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无题(2/2)
她没有种田天赋,当今时代没有贵族身份,根本不可能改变现状。
郑旦看着余音的神情,像是重新认识了余音,“夫人,没想到你有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
越国的冬天很少下雪,自然看不到冬季劳动的平民和奴隶。冬季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叶柳午时看到两人时十分惊诧,她没想到两人竟是女子,还是一样的美艳动人。
她讲学时的语气变得温和起来,除了少数内心狭隘的女子,多数女子看到美丽的女子也是会喜欢的。
“……下面这首《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时间就在余音和郑旦每日的学习中过去,幸运的是,不知是叶邑民风真的很好,还是纨绔子弟冬日不爱出门,余音两人并未受到任何骚扰,平民与庶民们看到两人都会自惭形秽。
一个月后,余音已提前学习完《诗三百》,雅言已学得差不多。她打算离开楚国,前往郑国,通关的符节早已拿到。
出发之前穿上男装,她和郑旦一起前去拜访叶公,感谢他的关照。
余音决定投桃报李,“叶公,来之前,余音收到秘密消息,吴国将要在来年春季伐陈。”
“哦?你如何得知如此大事?”叶公虽然知道眼前女子不会无故骗人,但军事不能儿戏,不得不多问一句。
“叶公何不派人去吴师必经之路收集军情?”余音以一副信不信由你的表情道。
离开时,郑旦追问余音如何得知吴国伐陈的事,余音废了一番功夫总算敷衍过去。
…………
却说大半年前越国勾践被杀,太子与夷经过一番争权后成功继位。范蠡、文种两位大夫念着先王勾践的恩情,仍然尽心辅佐新王与夷。
与夷和先父勾践不同,年轻时既不过于沉迷女色享乐,也不是勾践式的枭雄。
他幼时差点被吴国士兵杀害,又亲眼见到父亲勾践被人杀死,内心的仇恨并不比勾践少,他发誓要兴盛越国,手刃仇人为父报仇。
但与夷毕竟年轻,不懂治国,只得请教相国范蠡、大夫文种和大夫诸稽郢如何让越国变得强大起来。
看着与夷急切的神情,范蠡劝道:“治国要顺应时势,报复吴国也要等待时机。如今当务之急在于勤修内务,休养生息。和先王一样,与百姓共同劳作,开辟更多荒地,鼓励农事,等到五谷丰登时充实仓库,使百姓富足,人口增加,等待吴国出现破绽。”
“大夫文种精于内政,臣长于策略与战事……”
而吴王夫差得知勾践已死,派遣行人(外交官员)来到越国试探与夷心思,与夷早已得到范蠡和文种的教导,在行人面前表现十分谦卑。
行人返回吴国后,与夷再次请教如何降低吴王夫差的戒心。
大夫文种早有派人打听清楚吴国内部情况,他胸有成竹地答道:“我看吴国虽然富足,但是法令混乱,百姓自负,大臣不和,互相争权夺利,而吴王喜欢听信谗言,不纳忠言,安于享乐,行事喜好名声不顾后果,君上可以派人前去试探一番。”
与夷道:“怎样试探呢?”
“君上可以降低身份,装作纯朴诚信的样子,带上厚礼送给吴王,并请求购买吴国的粮食,如果吴国答应了,那么天注定要灭亡吴国。”
于是与夷派人前往吴都姑苏城,向夫差请求购买粮食。
此前夫差得到行人回报后,更加放心越人。
他认为越国已彻底臣服于吴国,很爽快地答应了越国的请求。
伍子胥向夫差劝谏道:“王上,这是越国试探的诡计,他们以购买粮食确定您的心思。把粮食卖给越国并不能彰显您的德行,只是资敌行为而已。”
夫差坚信自己的王霸之气已经征服了越国,认为留下越国能让自己的恩德昭彰,坚决要卖粮。
这里要说一下,为何吴王夫差会这么重视好名声与德行呢?因为他最大的野心是成就霸主,所以行事都尽量按照规矩来,即使讨伐别国也会师出有名。
春秋时代,周礼并未全部崩坏,诸侯之间还讲究贵族法则。
要成就霸主就更需要遵守周礼,需要好名声了。无论是齐桓公,还是晋文公和楚庄王,三位霸主不仅文治武功盖压当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周礼。
他的一号舔狗伯嚭一直在讨好夫差,他会支持夫差任何决定,这次也赞同夫差卖粮给越国的行为。
伯嚭和伍子胥原本同病相怜,两人家人都被楚王所杀,伍子胥当初也帮助过他,但伯嚭是个贪财好色,得势之后反过来和伍子胥争权夺利。
伯嚭被越国君臣以重金美色贿赂,利令智昏,处处和伍子胥作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正在把吴国引向灭国的深渊。
伍子胥见无法劝得动吴王,只得暗中叹息。
心中想起归隐的好友孙武,偶尔他也会想起归隐的想法,但他深受先王阖闾大恩,得报灭门之仇,又怎会白白坐视吴国衰亡呢?
只是吴王越发变得刚愎自用,伍子胥亦是无计可施,此前在越国的种种谋划怕是已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