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笔里有玄巧 纸间无纵横(5)(1/2)
刘斌麾下的小捕头们很快便从艾严的包袱中找到了他的身份文牒,刘斌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才知道方才这吴情说的“袒护他”并非妄言。
就算人证物证确凿、要想给艾严这个当朝举子用刑,也得在衙门公堂上,待其招供认罪,再依律法典刑动手。何况此时只不过是个嫌疑证据,他若在这里便喊人打了艾严,就算事后证明艾严确是窃贼,他也难逃擅用私刑之责,倘若艾严还不是窃贼,那就更要算上诬蔑、伤害当朝举子的重罪了。
于是刘斌赶忙向吴小刚行了个大礼,口中又称谢道:“多谢吴情兄弟点醒,否则刘斌可差点要闯出大祸了。”
吴小刚点了点头,微微笑道:“刘大捕头每日为案事操劳,偶尔忙中出错,也是在所难免之事。”他顿了顿,又看向此时已在刘斌手中的荷包说道:“刘大捕头可否将那失窃之物借在下一观。”
那刘斌本就对这吴情颇为感激,此时依其口中之言,又很好的回护了自己的面子,更是心下甚喜,当然立即便将那荷包递到了吴小刚的面前,说道:“吴兄弟但看无妨。”
吴小刚接过荷包,仔细查看了一遍,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此物绝不是这位艾孝廉所窃。”
刘斌见吴小刚只不过看过一遍荷包,就好像已知道谁是窃贼似的,颇为奇怪的问道:“此事吴兄弟从何得知?难道是这荷包告诉你的不成?”
那刘斌本是戏言,岂知吴小刚竟当真点了点头,正色说道:“是的,确实是这荷包告诉我的。”
他不等刘斌再问,便将荷包递到刘斌面前,指着上面一块青色的残渣说道:“刘大捕头请看,此物名为萝芥菜,不知刘大捕头是否识得?”
这萝芥菜在襄阳城郊的黎丘本便多有农家种植,而那刘斌的祖父恰又曾是黎丘的农户之一,刘斌自也自幼熟识这些菜物,他仔细打量一番,也点头说道:“不错,这确是萝芥菜的残渣。”
吴小刚仍是点了点头,又立即看向那李夫人,微笑问道:“李夫人身份尊贵,平日想必不会食用这萝芥菜吧?”
那李夫人见吴小刚模样本就是个俊俏少年,说话又十分得体,自然满心欢喜的点头道:“不错,你这小兄弟倒会说话,依我李家的作派,当然不会用这下等野菜作食。”
原来这萝芥菜虽爽口,却因太过寻常,便成了李夫人口中的“下等野菜”,这李夫人既然极其看重“身份地位”,当然不会再吃萝芥菜。
吴小刚又回过头看向刘斌问道:“刘大捕头,这菜渣子既不是李夫人平日所沾上,而这艾孝廉桌上也是有酒无菜,却又从何而来?”
“不错!”刘斌拳掌相击,恍然大悟的说道:“定是从那真正的窃贼处而来。”
“正是如此。”吴小刚点了点头,又看向酒楼老板问道:“老板,贵店今日有人点萝芥菜吗?”
那老板见刘斌对吴小刚如此敬重,吴小刚忽然相询,自也赶忙说道:“吴兄弟可能有所不知,但刘大人必然相当清楚,小店虽比不上京城的名楼,却也是襄阳达官名流常聚之所,正如方才吴兄弟与李夫人所言,寻常贵客都不会点这萝芥菜。只是偶尔也有些大人喜爱此物,于是我便让洪掌柜时常备着,以求‘有备无患’。”那老板顿了顿,又摇头说道:“但那些大人也并不常来小店,那些萝芥菜通常都为免浪费,最后做来给本店的伙计吃了。”
那老板说到此处,忽然也恍然大悟,立即便看向着他店中那位洪姓掌柜的问道:“老洪,方才是谁来给李夫人上菜的?”
那洪掌柜还未回答,忽然只听“咚”的一声,一个店中伙计便瘫倒在地。
众人齐刷刷便看向了这个伙计。大多数人虽不认得此人,但见此情形,也知此人必然便是方才给李夫人上菜的伙计,同时也是偷走李夫人荷包的真正窃贼了。
原来吴小刚虽和白卯儿一般,起先注意着艾严,没能见着是谁偷走李夫人的荷包,后又注意着大叫的李夫人,也没能见着是谁将荷包塞到艾严怀中。但他微一沉思,已明其故。
毕竟这窃贼既然是因李夫人察觉太快、捕快一下便将酒楼团团围住,走不脱才出此栽赃嫁祸之策,那这窃贼显然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功夫,否则他大可像吴小刚方才偷偷进来一般,偷偷离去便是了。
既然这窃贼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功夫,他能从李夫人腰上偷走荷包,必是能够接近李夫人而不被怀疑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