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破境(2/2)
“怎么会?”
“是啊,我们怎么会嫌孩子烦······”轻揽叹了一口气,眼角有泪滑过。
“孩子长大了若淘气,揽揽的心决,不是刚好用上吗?”
“嗯,我不会做衣服。”
“让他做吧。”
“也不会做饭。”
“让他做吧。”
“也懒得喂奶。”
“·····请个奶娘。”
“······好,凌君,我会过得很开心的。”
“我知道。”
“你可以打探我,但不许来找我。”
“······好。”
“凌君,我爱你,你知道吗?”
“知道。”
“那就好,答应我,要好好的,不然我们都没法活了。”
“好。”
很多人,都不会忘了那日建楼的大火。
熊熊火焰和黑烟,直耸云霄,甚至惊动了朝廷直属兵团将军的兵马前来。
但是探清事情,才知道是西支君上和北漠女君,在焚烧建楼。
于东临,自然是好事,因此只是守着防乱,并没有阻止。
西支君上和怀了身孕的北漠女君,将那高耸的建楼付诸一炬的时候,泉城的百姓发出了欢呼。
同时,西支君上属下墨家军携着西支残部降东临,东临圣帝封墨承志为泉城城主,允西支原王族住在宛城和陵城,准凌君天下行医,至此,西支全境,归于东临。
百姓看着凌君携了北漠女君远去的身影,一时传为盛世佳话。
此事报到东临圣宫,监国的小圣东临仪眉头微皱,不敢擅自做主,从北海冰原接回了兄长。
好不容易醒来的东临立听得来报,久久不曾言语。
是啊,怎么争得过,他亲眼所见,二人的相知相守,也懂得她的选择,即使她身怀自己的孩子,还是选择了他,唯一能释怀的,是知道她心里有自己,族长说过,以为自己会化作飞虫飞鸟,没想到还能化作白猫。
东临立所倚仗的,不过是这一点罢了。
东临立看着奏章,封了墨承志为泉城城主,又将宛城和陵城赐予原西支王族居住。
三日后,又下了诏令,准凌君天下行医,建医宗堂。
东临仪看着诏令,沉默了半晌。
“你有什么要问的吗?”东临立问道。
东临仪摇了摇头。
“你不是要选妃了吗?”东临立接着问道。
东临仪叹了一口气。
“好事,过几日,我便下诏,这天下我就交给你了。”
“兄长······”
“我如今这样,如何能撑得起东临圣朝,我从小就把你当储君培养,不要辜负了我和父君的托付。”
“是,兄长。”
“东城别宫,修缮好了吗?”
“好了,我去那里休养吧。”
“好。”
轻揽正在梧州逛着街,在南曳的一处宅子稍作休息,然后就去东临。
此时决定和阿若去织云阁拿给自己和孩子做好的几套衣裳,阿若是北漠留在梧州的眼线,此次自己身怀有孕,便找到了她。
正等着了,听得隔壁间议论:
“你也是为了这次选妃而做准备吧。”
“对啊对啊!”
“听说梧州入选的有六人了,可都是在织云阁做的衣裳。”
“还不都是为了进圣都拔得头筹嘛!”
“你的衣裳真别致!”
“你的也是!”
“我们这一路,同行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好啊好啊!如此甚好!”
轻揽正听着了,织云阁的老板送来了衣裳,“夫人,您的衣裳都打包好了。”
“交给阿若吧。”
老板便将包裹给了旁边站着的丫鬟,“夫人这是几个月了?”
“六个月了。”轻揽摸了摸肚子,开心回道。
“恭喜恭喜,让下人来拿或者我们送去就好,夫人自己还过来一趟。”
“正好买些其他东西,路过就顺便拿了,老板先忙,我们走了。”轻揽说完,便起身,那老板要过来扶,轻揽连忙摆手,“不必,我还可以。”
“夫人慢走。”
阿若便跟着轻揽后面走着。
回了宅子,轻揽便收拾了东西,也好,如此也好,各自安静,各尝苦楚,或许还能安然一生,轻揽抚着自己的肚子,这辈子,这样,也就够了。
于是准备了马车,让人将自己送回了北漠。因为怀着孕,走得极慢,等到了北漠,玉重看着妹妹大着肚子一个人回来,也不敢问。
一直忙着重整医宗堂的凌君听得圣上选妃,也吓了一跳,让人查明,才知道是新帝东临仪在选妃,东临立已退位。凌君想到他冒死也要进幻境,肯定元神大伤,大概是携了揽揽休养去了,因此心里虽苦涩,倒还高兴了好几日,也好,如此结局,也好。
他与揽揽,终究是情深,缘浅。
中间隔着太多人的生死。
东临立能为她退位,揽揽没有选错。
想到东临立,凌君自嘲地笑了笑,原来他也可以不要天下,在他心里,东临立是一位好帝王,可是为了揽揽,他竟然也可以全都放下,所以自己或许真的没有资格去守护揽揽。
东临新帝接位虽然已下昭,但是还未宣告天下,凌君也是秘密听得。只当是天下刚定,东临氏不想天下动乱。也没想到还有如此转折,若他知道是轻揽一人从梧州回到了北漠,一定拆了东临圣宫的心都有,他惜之若命的人,怎容他如此欺负?
轻揽回到北漠,玉诺早已经服侍在旁侧,只因轻揽此时已经快临盆。
众人不敢问,玉诺还是没忍住,有一天奇奇怪怪地问道:“君上,一个都没选?”
“什么?”轻揽正努力翻着身,一时没明白。
玉诺赶紧过去帮她翻身。
“淩公子和东临公子,一个都不选?”玉诺再问。
轻揽好不容易翻身,喘着气,道:“你选一个?”
然后就再也没人敢问。
等轻揽鬼哭狼嚎地生下轻小路,脾气时常不好,更是没有人再问。
随着轻小路的长大,轻揽的宁心决倒是修得更得心应手,自创了一门修心绝学。
轻小路长到三岁时,已经可以能言善辩,聪颖巧思,独立好强,除了淘点,其他一切还颇让轻揽满意,一边治理北漠,一边陪着他成长。
轻小路问娘亲,为什么叫自己小路。
轻揽放下奏章,看着他,问道:“要不叫大路?”
轻小路赶紧摆手,“小路就好。”
李景得东临重用,他的师兄文廷便留在了太学院教书,说是既生瑜何生亮?
后来教得烦了,又有了接班人,也不知如何从孙乐乐处知道新任太师就是北漠女君,便辞了太学院,得了孙乐乐的推荐,自去了北漠当了律法阁的阁长,帮了轻揽不少忙,还和国相玉慢成了好朋友,两人隔三差五就约一顿酒,即使后来各自成婚,也没有断过,但是后来改成了一起钓鱼,一生倒是难得的知己。
李景这日遇到了一个大案子,东临仪又催他催得紧,万般无奈去太学院求文廷,才得知他去了北漠,一时羡慕不已,便也往北漠来,想着能不能见着轻揽一面,又想着前段时日在南面听得医宗宗主的踪迹,想着大抵是见不着。
但还是借着由头,去了北漠一趟。
一路过去,羡慕之意更甚,先是狄儒,后是文廷,都能陪她建国立业。
如今北漠,更是兵强马壮,民富国安,不比东临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