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新时代(大结局)(1/2)
第577章 新时代(大结局)
大顺永宪十九年春,太子已经监国八年。
在太子的魄力下,内阁团结一致,各地官府响应,前后动用人工近百万,工时长达六年,耗费物资以亿计,。
修通了两条大铁道,东西长达三万四千里,南北长达两万八里,合计六万两千里。
依托两条大铁道,又修建了五条辅铁道,合计近四万里。
疏通南北大运河,修建水泥高桥,探索安全航海海道,从京都大学,后又设南京大学,广州大学,湖广大学。
终于。
一位金州官员泣血上书,以手指血写满了整整数页奏疏,历数金州功劳。
此奏疏引发了轰动,上下无人不关注,太子动容不敢怠慢,请动了皇后,同意了设立金州大学。
在铁道巨大的运载能力下。
人口已经一千六百五十余万。
朝廷先是派出官员,去东藩清查勋田。
统计出的结果传回了国内,震惊了所有人。
至于南藩,晴贵人的儿子,从来都是遵守朝廷的规章制度,不犯一件事。
因为先占领者已经站稳了脚跟,可以轻易的抵抗后来者,特别是横跨大洋的东藩。
大洋上无数的岛屿,可以为先行者提供补给点,让他们没有危险的移民。
不久后。
东藩分为五藩。
成本并不高,危险并不大。
探春叹息了一声,缓缓道:“你我母子是退让不了的,而你大哥虽然有才,但又太过刚烈,并不适合治理中原。”
可偏偏这个时刻,在东藩全力以赴的时候,背后伸出一把刀子顶到了背心。
最新的统计,大顺立国以来,国内田亩增长了一亿亩,其中六千万亩分别在辽东,奴儿干、科尔沁,平安道,咸镜道。
一环接一环,不给东藩喘气的机会。
皇上可能是年轻的时候付出的太多,承担的太多,越老越无可理喻,对许多事都不在意了。
据说是皇后为了不显得特意针对东藩,因此特意还分裂了南藩,西藩,北藩。
又是两年过去,大顺继宪二年。
“旧地之事,臣属们思虑不周,轻视了旧地西夷的力量,以至于陷入了泥潭,让东藩无力反抗朝廷,请东王降罪。”
“船只的安排,派去官员通知,海上的往返,就算不顾几十万旧地百姓的生死,旧地官员也需要布置。”
在帝国陷入慌乱与巨大的惊恐中,皇后忍着悲痛,安抚住了太子,下诏各藩王归京,其中先后提拔上百位官员。
两者的实力也是天壤之别,而且西夷更接近旧地,航道也短,无论是补给还是兵力,都比东藩要容易。
满心欢喜的去了金州,谁想是被瞒在骨子里,等东藩事发才后知后觉。
……
贾府三姑娘从小就厉害,现在更是了不得。
“谁也不知道皇上的心意,皇上除了偶尔出游,至今未理过一件国事。”
“不干你们的事,是本王的大意。”唐晏乾摆了摆手。
“父皇还在呢。”太子内心担忧。
只剩下东藩了。
清查完了勋田,然后就是委派官员治理,再是督查东藩官员违法犯忌之事。
随之而来的,还有接到国内军令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先后抵达东藩。
和国内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让朝廷在三藩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也让三藩不再具有独立的条件。
一直没有音讯的东王,他的身影竟然出现在了旧地,以皇帝死因不明为由,自立为大顺皇帝,年号保宪。
这种误会,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需要时间来了解和化解,偏偏皇后厉害,看准了时机毫不留情的出手。
“不要怕做错事,你越是怕,你父皇才会不满意。”
总之。
上百艘巨舰在东藩各个码头耀武扬威,其中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你父皇的儿子们中,你大哥的本事是最厉害的,你远远比不上你的大哥。”
而且在西夷的宣传下,旧地的土著很仇视东藩,把东藩当做和西夷一样无恶不作的魔鬼。
号召有志之士投奔旧地,积蓄力量,以待彻查先皇死因,绝不放过真凶。
皇帝驾崩。
唐清安终于忍不住去问了探春,探春笑着说:“你觉得我会吗?”
卫国大将军朱秀,得知后当晚在家中自缢身亡,跟随先帝而去。
……
“父皇不管吗?”唐晏乾满眼血丝,憔悴不已。
……
北藩人口已经超过了四百万。
至于四藩。
在全国铁路通车的第二年,西藩,北藩都不再是中原的威胁,反而越发的乖顺。
四藩中的三藩能服服帖帖的遵照本土,岂是顺理成章之事,自然做出了无数的政治谋划。
自此。
西夷通过流放罪犯到旧地,设立一处处的居民点,通过上百年的时间站稳脚跟。
这些年他醒悟了。
朝廷清查了东藩官员,然后清查了东藩驻军,然后又控制了东藩各地。
第五年。
就算有敌对的土著,消灭了不少的居民点,但面对源源不断的移民,虽然有损伤,但始终无法动摇。
失去了军队的保护,百姓们可无法抵抗西夷的正规军。
可母后通过这些年的治理手段,压的西王死死的,让他再也不敢违逆。
两者之间甚至还能通婚,这是部落的习性,对外来人口保持欢迎,让部落的女性与别人共宿。
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然后颁布新的任命。
母亲生前曾经告诉过他,要当心皇后,千万不能小视皇后的才能。
太子不愿意背负后世的骂名,所以希望母亲能改变心意。
南藩一分为三,西藩和北藩皆一分为二。
北藩不可计数的牛羊马匹,铁矿,煤矿,铜矿,杂矿;辽东无数的木材,矿产,干果;西藩的,水果;中原精美的各色商品流通了起来。
藩臣们束手无策。
“所以不正是东藩最弱的时候么。”探春笑道。
两千万亩在漠南,云南四百万亩,国内其他省份合计六百万亩。
东藩没有惧怕,付出了更大的力气反抗,两者之间势如水火,但是东藩有信心打败西夷。
东藩。
各种阴谋论中,不少人怀疑是皇后悄悄处死了东王,并且心狠手辣,一家人都没有放过。
自己努力多少年,才让东藩有了上千万人口,精兵高达十余万,各地驻兵还有近十万,他不甘心啊。
随后又设立藩地财政司,直接归属于内阁。
谁也不知道在何处,会遇到先行者的舰队。
有几位大顺学者不知道受了谁的指派,跑去东藩统计日本的原住民还剩下多少。
皇后有治家之能,同样也有治国之能。
“父皇驾崩时,许多老臣都在,岂能容忍有人谋害父皇,长兄阴谋逃离东藩,远遁旧地,可见其心怀不轨,如今散布谣言,扰乱国家,其心更是可诛!”
这些年不动自己,让他下意识忽略了这个妇人,谁知道在自己麻痹大意的时候,一出手就打在了自己的七寸上。
“大顺有你父皇为你打下的底子和体统,到了今天的地步,不怕做错事。”探春露出骄傲,“就算做错了,国家也有实力让错的事情变成正确的事情。”
东王在严密的监视下,竟然一家人突然消失了。
“此时对付东藩,后人会如何看儿子呢。”太子满脸的哀求。
土著们内心单纯,只要送点礼物,就能互相通商,靠着信息差,西夷反而能获得巨利。
才三个月而已,东藩人心惶惶。
受皇帝的影响,官府热情对国家各项事宜进行统计,并且受到严格的督查。
旧地是无主之地。
听到外甥的苦恼,秦钟露出无奈的苦笑。
现在的东藩想在从西夷手里在旧地站稳脚跟,困难是西夷在土著手里站住脚跟要难一百倍。
“他不会管的。”
父皇的四藩之策,虽然保留了功效,但是经过母亲多年的软磨功夫,不显山不露水悄然无息的变了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