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重耳审案(2/2)
内侍不理,径直领了重耳进去,重耳见楚王只穿了件素衣,连衮服也没有穿,显然是从寝宫出来后就到了书房。
重耳行过礼,楚王面色凝重,道:“你已经知道结缡在正德夫人的宫中被找到一事吧?”
“在下刚刚听说。”
“寡人平时对她不薄,还将她的儿子封为太子,她却算计起寡人来,寡人千防万防,自己的枕边人却是防不胜防啊。”
重耳只是低头听着,不发一词,楚王又道:“你刚才在门口也看到了,寡人还没发布诏令呢,斗家的人就已风闻而至,必定都是来为正德求情伸冤的。因此寡人将你叫来,想让你代替大司寇,和廷卫一起审问正德偷盗结缡一案。你是外人,自然办案更加公平,不管最后得出什么结果,别人都不会说寡人偏袒不公。”
重耳略一沉吟,道:“大王要在下审查此案,还请大王答应一件事,否则在下不敢从命。”
“但说无妨。”
“在下既奉大王的命审查此案,自然会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还世间一个公道,但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请大王禀公处理,不要迁怒于他人。”
“哈哈,这个自然,公子根本不用多此一举。事不宜迟,公子现在就去办吧。”
楚王将廷卫叫来,让他陪同重耳一起审案,又叫过自己跟前的内侍,让三人即刻去后宫审讯正德夫人。
三人领命出来,廷卫又带上手下办案的几个寺人,一众人往后宫走去。
廷卫是个三十出头,看上去颇为精干的人,打着灯笼在前引路,一边向重耳道:“公子才来楚国没多久,大王就将这等要事交给公子,可见对公子十分器重啊。”
“在下才疏学浅,于刑审一事上更是不通,还要请廷卫大人多多指点。”
“公子不必过谦,我曾听左尹蒍大人提到过公子,说公子贤明豁达,明理博物,楚王次此让公子主审,小臣作陪,凡事公子拿主意即可。”
重耳听廷卫的口气,就知道他是蒍吕臣的人,当下也不多话。
正德夫人住的宫殿名为猗兰殿,位于群殿之首,楼阁华丽,气势非凡,此时却已被一众卫士把住了大门,三步一岗,十人一队,守得连个苍蝇也飞不出。
廷卫带着重耳进了大门,宫中的内侍宫女们不识重耳,廷卫却是都认识的,知道是来提审的,大家都象见了阎王一般,吓得远远地避开。
重耳还未走到殿门口,便听里面传来摔砸叫闹之声,一女子撕心裂肺地喊道:“你们平日一个个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怎么现在都变哑巴聋子了,本夫人让你们去找大王,你们怎么都呆若木鸡的,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都必须出得宫去,面见大王,就算是死,死在卫士的长戟下,也比屈死在宫里的好。”
一婢女道:“夫人,我们何尝不想出去呢,可你没见外面那么多的卫士,别说是人,虫子也飞不出一只。虽说我们是做奴婢的,可好歹也是爹妈生的,肉身长的,让我们硬闯大门,用身子去挡那不认人的铁戟,别说是为你这个待罪的夫人,就是为了再得势的主子,也没有哪个奴婢愿意做啊。”
重耳等人此时跨步进殿,那正德夫人正气急败坏揪住了婢女,拿簪子往其脸上乱戳,其余婢女和内侍都上来相劝,闹得不可开交。众人猛然见了重耳一行,吓得立时住了手,退立在一边。
正德夫人一身凌乱的寝衣,头发散乱,这半宿闹腾下来,脸上的浓妆已混成了一团,黑的白的红的,似打翻在画纸上的颜料,花花绿绿的揉杂在一起。
见到重耳,正德夫人一步跪倒在重耳面前,泣道:“晋公子,大王是叫你来审问我吗,苍天在上,神明有知,我是被冤枉的啊!”
正德夫人抓住重耳的下襟,拜倒在地,哭得不能自持。
廷卫喝道:“我们是来审案,不是来听你诉苦的。审案就要有个审案的样子,你虽然曾经贵为正夫人,可如今是在囚的嫌犯,我等奉大王的命令查案,一切都需照章办事,按列审讯。”
廷卫请重耳在上席入坐,让正德和宫人站在下首听候审讯,正德犹是趴服在地上啼哭不止,几个寺人上来拉起正德,拖至堂下。宫人们都是知道廷卫府中这些寺人的厉害的,此时见他们个个腰佩长剑,手握软鞭,一脸阴鸷狠戾之气,吓得站在堂下,大气不敢出一声。
重耳向正德道:“结缡是在你的枕箱下找到的,你如何说自己冤枉?”
正德哭诉道:“玉石虽然在我枕箱下找到,却绝不是我放的,公子明鉴,分明是有人想陷害我,此人我若猜得不错,就是随姬,这个妖言媚上的东西,恨我当初一时不忍心下手,放了她一马,她却反咬到我头上来了。”
廷卫喝道:“放肆,公子问你一句,你就答一句,何必牵扯出这么多,还有,你既然已经是阶下囚,如何不改称呼,还作自称?”
正德恨恨地瞪了廷卫一眼,却也不敢不从,只得道:“公子,罪妇说的句句是实啊!罪妇身居后宫之首,膝下又有太子,荣华富贵已是享之不尽,还要偷那结缡干什么?到是随姬,一心嫉恨我儿商臣被立为太子,数次在大王跟前花言巧语,让大王改立熊职为太子。必是大王不听,她就想出这么个栽赃嫁祸的法子来。”
廷卫道:“立谁为太子大王自有决断,岂容你在这里妄下臆断……”
重耳抬手制止廷卫,向正德道:“你说是随姬想栽赃嫁祸,可有证据?”
“前些日子随姬三天两头地往罪妇宫里跑,早请安,晚问好,没事就坐着陪罪妇闲聊家常,罪妇也是一时糊涂,被她蒙蔽了去,想来她偷玉石之前就已经算计好,趁罪妇不备时,将玉石偷偷藏于枕箱中。那枕箱内都是大王赏给罪妇的东西,平日是不开的,昨日大王来就寝时,赏了罪妇一枝金钗,罪妇正要将金钗放进枕箱,谁知一打开,就见里面多了一块玉石,被大王抓了个现形。公子想,大王一年也难得几回到罪妇宫中,哪有这么巧的事,他昨日来就碰巧发现了玉石,分明是随姬都算计好了,知道昨日庙祭,大王必会来罪妇宫中就寝、行赏赐,所以事先将玉石放在其中,只等罪妇自投罗网。”
廷卫道:“好你个巧言利舌的妇人,大王让我等来查案,是为了让你交待偷玉石的始末,你却将罪责推得一干二净,自己反到成了受害之人,捉贼捉赃,如今你是人赃俱获,别以为一句受人诬陷就能让我们被你牵着鼻子走,你若不将事情交待清楚,就算你是令尹的堂妹,本官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罪妇说的句句是实,罪妇真的没有偷玉石,这些婢女内侍都可为罪妇作证。”
“她们是你宫里的,哪有不向着你的,看来不用大刑,你今天是不肯招供了,本官就先从你的贴身婢女开始,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廷卫一声令下,两个寺人上前抓住一个婢女,那婢女吓得尖声惊叫,连声喊着夫人救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