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食神的太阳花园 > 第十五章 行脚僧

第十五章 行脚僧(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万古诸天一只猿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穿书后拿了伪女主剧本 大夏文圣 诸神之因 崛起之华娱传奇 穿成被休回家的小姑子 六界山海经 我生活在末法时代 降临异世:我有探索模拟器

迦叶如来舍利的出现惊动了整个姑苏城的佛教界。

一般发现的文物古董是可以有苏州文管会处理,决定是陈列博物馆还是另行研究。但舍利虽也是文物,却毕竟有所不同,所以如何处置的问题还是移交给了苏州的佛协会定夺。

舍利自然不能送去博物馆,那是对佛祖的亵渎,但供奉在何处又是放在台面上的问题。姑苏自古香火旺盛,佛教氛围浓厚,城内大大小小寺庙众多,任一家寺庙都想要瞻仰佛光,争来争去未免不美。

最终佛教协会却决定将舍利重归虎丘塔,一如千年的时光中,依然放回塔内封存。

不过在那之前,如来舍利现世这样的大事总还需要举办一次法会,以大典供奉佛宝。法会并不拘泥于寺内僧人的身份,只要是姑苏城内的佛信徒都可以参与,瞻仰佛宝共襄盛举。

佛教界举行舍利瞻礼法会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场法会动辄千人、万人规模,更何况是供奉如来舍利这样的大事,这个夏天注定在忙碌中度过。

这样的繁忙和孙若涵似乎并无关系。

闲日里,他都会山上山下走走。虎丘,可以说是吴中第一山——不在于它的高度,而是知名度。

八百多年前,曾有一位文人这样一步步爬上虎丘山。走的很慢、很悠闲,将四处的景致仔仔细细的看到眼里,品在心里,然后发出了一句流传到今天的感慨——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这是一句来自八百年前的广告词。

若让人说出一个苏州自古以来最有名的人,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若将这个问题去询问一些对苏州并无了解的人,比如香港、台湾同胞,答案却惊人的一致——苏东坡。

为什么?苏轼,既不是苏州人,也从未在苏州为官。

答案就是他说了这句流传八百年的广告词,将苏州、将虎丘,也将自己传到了海内外。让人知道了江南一隅有座姑苏城,城里有座虎丘山,山上那斜塔,论历史远在比萨斜塔之上。

虎丘确实应该感谢这位八百年前的游客,将自己的名字带到了世界。

孙若涵一步一阶的走在山路,漫无目的的,很快来到了虎丘脚下,那是七里山塘的西端。

这条街孙若涵的家——几十年后的家。这段日子他常常会来山塘走走,体悟某种有些矛盾又有些新奇的感觉。他曾属于这里,却又分不清是曾经还是将来。

古朴的山塘,完全没有丝毫后世景点的样子。沿河的房屋裸露着砖块,看不太出原本的颜色,陈旧又破败。望去一排排木质的窗棂更是破落,也不知是太脏还是已经腐朽。

相对的,来来往往的行人也没有后世的匆匆。悠然的、慢慢的生活着,让人感觉这是一条活着的街巷,而不是装扮着放在橱窗里展览品。

走在其中不免有些不太好闻的气味,估计某些墙角还有倾倒的污水和小便,但漫步在街巷里走一会儿,很快让人融入其中,又不觉得在意了。

街口经常有个老和尚,也不知是云岩寺里的僧人还是云游的行僧。他戴着眼镜,批着麻布淡黄的僧衣,时常坐在一处石墩旁。每次见他,总是在挂着‘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僧布的铁钵上衬着纸用毛笔在写字。

将铁钵倒扣在石墩上当做书桌,老和尚穿着一双镂空的拖鞋,只用带子系着勾住脚趾,写字时常常脱在一边。将那有些发紫的脚半搁在石墩旁,方便弯下身写字。

孙若涵有时会站在和尚身后看看。

因为国家是去年才开始推广简化字,真正简体字推行还是要到八九十年代,所以和尚用的还是民国时通用的繁体。他的字不算漂亮,但还算工整,让人看着并不费劲。

大多数时间老和尚都在抄佛经,一字一笔,也不知写的是什么。每个字孙若涵都认得,但也看不明白经文的含义,更不知是哪篇经典。他唯一知道的佛经只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篇《心经》是碧君曾经送给他的风铃上刻着的文字,更多的就不甚了解了。

但偶尔,和尚也会替人写信。

他见到过几次。当老和尚写信笺时,周围或站或蹲三两个居民,口述着让和尚代笔,姑苏的乡音转化文字有时还要争辩几句词意。一封信写完,多是给和尚几把米,或是一块红薯,和尚也来者不拒。有时哪怕遇到不给分文的,和尚也不会纠缠。

这大概本就是一种化缘。

“施主是有信要代写吗?”

这日,或许是孙若涵在和尚旁边看得久了些,他突然开口问道。

“不用,我会写字。”

“识字啊,那挺好。”他笑着点头,“人不能做睁眼瞎,像你这样年轻的,就该多念念书。这佛经能看懂吗?”

大概是孙若涵盯着佛经时间久了,老和尚才这么问了一句。

孙若涵摇了摇头,“字都认得,但说的什么意思完全不懂。”

“不懂啊?没事,其实我也不懂。”

“啊?”

孙若涵惊讶的样子让和尚觉得有些好笑,咧嘴露出了一口常年粗粮磨损的牙齿。

“这佛经啊,其实很多都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大概什么音,就用汉文写了。过去跟着师傅念,一千遍、一万遍,念是念熟了,却也不懂说的什么。以前的大师傅们大概还懂,这打了几十年的仗,就没人懂啦。当年唐僧不就这么去西天求经么,天竺传来的,谁也看不懂,需要人去翻译翻译。”和尚说着笑了笑,指着自己抄写的经文,“懂不懂其实也没关系,写写字、抄抄经,也是修行。”

“师傅你是在这云岩寺修行吗?”

“前阵子是在云岩寺挂过单。不过老僧仅一行脚僧罢了,哪里都呆不住。在这佛寺里修行,天天拜佛日日念经,其实还不如在外面多走走。一粥一饭都是化缘而来,化的是粮米,播的是心田一点善念。”

和尚说着收起了毛笔,看纸上的文字也彻底干了。

“在这里也呆了一阵子了,该走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间圣! 妖魔乱世:坏了,我变成妖怪了 遮天:穿越圣体,镇压黑暗动乱 大司农 遮天:娶妻变强,凡体镇世间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斗罗:武魂龙渊剑,我成剑鞘了 盘龙,磁场转动 晦朔光年 遮天之太古圣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