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浮世泪(1/2)
四月,春光正好,适合当个青石阶上晒着太阳打盹儿的慵懒小猫咪。
人不如猫,命苦的我此刻却前脚跟不上后脚地在寺院里忙里忙外,满脸堆笑地招待亲爱的施主们,给各位都伺候好。
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抽这空我酿壶温酒,泡杯清茶,赏赏桃花,这不妙哉吗?
一切的罪魁祸首都要怪安心那个家伙,小小一沙弥,动不动就使唤我,这院里除了方丈,住持,监寺什么的,这小和尚应该是这寺庙金字塔的最底端了,而我常年和他厮混在一起,到头来还要给他做助理,被死死压在金字塔底端。
岂有此理?安心安心,他就是没安什么好心,要不是为了香灰,打死他我都不会帮他这个忙。
香灰是我在寺院养的一只小猪,之前有一位颇可爱的施主,竟然给寺庙送来了猪羊牛马等供品,还是活蹦乱跳的那种,这家伙吓得住持举着禅杖汗直流,光阿弥陀佛就念了一个多月。
后来这位来“挑衅”的施主就被尴尬劝退了,不过不看僧面看佛面。走的时候为了给他留一点薄面,我打圆场说把这只小猪留下来吧,挺可爱的,我们来养着,也算他为寺庙尽了一份心意。
没过几天我就把我的菩萨心肠悔青了,因为院里的监寺和住持跟我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一致同意谁说的就由谁负责到底,这只拖油瓶就归了我。
可是,我也不是出家人啊喂!
这只小猪估计只有几月大,小小一只,天天在院里窜来窜去,我敢说他是这山上最具有活力的生物了,每天滚回一身香,必须要洗澡,洗了澡浑身也是灰不溜秋的,我灵机一动就给他取了个符合他身世背景的名字“香灰”。
前几天香灰好像生病了,饭不吃欢不撒,整日蔫儿了吧唧。
我正惆怅,恰逢此刻安心要到山下化缘,正好带着香灰去郎中那儿看看,尽管我俩都不确定大夫会不会诊治一头猪,但依然坚定地认为大夫可以治人,猪不如人,所以,大夫可以治猪。
不过作为交换条件,我得帮他招待香客们一天。早知道这么累,说什么我也不会答应。
天色渐晚,夕阳余晖洒在院子里的最后一抹金黄越来越暗淡。
我整个人累瘫在石阶上,安心也带着香灰回来了,我怀疑这家伙是故意的,手里还拿着一个布包,边向我走来边说:“大夫说没什么大碍,就是吃多了顶着胃口了,这几天少吃点就没事了。”
看来这庙里的布施着实丰盛,一只猪都能吃的顶住。
安心则说这只猪多半是随它主人一样不挑食,当场被我差点拧下他的耳朵然后证明给他看我就是饥不择食。
他翻开手里的布包,拿出一块桃花酥递给我,我立马两眼放光,他见状立马塞到我手上怕我一个虎口把他拿糕点的手也吞了。
这桃花酥在庙里的三四月份桃花开的季节僧人们才会做,因为数量不多,所以只给庙里的和尚们吃,安心每年都会给我留一块,这是我一直对他手下留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我吃东西是没什么饱腹感的,纯粹贪图口感味道,因为我不吃也不会死,吃了也不会排泄,类似于貔貅那种。不过我不比貔貅金贵,人家可是龙王的儿子,而我,好像连个人也不算。
那我算什么呢?鬼?妖?神?佛?
好像都不是,我只是菩萨跟前琉璃盏里的一根小灯芯,在这显通寺的天一阁里,一呆就是三年。
这一切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我从小生在一个武馆馆主家里,我的娘亲是秀才之女,可能受她的熏陶我自幼便喜欢读书,但受父亲的洗礼也喜欢舞刀弄棒,父亲常说我文不成,武不就,学什么都不精。
当不了全才,那当个杂家也不错,琴棋书画样样不精通,但也略懂一二,诗词歌赋不会做,也会吟三言两语。他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缺德。
因家里不是名门望族,我自然也不是大家闺秀,到了婚配的年纪,也无人给我指婚,只能留我在家里独自发愁,小时候梦想当个作家,这下可好,真的坐家了。
父亲找算命先生给我算过一卦,因我属相为虎,和猪属相是三合极配,母亲便终日找街坊邻居给我寻找比我大四岁的男子,但奇怪的是都是些歪瓜裂枣,让父母很难满意。
我曾经也给他们提过建议,要不就是视野放开一点,我芳龄十七,比我大十六岁的或者大二十八的,或者比我小九岁的都也可以纳入参考范围,然后就被他们一顿臭骂。
这生肖或者八字做配本就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据说表姐属鸡,嫁给了一龙肖男子,二人婚后甜如蜜糖,夫妻生活十分和谐,大家就说这属于龙凤配,是天作之合。
那照这么说我也会算命,属鸡的就不能找属狗的,这就会“鸡犬不宁”或者“鸡飞狗跳”,属猪的也不能找属狗的,这属于“猪狗不如”,不过这属狗生肖的人也太惨了些。
单纯拿成语或者八字来判定两个人是否合适,或者直接拿生肖给人做配也太扭曲两个人的婚姻了,世间人大多会由果推因,只是你过的好了,人们就会千方百计给你找缘由,然后拿着这个原因推理出一些他们所谓的普世性的真理,其实都是胡说八道,误人子弟。
不过许是读过些圣贤书,智慧被开化过一些,我似乎也早早明白这世间有多少女子的不幸,大都由婚姻而起,与其等着被宰割,不如掌握主动权。
听闻京城钱家都也是书香子弟,且世代为官忠良,我瞅着这一家根是挺正的,苗估计也很红,大门大户的肯定会有一些光棍。
叔叔铁丘成是宁波知府,也和钱家是故交,于是我死缠烂打,绞尽脑汁让叔叔走个关系帮我求了钱家的一门亲事。
据说我这个未来丈夫叫钱星驰,比我大三岁,时任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官,是当今兵部右侍郎钱承平的侄子,而钱承平又是钱卫明的曾孙。钱卫明在洪武年间也当过兵部尚书,时是掌管天一阁的第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