间,决兵于巨安、南武阳一带。
兖州东部有一郡,正是泰山郡,顾名思义,因为泰山而闻名天下,其下有数个地方,可统称为泰山防线,曹操在此布置下重大防线,由于其地北靠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孙策与陆逊被阻在此,不得前进。
至于最后一路,周瑜所部依旧与曹仁周旋于江淮地界,两次进兵都寸功未立,让人费解,不说也罢!
建安十三年秋,林凡越颍川正式进兵陈留。
陈留的地理位置不需多说,陈军若想问鼎黄河以北,泰山以东,继而北上冀燕,陈留是必争之地。
而且从政治上讲,陈留乃是曹军国都,士气汇聚点,陈留若失,曹操如丧家之犬,军民必定分崩离析。
从军事角度分析,陈留如若有半点闪失,林凡大军可转头西幸虎牢关与汜水关一带,钟繇顿入孤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