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小商户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家乡味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家乡味道(2/2)

目录
好书推荐: 萌宝速递:妖孽爹地,好会撩 魔禁之一方妹妹 我来自凤城 美利坚恶魔农场 继承者的甜蜜娇妻 诸葛的天下 那些年一起追过的武侠 婚然心动:总裁老公放肆宠 万能二维码 天降娇妻一千岁

“那是我不懂嘛,你就会抓着那点破事不放。”

“你不懂还霸着锅铲!”

“你……!”

看着炒茶引发的战火不断升级,把边上众人都给看傻了。

在一口锅边挤来挤去,谁都不肯让一步。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大司农嘛,还有徐院长……

他们甚至看到徐院长拿着锅铲往大司农的头上敲了一下。

如此吵法和如此炒法,两锅新茶果然不负众望的给炒成了糊糊。

还玉看着自己的两锅杰作,呵呵一笑,表示炒坏了也不要,可以用来煮茶叶蛋。

王浩闻言也是呵呵两声,继续吐槽女人败家,竟然用上好的明前龙井煮茶叶蛋。

难怪弯弯会说我们吃不起茶叶蛋,原来罪魁祸首就是你!

然后战火进一步升级。

正当两人争的面红耳赤的时候,绣芸又从茶园里收了一晚新芽过来。

蹲到锅灶边,取出多余的柴火,重新生火点燃。

端来一盆清水把锅擦拭干净,待水汽蒸发之后,倒入那碗新芽,仔细的炒了起来。

王浩这时才回过神来,伸手想要接过绣芸手中的锅铲。

“我来吧……”

绣芸没有把手中的锅铲交出去,轻声说了一句,继续翻炒锅中的新芽。

“还是我来吧,你不懂……”

“我知道的。”

看着绣芸的炒茶动作,好像的确是要比自己熟练不少,于是只好让她继续,不再插手,只在一旁作适当的指点。

一道指点,还有还玉。

不过两人的指点好像被完全无视了。

熟练的翻炒,然后换到二青锅中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动作轻柔熟练,几乎每一个嫩芽都被有条不紊的照顾到。

看着绣芸无比熟练的炒茶动作,王浩都看的呆了,原来身边还藏着一个炒茶的老师傅?不禁好奇问道。

“绣芸?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炒茶?”

“蝶儿最喜欢吃那种锅贴瓣儿和炒豆子,我看跟这炒茶也不差多……”

绣芸低声答了一句,手上动作不停,用手掌将嫩芽覆盖住,然后快速的一抹,又立刻松开,锅中的茶叶开始发出一阵阵的清香,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王浩与还玉俩人听了绣芸的话,老脸不禁双双一红,略显惭愧之色。

确实如此,自从有了绣芸这个无微不至的娘亲之后,自己两人的确都几乎成了甩手掌柜,连小蝶最喜欢吃什么都几乎要忘记了。

面红耳热之际,又见绣芸把锅中的茶叶顺势一抄,一整盘茶叶就被盛到了瓷碗中。

“好了好了好了,大功告成。”

看着瓷碗中那一碟刚出锅的色泽光鲜,清香扑鼻的嫩芽,王浩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

“老关,快把咱家那传家宝取来,先泡上一杯尝尝。”

老关哎了一声,随即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取出几个搪瓷杯来。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搪瓷杯,也是万家集团刚刚新研制出来的新鲜玩意,做了几个专门用来泡茶喝的。

搪瓷又称珐琅,是将无机玻璃质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金属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

说实话这珐琅工艺其实也不是工坊里研制出来的,不过只是稍微作了一下改进而已。

搪瓷起源于玻璃装饰金属,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出现,其次是希腊,大约在公元六世纪时,又在欧洲出现了嵌丝珐琅、剔花珐琅、浮雕珐琅、透光珐琅、画珐琅等珐琅工艺。

只是这珐琅工艺出现在华夏土地上还是属于比较年轻的工艺,不过也已经有两百多个年头了。

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开始流传,到目前为止,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工艺品。

只不过都是瓷器珐琅,铸铁珐琅由于冶炼技术的限制,至今也都还没出现过。

除了大司农手上的这几只。

看外表模样,除了没有在搪瓷杯的外壁写上那几个无比熟悉的红字外,与后世那些最普通的搪瓷杯并无二致。

这几个玩意儿,可是宝贝,用这个茶杯泡出来的茶,那才叫茶。

所以,就像王浩说的那样,这几个杯子,可是要当成传家宝来使用的。

“哇哇哇……!对对对!就是这个味!”

刚刚尝了一口,还玉就激动地大叫了起来,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实在是太想念这个味道了。

这是家乡的味道!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