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尼尔扬(2/2)
六、反战音乐纪录片将上映
众所周知,明星们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没有一个歌手会把自己演唱会中歌迷的负面表现公布于众。而尼尔——杨在自己亲自执导的反战纪录片中,毫不掩饰地公布了2006演唱会中众多观众集体向舞台高举双手、伸出中指的画面。
在2006年的这场叫作“言论自由”(FreedomofSpeech)的巡回演唱会上,尼尔——杨(NeilYoung)曾与大卫——克罗斯比(DavidCrosby)、史蒂芬——斯提尔斯(StephenStills)以及格拉汉姆——那什(GrahamNash)合唱了反战歌曲。当时四人被称为CSNY。当时台下歌迷的举动不免传达了负面的信息。
尼尔——杨用伯纳德——希基(BernardShakey)的笔名亲自执导了纪录片《CSNY:DejaVu》,这个名字也曾用在四人以CSNY的组合身份在1970年发行的专辑中,也昭示着CSNY四人在当时反对越南战争的思想和行为。该纪录片以2006年的巡回演唱会为背景,记录了当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种种。该片预计将于本周五在影院上映。
在举行演唱会之前,尼尔——杨曾发行了一张专辑《战火浮生录》(LivingWithWar),高举反战大旗,其中最具话题性的一首歌曲《弹劾总统》(LetsImpeachthePresident)稍稍偏离了他的本意。在纪录片中一个有趣的镜头就是尼尔——杨在接受CNN记者采访时的表现。当记者谈到这首歌以及问及“这首歌是讲什么的”时候,尼尔——杨顿时语塞,情形十分尴尬。据悉,尼尔——杨还邀请了记者迈克——塞尔(MikeCerre)共同回应观众。尼尔——杨对美联社记者表示:“我们接到的采访大多是正面积极的。但是我们也试图代表那些未能出席的人们,这样正面和负面将得到中和。”
在2006年的演唱会中,不难看到一些不悦的面孔,这个现象在亚特兰大尤其显著。很多人最初以为这样演出是尼尔——杨的音乐精选秀。尼尔——杨说,看到很多家庭为此吵架使他很不开心,因为当时有很多小孩子要留下观看,而大人们却更想离开。在影片中,他还加入了当时人们对这场演唱会的评论。一个批评家说道:“我实在不想听这四个老嬉皮的说教。”还有人说这场演唱会并不是名副其实的“言论自由”:“他们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自由’的。”
面对这些歌迷的反应,尼尔——杨感到紧张和难过。没有人希望看到愤怒的歌迷。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说:“我出了名,这不等于我一定要取悦观众。我没有义务为他们做任何事。我是一名艺术家,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无论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只是希望大家的反应能够‘文明一些’。”演唱会中,尼尔——杨还坚持表演了他最著名的曲目《俄亥俄州》(Ohio),这是关于反越南战争的题材。为了不让当时的受害者“触景伤情”,他将这首歌曲进行了改编和重制。
尼尔——杨表示不想再举办这样的演唱会了,但不仅仅是因为渴望和平,还有些其他的因素:“这是一件消耗人心并且非常可怕的事情,我用心去付出,从头到尾。但是这样做很危险,而且一点都不好玩。难道我们要整天唱着那些伤感的战争歌曲、整天看着失去亲人的士兵和百姓们吗?我们以前确实这样做了,但是我现在不想把余生浪费在这些事上了。”
通过记者塞尔的介绍得知,影片《DejaVu》的故事讲述了一支乐队的发展历程,以及乐队成员的相遇相识。其中的角色包括作曲家约什——西索(JoshHisle),曾为伊拉克海军表演过两场;反战积极分子凯伦——米尔蒂斯(KarenMeredith);以及一名伊拉克老兵帕特里克——莫菲(PatrickMurphy),目前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新晋议员。
作为反战头号人物,尼尔——杨也曾遭到警告,险些被暗杀。但是他在影片中没有表现这些。他说:“这不是什么正面的事情,在社会上影响不好。我不想再在观众面前重演这些。”
在《DejaVu》中感人的一幕:尼尔——杨把乐队成员召集在一起,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照顾。多年来,大家始终同仇敌忾,而偏偏斯蒂尔斯有时候立场比较波动。但是尼尔——杨为老友解释道:“斯蒂芬是一个好人。他有时候只是不喜欢被大众反对。”
尼尔——杨还表示,他坚信自己会信守演唱会中的所讲所为,但是他现在更注重的是“解决方案”。对于目前世界各国由于石油资源引起的冲突,他表示自己会和那些金融研究者们一起,帮助世界找到新的燃料来源。他在最后说:“即使我今后不在反战的领域活动,我也希望观看这部影片的人们记住这段历史。”
七、尼尔扬《声响》:制作改变基因
加拿大民谣摇滚大师尼尔·扬的新专辑《声响》,是一张作品与音频技术完美结合的作品。虽然整张专辑均由箱琴和电吉他完成演奏,但在U2乐队和鲍*·迪伦制作人丹尼尔·拉诺伊斯的一双巧手下,却制作出了如迷雾重重的层层叠叠效果。由此也给专辑在听觉上带来了一种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新体验。
而抛开音效部分,尼尔·扬的作品创作,却依然延续了他七八十年代的那种诗人范儿,冷静、内敛和忧郁。音频上迷幻氛围的营造,则就像是将二三十年前的小样作品,进行了混音处理,由此带来一种后现代的感觉。科技,不仅能改变命运,有时候,甚至还能改变音乐的基因。
八、十五的月亮与尼尔扬
这是尼尔扬92年的专辑《harvestmoon》里的标题曲。
今天是中秋,白天稍许闷热,大概是为了晚上的凉爽,而提前把热量挥霍掉吧。我不想说太阳嫉妒月亮,因为他还是落山了。好了,让我们充分享受月亮带给我们的凉爽和宁静吧。
在回家的路上,我举头看到了满月,但我却没有低头思念故乡,因为我已经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是幸福的。虽然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离开和返回故乡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还是别拿自己开涮可吧。
我忽然想起了这首歌,从歌词来看,这是在说逝去的爱情。虽然以我有限的知识,除了希腊神话的狩猎女神以外,我没见过西方有更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但不知为什么在月亮与相思与别离与爱情这几点上东西方却是相通的。大概因为月亮受天侯影响明显,像苏轼所言常有阴晴圆缺,暗合了爱情稍纵即逝,人生变幻无常的缘故吧。
生物一点,庸俗一点来说,本质上从古至今这社会仍是一个男权社会,关于月亮的传说也好,诗篇也好,大多为男性所作,最容易产生诗歌的当然是爱情。再本质一点,女性的月经周期是受月亮的盈亏周期影响的,情绪也受其影响。女性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男人的心情。因此诗就来了!月亮也就间接通过女人的例假影响了世界的文明进程。与此,我想东西方概莫能外。
试想,也许当年东坡居士酒后向一女士求爱求欢,正赶上阴天,女士心情郁闷,求之而不得,必然郁郁,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力比多就变成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欣赏的,其实是一千年前东坡居士未射出的*。哎,我又胡说八道了,冒犯了先贤,罪过!
本来是要说尼尔扬,却胡扯了上面一堆。
我的爱乐经历直接与国内的期刊业和道版业相关。那时有一本杂志叫《音像世界》,对我影响很大。我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知识都来源于她。但是后来他的内容越来越杂,我已有很久没看了。
那上面有一期有一篇介绍尼尔文章让我初次知道了他,他有癫痫病史。据我所知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癫痫病史。我想大概是癫痫的周期性发作促使他的音乐在暴躁和优美之间徘徊吧,他总是这样间隔着出专辑,始终没变。虽然“西雅图之声”的众乐队把它当作鼻祖,但我还是更喜欢她的民谣作品。
第一次知道他很多年后我才在国内看到尼尔的CD,我拥有的第一盘是他紧随克拉普顿之后出的不插电,其中就有这首《harvestmoon》。那时老尼将近五十岁了,头发蓬乱,胡子拉插,像个老朋克,二话不说,上台就唱,爱谁谁。连着独自唱了好几首之后,他开始与观众调侃,无比轻松,观众也无比轻松,就像老朋友AA至的聚餐,只不过老尼是用自己的歌声来付账。随后来了几个乐手,老尼一一介绍了他们,我预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果然,当老尼在高把位弹下第一个音符时,当吉他手弹出一连串清脆的泛音时,当打击乐手用一把扫把制造出独特的沙沙声时,当背景映出一轮满月时,harvestnoon来了。
再次见到尼尔,是在马丁斯克塞斯拍的《最后的华尔兹》里,尼尔作为theband告别演出的嘉宾唱了两首歌,那时是1972年,尼尔可真年轻啊,年龄像胶片一样在岁月中变老磨损。可是他歌唱时投入的样子依然存在。
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两千年出的又一张不插电《金与银》里,这时的他剪短了头发,刮净了胡子,仿佛已臻化境,不需外表装饰了。聚会中间时他用一把木吉他再次演绎了这首歌,但,我明显的感觉到尼尔老了,声音也有些干涩,而且节奏有些不稳。
也许他是累了吧,也许他是诚心要这样演绎?我不断的替尼尔解释。因为我不愿意看到英雄迟暮,就像我不愿意看到这时的月亮爬了上来,可是再过中秋已是明年。
九、民谣史上的重要人物
除BobDylan之外,尼尔,扬是公认的最有成就的歌手兼词曲作家。尼尔,扬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童年时代,扬就学会了演奏尤克里里琴(一种吉他型四弦弹拨乐器)。少年时代,他又学会了演奏吉他。他曾经在多支乐队中担任乐手。后来他和他的朋友布鲁斯,帕尔默一起前往洛杉矶,寻求发展。同另外几位音乐家于1966年建立起一支名为法罗,斯普林菲尔德的乐队。其中的成员包括:斯蒂芬,斯蒂尔斯,里奇,弗瑞和德鲁,马丁。
斯普林菲尔德乐队于1968年解散,从此以后,扬开始了独唱音乐家的生涯,并且在1969年1月完成了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尼尔,扬》。这张专辑中的音乐表现出一种平静的心绪。管乐器和弦乐是他的只要伴奏乐器,虽然这张专辑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是其中的一首名为《孤独者》的歌曲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在四个月之后,尼尔,扬录制了自己第二张专辑,风格与第一张专辑相比,有天壤之别,其中带有浓重的硬摇滚的味道。伴奏乐队换成了一支由三件电声乐器构成的“疯马”乐队。这张名为《大家都知道只是无人知道的地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扬一夜成名。这张唱片很快就成了一张金唱片。
1969年6月,扬加入了著名的“克劳斯比,斯蒂尔斯和纳什”乐队。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扬兼顾了个人演唱和乐队演出两个方面的事业,直到第二年夏天乐队解散为止。1970年8月,扬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淘金潮之后》。这张专辑*了排行榜十佳专辑的行列,其中的单曲还*了40佳单曲的名单。这就是那首《只有爱才能伤透我的心》。扬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距离商业成功的顶峰还有一段距离,直到1972年初,他发行了那张发行量超过300万张的成功的专辑之后,才真正成为了美国摇滚乐坛的一位巨星。专辑《季节》作为一张成功的专辑曾经占据过排行榜冠军的位置。其中的一曲《金子般的心》的单曲唱片成为了排行榜的冠军,同时也成为了一张金唱片。
在音乐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之际,尼尔,扬并未继续拓展自己的事业,相反,他转而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在197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把自己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纪录片《往昔之旅》的拍摄中,还为这部纪录片创作并演奏了音乐。1973年初,他举行了个人巡回音乐会。此时,他从前的伙伴“疯马”乐队的吉他手丹尼,惠顿因吸毒过量而丧生。这次巡回演唱会之后,他推出了现场版本的专辑《时间消逝》。
在此之后,扬完成了一张未发行的专辑《今夜的夜色》,其中有他的两位朋友的演奏。一位是惠顿,另外一位是乐队巡回演出的管理员布鲁斯,贝里,此人也因吸毒而丧生。相隔18个月,尼尔,扬推出了第一张完全在录音棚中完成的专辑《在海滩》,时间是1974年夏天。这张专辑的音乐基本没有采用电声乐器,与前一张专辑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音乐思想表达了一种恐惧的情感。1975年夏,尼尔,扬终于推出了专辑《今夜的夜色》。同年秋,他又推出了硬摇滚风格的专辑《祖马》。1976年春,扬同斯蒂芬,斯蒂尔斯一道巡回演出,并且推出了一张二重唱专辑《祝你跑得远》。
扬的下一张个人专辑是1977年的《美利坚的星条旗》,这张专辑中的歌曲都是他三年前在录音室中完成的。同年秋天,扬发行了一张包括了三张唱片(后来被的版本是两张CD)的专辑《十年》。这张专辑无疑是他的十年音乐成就的回顾。1978年,扬录制了一张乡村——民谣风格的专辑《来一次》。这是自《收获》之后民谣风格最浓的一张专辑,而且也是在《收获》之后第一张十佳专辑。1979年,扬再次和“疯马”乐队一道举办巡回演出。代表性的单曲是那首《锈蚀从来不会停止》。后来,扬还曾经发行过一张与这首单曲同名的专辑。
*80年代之后,由于他的商业成功的地位不断下降,扬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转变其单一的音乐风格。在专辑《过渡》中,从早期摇滚乐风格的《大家的摇滚》到乡村风格的《老办法》,扬显露出音乐风格多样化的倾向。而专辑《这张便条是给你的》则带有浓厚的节奏布鲁斯风格。19*年,尼尔,扬重新回到了他最熟悉的民歌和摇滚风格,专辑《自由》就是这种回归最好的例证。这张专辑不但赢得了评论家的一片喝彩,而且成为了尼尔,扬十年以来的首张金唱片。其后的一张带有浓厚的硬摇滚风格的专辑《精疲力尽的荣誉》得到的称赞比起前一张专辑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张专辑为尼尔,扬赢得了1990年由《乡村之声》杂志评选的最佳专辑奖。1991年,尼尔,扬推出了现场版本的专辑《焊接》以及一张器乐吉他演奏专辑《弧》。同时他开始了新一套回顾性专辑《十年》的录制工作。
1992年,随着摇滚乐的进一步发展,尼尔,扬再一次成为了受人关注的焦点人物。他被许多评论家称之为“垃圾摇滚的教父”,成为了众多新近崛起的乐队所推崇的摇滚乐大师。许多90年代的超级摇滚乐队,诸如“珍珠酱”乐队和“鹰鲨”乐队都把他的影响看作是成长中重要的一环。很自然地,随着摇滚乐逐渐告别80年代的强劲节奏,尼尔,扬也从硬摇滚中走了出来,重新将更为抒情、更为安静的风格作为自己主要的选择。专辑《收获月亮》是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级专辑《收获》的序篇,显然在90年代中期推出,相当顺应时事。1993年,伴随着所谓的“不插电”潮流,尼尔,扬也推出了自己“不插电”专辑。他乡村摇滚风格显然与这种只依靠乐器本身的声音而完全不依靠电声的伴奏相当吻合。因此,在这种潮流中扬重新焕发了艺术的青春。
在此之后,扬重新投入到新的专辑的录制中,他的合作伙伴正是那支同他合作多年的“疯马”乐队。1994年夏,扬录制完成了专辑《同天使在一起》。次年夏天,他和“珍珠酱”乐队一道录制了专辑《镜厅》。
十、众所周知的人物
70-80年代末期的欧美摇滚乐坛人才辈出。出生于加拿大的英国歌星尼尔,扬在中年听众中是有口皆碑的“大牌”,他淳厚的嗓音,自由放纵的发挥和个性十足的表现**赢得了歌迷的支持和尊重。*90年代后期,尼尔,扬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次数也就少了,人们渐渐忘却了这位仁兄。
但新世纪本拉丹的恐怖分子对纽约发动的袭击使人们又一次见到了尼尔,扬,在团结美国公众同仇敌忾和恐怖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尼尔,扬用他的歌声凝聚了国人的心。在悲剧发生后的第十天,尼尔,扬和其他美国歌星共同举办了“美国:献给英雄”的电视马拉松演唱会,在演唱会上,他和“馅饼”乐队的主歌手维迪合作演唱了约翰,列侬的“想象”,同时,他联合戴维,克罗斯比、格拉罕姆,纳什、斯蒂芬,斯蒂尔斯发起了“重聚”巡回演出。为了鼓舞士气,尼尔,扬写出了一首新歌“让我们摇滚”,这首歌曲被收录在他的新专辑《你有同情心吗?》中,并在发行的第一周获得了第十名的成绩。
尼尔,扬说:(让我们摇滚)是对这起悲剧中遇难者的纪念,当魔鬼来临时,他们勇敢地面对魔鬼,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纪念的。尼尔,扬曾写过不少反映正义和社会意识的作品例如19*年的“自由世界”和70年代的“俄亥俄”。尼尔说:“这种英雄行为打动了我,这就是英雄主义的典范。其中没有任何功利主义,他们不求回报。”
十一、专辑列表
1、LeNoise
2、ForkintheRoad
3、ChromeDreamsII
4、LiveAtMasseyHall
5、LivingWithWar战火浮生录
6、PrairieWind
7、GreatestHits
8、Greendale
9、AreYouPassionate
9、Vol.1-RoadRock
10、Silver&Gold
11、YearOfTheHorse
12、BrokenArrow
13、BRONKENARROW
14、MirrorBall
15、SleepsWithAngels
16、Unplugged
17、HarvestMoon
18、Weld
19、RaggedGlory
20、Freedom
21、ThisNotesForYou
22、Life
、LandingOnWater
24、OldWays
25、Trans
26、EverybodysRockin
27、RustNeverSleeps
28、LiveRust
29、ComesATime
30、Decade
31、AmericanStars‘N’Bars
32、LongMayYouRun
33、Zuma
37、TonightsTheNight
38、harvest
39、AfterTheGoldRush-Harvest
40、AfterTheGoldRush
41、Neil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