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妖(1/2)
1.洞箫缀罗缨
瘳锦六岁庆生之日,一个和尚到他家化缘,见到他后对瘳父说:此儿早慧命薄,若乞作弟子,也许可有三十年阳寿。
瘳父认为是无稽之谈,不与理会。
瘳老太太:既有佛缘,让师傅收作俗家弟子也罢。
瘳父虽不忍割舍,但也只好依了母亲。
佛主普渡众生,香客虔诚感恩。
三月的微风吹进藏经阁,唱着“叮铃铃~~~~~”。
瘳锦放下手中的经书,抬头看对面寺院高翘的角上悬挂着的暗褐色的铃。
袅袅青烟弥绕的十载,他曾无数次观察过,风起时,她摇摆,雨落时,她抖动。在微风吹拂中日夜摇响,和木鱼,和钟鼓,嘘枯吹生。
暖日下,瘳锦抬头看垂直悬挂的角铃:暗褐一定不是你生命的本色,应是春秋代序中,佛主赐予的厚重装裱。。。
某日清晨,偶定神,猛见不远处清雾中似站多时的含笑少女,刹时面红及耳。
少女饶有趣味地看着被自己唐突的公子:“和她说悄悄话?”
“姑娘是……”微镇定,看少女手中的洞箫,“你也喜欢箫?”
她点头,杏眼含嗔:“我叫灵玲,陪嫫嫫来吃斋。”
是夜,薄雾轻漫,暗香盈袖。
箫声深远幽长。
姑娘穿过花间小径,一路心跳到寺院南畔:“此时吹箫,找我什事?”
“与你作别。”瘳锦收起唇边的箫,“我要返乡了。明早动身。”
“可与你同行一路?”
“哦。此去也许几日,也许不归。”空气凝重。
片刻沉默:“君若不归,我便寻去。”
言罢,解下腰间的彩色丝带,撕开两半,编成两个缨穗,一个穿在自己的箫管末,递与瘳锦,换过他手中的箫管穿上另一个。
廖锦低笑出声:“只听说过美玉缀罗缨。”
暗夜里,扬起细微的抽泣声。
此去经年。
藏经阁对面高翘的院角上悬挂的铃也似被人忽略或是忘记。
2.何日君再来
天冷异常,在荒芜的月色中总算看到人家——“君来客栈”。
童子的手还举在半空中,门却“吱呀”一声开了,出现一个妙龄女子,小家碧玉粉红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