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北疆风雪(1/2)
第286章 北疆风雪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才到冬月初三,地处北疆的长宁城,已经盖上了膝盖深的积雪,街上人影稀疏,一个刚从小街出来的老酒鬼,口中吞吐白雾,哼唱着不知从哪儿流传来的曲调。
街口,三匹骏马缓慢踏过雪面,马上三人都裹着厚实的毛裘,两女一男,男的佩剑,女的一个带着琵琶,一个抱着只像是雪鸮的白鸟,看起来像是富贵人家出来游玩的年轻子弟。
和老酒鬼擦肩而过,抱着酣睡白鸟的风韵美人,抽了抽鼻子,柔声道:
“里面的酒挺香,快赶上我的手艺了,要不要去尝尝?”
另一个看起来二八芳龄的姑娘家,往小街扫了眼:
“寻常酒水罢了,没啥喝头,喝了几次左公子给的酒,把我嘴都给养刁了……”
两人之间的年轻男子,看起来是拿事儿的,在街口稍作驻足,开口道:
“闻起来是挺香,先忙正事儿,时间稍晚些再过来……”
言语之间,三人骑着马,继续往长宁城内部行去;正在说话的男子,自然就是远道而来的左凌泉。
在响水湾接到静煣之后,左凌泉只停留了一晚,就继续出发,前往远在北疆的彩衣国。
至于那晚静煣说往哭的折腾她,也只是说说罢了,静煣吃不消,左凌泉也下不了手,两人就抱着说了一晚上情话;老祖那边有没有皱着眉担惊受怕等一晚上,自然无从得知,反正到出发时也未曾表过态。
“是吗?”
修行道传承千年万年,记载神鬼奇谈的典籍和传说难以计数,虽然大半都是道听途说或编造的故事,但其中也不乏背后藏着大机缘的真典故。
几句简短交谈后,燕歌暖热乎了手,起身进了大门。
不过听见燕歌说家中遭了祸事,和方才讲的事情不一样,左凌泉稍显疑惑,想了想,提着剑走下楼梯:
“兄台,别喊了。我不是什么仙师,南边闯荡的游侠儿罢了,年纪说不定还没你大……”
燕歌连忙拱手赔礼,然后说起了阳山那边的情况……
——
上一章末尾加了一千字,不重要的水文,不算点币,可以翻回去看看。
左凌泉把门关上后,环视一周,也取出一本书籍,在书桌上寻找线索。
这地方十天半个月没人来,来了寻常人也看不到,守卫和吉祥物没区别,此时都坐在墙下的火炉旁温酒取暖。
燕歌面相不到二十岁,很谦逊,行了个礼后,才在火炉旁边蹲下,手凑到温酒的铁盆旁边烤火:
“办事儿得按条令来,这地方传言常有神仙登门,没朝廷批的条子,贸然进去惹出事儿,岂不连累了几位老哥。”
书楼内入眼是满排的书架,每个书架甚至还贴心地按照地域、年代、神鬼精怪分了类,几代君主累积整理,所藏恐怕不下万本,打眼看去甚至有几分压迫力感。
横风夹着雪沫,如剔骨弯刀般,刮得人脸上皮肉生疼。
“那可不……呦,阳山来的,和我一个伙计倒是老乡,听说阳山那边出事儿了,闹得挺凶,咋回事儿?”
身着捕快袍子,里面裹着冬衣的燕歌,站在火炉旁,从衣襟里摸索律例馆刚批下来的条子,但手指冻得发木,不大灵活,掏出来后,半天没能展开。
“……”
“这地方记得都是土方子,有用的都知道,不知道的那就没啥用……”
守卫皱了皱眉:“没请神仙作法试试?”
左凌泉方才已经听见了燕歌说的情况,谢秋桃对降妖除魔的事儿很热衷,本意是几个人偷偷过去查看,并不图凡世百姓的几两银钱。
为了不扰民,左凌泉按照正常人的打扮,穿上了厚实的冬衣,骑着马来到皇城外的一处偏僻坊市,遥遥就能看到建筑群之间有一堵高墙。
“看看再说吧……”
燕歌瞧见此景,自然有点失望,不过在他看来,能神不知鬼不觉摸进书楼,还没在外面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就已经是踏雪无痕的高手了。他连忙道:
“少侠谦虚了,少侠即便不是仙师,也是云游四方的高人,肯定比我这寻常捕快高出几层楼。少侠游历四方,必然见多识广,只要能为在下解惑,这酬劳……”
彩衣国之行,是帮谢秋桃寻找给龙龟开灵智的法子,顺便乘此机会看看玉瑶洲的山山水水,事情并不紧迫,所以几人选择了徒步游历的方式。
“是不是酒喝多了?酒这玩意伤神又伤身,以前喝出毛病的数都数过来……”
……
高墙比周边的建筑高出一大截,四面有角楼,没有官兵值守,而是放着四尊瑞兽,看造型很有仙家气派,但细节经不起考究,除了东南西北位置对了,其他方面估计都是俗世风水先生瞎琢磨的。
修行中人没德行的终究不是主流,自从书楼建立之后,偶尔还是能看到门口放着些丹药、奇珍,后来继任的君主,见此便把君子堂传承了下来,继续派人去民间搜罗各种传说、古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修士闭关冲境,需要海量的灵气支撑,一般只能在灵气充裕的洞府内进行;为了营造出人造洞府,灵烨在房间内布下了锁灵阵,以白玉珠来补充灵气,在旁边时刻照看,只有遇到风景不错的名山大川之时,才会从画舫下来转转。
最后也不知怎么的,这个消息传到了修行道;那些个苦苦寻觅机缘的修士,正在修行道上茫然四顾,发现还有这种东西,自然眼前一亮,跑过来碰碰运气。
后来查资料的修士多了,又大半是兜里比脸干净的中洲修士,素质自然越来越差,不提丹药,连‘好人一生平安’都不说了,来无影去无踪人影子都看不到,偶尔还会丢一两本书。
左凌泉这次过来,自然不是来找酒喝,他和谢秋桃一起四处打听询问,注意力集中在各种传说、典故,后来从一个练气境的野道士口中,得知了些价值两枚白玉珠的秘闻:
事情还是得从窃丹之战说起。
起初过来的修士还算礼貌,借阅书籍,会请人通报,再给个‘阳起丹’‘金枪丸’什么的做报酬,彩衣国君主自然不吝啬。
彩衣国史上有一位君主,喜好这些上古奇谈,专门派人在北地数国搜罗这些东西,整理成册,取名《山河神迹谱》,用以闲时翻阅研读。
左凌泉并未惊动守卫,在巷子内翻身下马,开口道:
彩衣国地理位置偏僻,修行中人又动辄以甲子算时间,史上来长宁城翻书的修士可能不少,但平均下来的话,十天半个月过来一个都算密集,一两年没人来也是常事儿,街面上根本看不到修士。
大雪纷纷之下,左凌泉骑着马来到了高墙的外围,可见墙下大门处有几个守卫。
左凌泉如俗世游侠般,来到书架旁靠着,摇头道:
谢秋桃瞧见满屋子的书,只觉脑壳都大了,在书架之前转了两圈儿后,找到了关于神兽的书架,取出一本,来到书楼靠窗的书桌旁,仔细翻阅。
汤静煣道行最高,但翻墙去查卷宗的事儿干不来,怕进去了不小心弄出动静,干扰了两人的正事儿,就牵着缰绳道:
“你们进去吧,我在外面放风。”
书架都有分类,并不难找,燕歌小心翼翼捧着一本书籍,来到靠窗的书桌旁坐下,翻书认真查找,但翻了没两下,忽然皱起眉,举目四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