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28章】演练海陆联合作战(2/2)
这时,郑鸿逵提出一个问题:“大帅,我们的船常年在南方活动,对于渤海一带不太熟悉,我很担心运输时会触礁。”
杨维翰马上想到了办法:“这件事好办,天津水师可以派人过去,给你们领航,这样就不用担心不熟悉航路了。”
郑鸿逵点点头:“很好,这样的话就没什么问题了。”
朱慈烺很满意:大明的力量如果都能像这样,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又何惧满清!
接下来,朱慈烺提出,水师除了完成运输任务外,还要尽可能地与陆地上的明军联合作战。
当陆军遭遇清军时,应该尽可能退到海边合适的作战地点,通过长枪阵稳住阵形,抵挡住清军骑兵的冲击,然后与清军展开对射。
此时,清军骑兵将会在长枪阵的前边、左边、后边放箭,其中前、后两翼都靠海,这时水师应该朝这两处岸上位置发炮,帮助陆军狠狠打击清军。
在座的人虽然大体上听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图,但毕竟缺乏直观认识,就连郑鸿逵也没有亲眼见过这种战法。
于是,朱慈烺决定进行一场实际演练。
次日,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杨维翰在海边找了一块平地,率领1000名士兵来到这里。在这个队伍中有几名特殊士兵,是郑成功派来的旗语兵。
平地的东面就是渤海,郑成功、郑鸿逵亲率8艘战舰,在海边巡弋。朱慈烺则和杨国栋、王廷臣在远处观战。
演练开始,只见远处烟尘滚滚,300名骑兵模拟“清军”,朝杨维翰部猛冲过来。
杨维翰立刻下令:结长枪阵。
长枪兵立刻在外围形成一个圆圈,长矛一致对外。
“清军”见无法冲开长枪阵,便四散开来,朝杨维翰部放箭。当然,这些箭都去掉了箭头。
有些“清军”骑兵来到了海边,从长枪阵的前、后两个位置,朝杨维翰部放箭。
这时,几个旗语兵站在岸边,向水师发出旗语,指示着海边两处“清军”的位置,请求开炮支援。
郑成功看到旗语后,下令8艘战舰分为两组,舰首分别对准旗语所指示的位置开炮。
只听得大发贡炮、千斤佛郎机发出怒吼,一枚枚炮弹射向岸边。
而在此之前,杨维翰早已下令在这两处假扮“清军”的骑兵下马离开,只留下战马在那里闲逛。
炮弹呼啸而至,很多战马被炸得血肉横飞。
杨国柱看后直呼“痛快”:“这要是在战场上,清军肯定死伤惨重。”
王廷臣感叹:“有这样的水师陪在身边,我们有底气多了,以后要轮到清军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