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草芦村(1/2)
早上,当大多数人都醒来的时候,草芦村的大喇叭就会响起高鸿升书记那洪亮而浑厚的声音。只要这个声音响起后,草芦村的村民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有的去地里干活,有的出去在半坡“人市”上找活。虽然,村里几个有文化的人很反感“人市”这种叫法,认为这和“狗市”、“羊市”没啥区别,是对人的不尊重,但它已被人们很自然地叫了二十年了。
“喂,喂,听得见?”高书记在喇叭里轻声问着管音响的刘增娃,刘增娃调试了一下音量,调试的过程中喇叭发出了“滋滋”的刺耳声。很快,音响调试好了,高书记在喇叭里说:“草芦村的全体村民请注意!草芦村的全体村民请注意!天气慢慢变冷,大家注意安全,蜂窝煤炉子放到屋里时,一定要把窗子开个缝缝儿,防止煤气中毒!防止煤气中毒!”
紧接着,高书记清了清嗓子,干咳了两声,继续说:“党员同志们请注意!党员同志们请注意!今天下午两点在草芦小学一年级二班开全体党员大会,请党员同志们准时参加!请党员同志们准时参加!”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草芦村村委会的会议室正在装修,因此,就趁着礼拜天娃们不上学时在小学教室里开党员大会。草芦村是渭河南岸的一个大村,距渭河五公里,村里有六个小组,每组有三十余户,每组的街道为南北朝向,一直往北走就能到渭河。听草芦小学的历史老师章涣文说,地方志记载,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草芦村这一带就有人了。那时,从外省来了几户逃难的人,他们看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南来北往的人比较多,便在这里搭起了几间茅草房,铺开几张桌子,做起了茶水生意。渐渐的,来此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清末,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草芦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草芦村村委会的门朝南开,有两层楼,正对着四组,中间隔了条马路,正门前方立着一座石碑,上面用楷书刻着“草芦村”三个大字,看上去十分气派。在石碑的背面,也就是碑阴,刻着筹建村委会大楼时乡上和村里人的捐款情况。排在第十位的人就是高鸿升,上面用繁体仿宋字刻着:高鴻升 伍百元。
高书记从村委会的二楼走下来后,隔着马路看到了四组第一家的蓝登善双手抱着罐头瓶子泡的浓茶缓缓走出了大门。蓝登善家门朝西,对门儿就是刘增娃家,从门口就能看到村委会墙上刷着白底红字的醒目大标语:推行“一国两制”,早盼香港回归。这时,刘增娃还在村委会的广播室里忙活着。就在高书记和蓝登善四目相顾时,蓝登善熟练地喊着:“他鸿升叔,喝茶,茶美得很。”
这样的喊声在草芦村司空见惯,这其实是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打招呼的方式。过了马路,高书记用左手轻轻地捂着肚子来到了蓝登善的门口。
“登善,今儿个不去寻活了?”
“寻啥呢寻,昨天骑摩托不小心碰到灞桥东头的柳树上了,把右脚碰胀了,准备歇两天。”蓝登善说完,给高书记指了指穿着棉拖鞋的右脚。
高书记把他的左手从肚子上拿开,很关切地问:“咋样?严重不?没叫卫生室的田大夫看看?”
“没事,抹了点消肿的药,没伤到骨头,就是把人吓了一跳。”
“那就好,没事就好。给你说个事,你把蜂窝煤买了么?听说咱镇上有个河南小伙子开了一家蜂窝煤厂,煤好得很,火焰高还耐烧。”
“还没买呢,在镇上哪一块儿?”
“就在镇上菜市场的老北边,离渭河不远,厂子不大,你问一下都知道,最近买煤的人非常多,生意好得很。”
蓝登善听后,回头对着他那普普通通的平房高声喊着:“改香,改香……”
“爸,听见了,马上出来了,正在梳头。”
高书记又用左手轻轻地捂着肚子,说:“听说改香跟她妗子在上头卖鞋呢,今儿个在屋呢?”
“娃都回来一个礼拜了,她妗子生意不好,这两年没挣多少钱,不想弄了,生意难做啊!”
“那以后准备让娃弄啥呀,我看咱改香在村里呆不住,地里的活劳人,娃也做不了。”
蓝登善无奈地说:“女娃么,过两年给她寻个对象,看她能弄啥就弄啥,我也不指望娃能挣多少钱,能把她包住就行了。”
就在蓝登善和高书记说话时,蓝改香快步从后院走出来了。蓝改香梳着不太长的辫子,脑门儿上留着普通的刘海儿,看上去干干净净,虽然不算漂亮,但看着让人很舒服。她刚出大门,就亲切地叫了声“鸿升叔”,高书记不住地对蓝改香点着头,笑着说:“娃回来了。”
“改香,你鸿升叔说镇上新开了一家蜂窝煤厂,煤好,耐烧,我想一会儿骑摩托去看看情况,你就在屋里,不要胡跑,你妈一早去你外婆家了,下午才回来。”
这时,高书记和蓝改香不约而同地看了看蓝登善的右脚,高书记问:“还能骑摩托吗?”
“没事,没伤到骨头。”
高书记捂着肚子,快步走过了马路,上了村委会的二楼,蓝改香看着他走进了广播室,回头便问父亲:“爸,你说我鸿升叔咋老爱捂着肚子,肚子不美吗?”
蓝登善拧开了罐头瓶子那金黄色的铁盖子,喝了一大口深黄色的浓茶,说:“你鸿升叔的肚子让美国人打了一枪!那时,你叔二十岁左右,为了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就光荣地参了军。当时,村里人给他披着红被面子,戴着大红花,风风光光地上了战场。咱这儿附近一共去了七八个人,最后只回来了三个,听说邻村有个叔上了战场吓得直哭,走不动路,可怜的只有十九岁。后来,冲锋号吹响后,你鸿升叔往前冲的时候,被一颗子弹打进了肚子里,把肚子打了个窟窿,肠子都露出来了。还好,活了下来。后来,回村后就时不时捂着肚子,慢慢地就习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