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我教你好了(2/2)
“上周五体育课回来之后就发了啊。”孟长青神色寡淡,语气平平。
卷子一般都是从排头往后传,她清楚地记得上完体育课回来,桌子上并没有数学卷子。
俞然侧头看她,声音冷冷的问:“你给我留了吗?”
俞然看着孟长青躲闪的神情,扯了扯嘴角,没多说什么。
“行了,别抄了,没用了,谁没有写完卷子自觉站出去。”
孔庆盛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
他用教杆敲敲桌子,增添几分威慑力。
俞然噌地一下站起来,在众多诧异的目光中,面不改色地走向门外。
孔庆盛也很惊讶,尽管刚开学接触不多,但在他的印象里,俞然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学生。
但他还是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
孔庆盛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清清嗓子说:“还有人吗?没有我们就上课了。”
有人心虚的低下头,毕竟孔庆盛不准备查了,谁都不想去承认。
俞然站在走廊里,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出神。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没有想要停止的预兆。
上课途中孔庆盛出来了一趟,没有平时的刻板严肃,带点关切:“怎么没写作业?”
俞然思索说道:“对不起老师,我数学卷子丢了。”
丢了,而不是没有。
她不愿意将同学之间的情绪带到老师的面前,更何况她没把这当回事儿。
孔庆盛点点头:“这样啊,那你先回位置上吧。”
俞然有些意外:“谢谢老师。”
俞然从前门进去,经过讲台时恰好对上周嘉诚的视线,俞然原以为他会带着疑问。
为什么没写作业啊。
但是他没有。
他们俩的视线只是在空中交汇,只一秒就分开。
俞然甚至没有在他的眼中看到任何情绪。
周嘉诚的一如既往,让她稍松口气。
快下课的时候,孔庆盛收起课本,夹在胳肢窝里,拿好他的茶杯和教杆:“我们班的前四号跟我去一趟办公室。”
说完先行离开。
留下一教室的人安静如鸡。
俞然几乎下意识往后看,那是周嘉诚的方向。
“走吗?”俞然做口型问他。
他点点头站起来,经过俞然身边的时候低声说了句:“跟上。”
又是那句话。
一样的词汇,一样的语气。
不一样的场景。
走出教室的时候,俞然才发现只有三个人。
没有二号。
上课一周了,她也没有见到过二号这个人。
她疑惑地看向走在前面的周嘉诚,那人大步流星,并没有要注意她的意思。
到办公室的时候,孔庆盛才解释叫他们的目的:“这件事是你们语文老师拜托给我的,我们市里下个月有一场作文比赛,我们学校每个班要派一个人参加,但是呢有一个月的训练时间。”
他端着茶杯,喝两口继续说:“训练的时候每个班出有三个人,到时候谁去就是学校决定的了。”
俞然没有问出口的疑惑,孔庆盛先替她解答了:“孔松同学还在参加化学夏令营,所以我们班就出你们三个人了。”
说完他抬头扫视了他们一眼:“都没问题吧?”
虽说是在询问,却是不容置喙的语气。
邹茂率先回答:“势在必得。”
孔庆盛满意地点点头,摆摆手让他们回教室去。
路面满是积水,俞然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水坑里,溅起的雨水打湿了校服裤脚。
“这次我会赢你的。”邹茂经过周嘉诚身侧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
声音不大,但足以让俞然听到。
俞然抬头时,正看到邹茂打着一把黑色的伞走在苍茫的雨中,身影坚决悲怆,他在自己的路上迈着坚定地步子。
*
作文比赛的训练被安排在晚自习的最后一节课。
晚自习原本有三节课,第二节课下课,俞然收拾好书包去其他教室上作文课。
作文教室一共有三个,分别供给高一、高二和高三。
每个年级一共有十个班,所以每个教室只有三十个人。
教室在高三楼的四楼,最高层。
高三楼处在校园最安静偏僻的角落里,除了高三的老师和学生,很少有人会来这里。
高三楼的每个教室灯火通明,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深沉而肃穆。
俞然到教室的时候,人几乎都到齐了。
三十个单人座位,俞然坐在最后一排,这个位置可以让她观察到每一个人。
三十个人里男生占了大部分,俞然数了一下,包括自己只有七个女生。
刚好可以组个团,飞天做仙女。
周嘉诚坐在靠前的位置,他侧着身子,翘着二郎腿,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聊得正欢。
辅导作文的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教师,听旁边人说是教高三语文的。
因为带出来个高考语文单科状元,刚被市教育局嘉奖过。
她黑发束在脑后,带个黑框眼镜,穿个黑色外套,高跟鞋噔噔地踩在地面上。
她在黑板上哐哐地写下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李青。
俞然觉得她不像教语文的,眼神凌厉的像个数学老师。
李青一讲话就给众人来了个下马威:“我知道大家都是每个班精心挑选出来的标杆。”
俞然暗自吐槽:哪精心了,不然按成绩揪的人头吗?
“我相信这次作文比赛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市级一等奖可去参加国赛,国赛获奖高考时可以加分的。”
她目光扫视众人:“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五分不值一提,但是同学们啊,一分几千人啊,五分就相当于一万人千军万马般从你们身上踏过去,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