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师作法(2/2)
两个弟子忙上前扶起国师,国师睁开双眼,定一定神,指着地上的法器道:“神明已经开示,邪祟在东北方向,三里左右,是一个穿红衣的,你们速去把它找来。”
弟子们去了不多时,押着个十几岁的红衣少女过来,在民众一片“国师神武”的呼喊声中,将惊恐万状的少女押上台去。几个弟子在青铜鼎上竖起木架,然后将少女绑缚在架子上,一面点燃青铜鼎内的柴火,片刻间,熊熊火焰就将少女吞没。
国师高声道:“青帝陟降,天神干疾,四方邪祟,哪里容身!快将此邪魔烧了,保我国主千年不坏之身!”
民众皆山呼不已,这里弟子们擂起鼓点,任那少女的叫声再凄厉,也被淹没在一片嘈杂的轰鸣之中。待那少女焚化完后,弟子们献上酒来,国师将骨灰洒入酒中,遍祭完四方诸神,仪式才算结束。民众这才陆续散开去。
重耳一行混在人群中,将这一幕看得心惊不已,重耳怒道:“这国师是何来历,如此嚣张妄为,竟还让国人对他奉若神明?”
狐偃道:“上任国主还在世时,狐老爷子与翟国的族人还有些往来,后来国主因病去世,由现任国主,也就是老国主的儿子继位后,便与族中断了消息,也不清楚这国师的底细,只知道十分受当今国主的信任,朝中政要皆交其处理。”
重耳叹道:“我本想暂时在此存身,不想国主昏馈至此,恐怕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
待人群散了,三人来到宫城门口,狐偃请门口的守卫进去通报一声。守卫喝道:“国师有令,这两日国主身体欠安,任何外来使节都不予接见。”
狐偃与众人商议后,决定先去找狐突旧时的一位老友,此人曾在翟国任过太师,应该有办法带众人进去面见国主。众人向人问询后,一路寻访而来,这翟国的屋宇结构大都与晋国相仿,不同的是在晋国,仅从屋子的大小、样式便可知居住者的身份。卿士的屋宅有卿士的规格,大夫的屋宇有大夫的范式,门前的台阶层数,大门的髹漆颜色,都是有礼节规范,不可僭越,一般的庶民若用了士或大夫的规格,轻则黥面,重则刖刑。而这翟国大大小小的房屋看上去并无多大差别,都是黄土墙,草秸顶,只是有的人家院子里拴的羊牛多些,有的则少些。
四人寻着了老太师的住处,报上了名姓,老太师见是狐突的族人来访,意外之余十分欣喜,请四人进去,坐为上宾。
重耳等道明身份,又说了些狐突离开翟国后到晋国的状况,以及晋国如今的动乱局面,老太师感叹一番,道:“我与狐老爷子是多年的好友,当年共同辅佐国主治理国政,是何等的契合,后来国主将郡主嫁到晋国,老爷子也跟着一起去了晋国,翟国的朝政便松懈下来,后来老国主死后,新任国主又宠信了这个国师,翟国更是一蹶不振。”
重耳道:“不知太师能否带我等进宫见上国主一面?”
老太师道:“国主病了半月有余,一切事务都由国师和太子料理,就是臣子要见他一面也不易。但我凭着这张老脸面,要见国主一面应是不难。”
狐偃试探着问:“当今国主应当正是盛年,何以总是疾病缠身呢?”
老太师叹道:“这也是我翟国国运不济,接连几代国主都在壮年之时就因病亡故,当年老国主突染病症,一夜之间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说是被鬼邪附体而死,因当今的国师会法术,所以国主特别宠信国师,常命国师为他禳灾祛病。”
重耳将今日国师在降灵台作法一事说了,问道:“不知这国师是何来历,将好好的一个人活活烧死又是请的哪门子神?”
老太师道:“这话可千万不能到外面去说,万一被国师知晓,那可是惹祸上身。这国师原本是左贤王府里的一名巫人,那年国主生病,多少郎中看了也不济事,左贤王将此人荐到国主跟前,花了一日作法请神,国主羿日就有好转,后来就将他留在身边做了随侍,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国师荣宠渐长,成了翟国权势遮天的人物。那国师曾向主上进言,称国主是天上的星宿,本应长命百岁,寿数绵长,却因煞星冲撞,所以常有个七病八灾,这煞星化气于无形,遁迹于人间,常附身于人兽或隐匿于山林,只有请神明开示点化,国师才能将其捉拿伏诛。每当国主身体欠安或国中有灾异时,国师就请神作法,捉拿邪祟妖星。”
“国师如此作为,国中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吗?”
“因国主时常身体有恙,所以国中的军队交由太子掌管,太子与国师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但彼此水火不容,常在朝堂上争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国中的大臣们也大都依附于这两人,以他们的号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