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朝暮,一梦桃夭(1/2)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
花开花落,岁岁年年。
唐门独家的胭脂『桃夭』,已在这世上传了百余年。
都云“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百余年来,在这满眼浮华的盛京城里,唯有一抹『桃夭』,尚存着不染俗尘的清丽。
【1】
唐拾柒,本是唐门无数个学徒丫头里最不起眼的,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成了当今世上唯一知晓『桃夭』秘方的人。
弥留之际的唐老爷,为什么在一众聪明又伶俐的学徒丫头里独独挑了自己,拾柒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执笔逐字记下老爷念出的配方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他便归了西。
而后老管家入得内室,将拾柒带回自己的卧房,叮嘱她,谁都别说。
七日后,唐老爷下葬。
又七日后,唐门贴出告示,称因故去的老爷膝下无儿无女,『桃夭』的秘方即已失传。至此,唐门再无『桃夭』,世上亦再无『桃夭』。
唐拾柒,依旧是唐门无数个学徒丫头里最不起眼的那一个。管家说,白日里不可忘了洒扫工作,该上的课也都要去上,唯有每日夜深才能去后山禁地研习制作『桃夭』,当然,不去也行。
【贰】
拾柒当然要去,而且夜夜都去。
后山的禁地,其实是一处幽深的山洞,从洞口往里走上一盏茶的功夫,能见着一扇木门。
拾柒推门而入,取下岩壁上的火折子点亮几盏油灯……有些被眼前的景象震慑。
这里仿佛盛京城中最大的药堂,满满一面墙的药屉立在拾柒面前,每一个小格子里面,都是最上乘的药草。
旁边的木架子上摆了许多书,大多是古籍模样,甚至还有她看不懂的竹简……哦,还有一本老爷留下的图册,记录着每一种药草的名字和功效,还比对着描了草图。
拾柒知道自己没什么天赋,所以她总是在山洞里待很久。光是把那些小格子里的每一种药草都依着图册比对记住,就用了十来天。
第二十日,拾柒从随身携带的香囊里,摸出老爷临终时留下的『桃夭』秘方,如朝圣一般,将所需的材料一种一种,小心翼翼地从格屉中取出。
桃花、蜀葵、益母草、洛神花、佛手柑、珍珠粉、苏方木……拾柒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制出唐门绝密的『桃夭』,她想,如果制不成,这款胭脂,能不能有个自己的名字,比如……『拾柒』?
【叁】
『桃夭』失传的四年后,唐门推出了一款新胭脂,名唤『朝暮』。
这名字,自然是唐拾柒取的。她说自己朝朝暮暮闷在山洞里,都没把『桃夭』制成,最后捣鼓出来的这一盒,也别叫『拾柒』了,丢不起这人。
『朝暮』就挺好的,喜欢的人,它陪你朝朝暮暮;不喜欢的……任你朝三暮四也罢。
『朝暮』,是唐老爷去世之后,唐门的众多后辈门生在四年内推出的第十七款胭脂,也不知道这个排序,是不是老管家给拾柒这个躲在山洞里的“传人”面子,故意把后头的压了压……却不想,忽然就“火”了。
于是,唐拾柒从一个同门眼中默默无闻的“洒扫学徒”,摇身一变,成了盛京唐门八舵的掌事人之一,分给她的,正是在十方街上热闹了百余年的『桃夭』。
老管家说,分舵的名字,由掌事人说了算,你要是想换成自己的招牌『朝暮』,也未尝不可。
拾柒想了想,认真地问,那……能叫『拾柒』么?
【肆】
十方街上的『桃夭』,改了名字,换了掌事人,柜上摆着唐门八舵出了名的各色胭脂,当然,最多的自然是自家的『朝暮』。
而自从『朝暮』横空出世,坊间对于『桃夭』“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的追忆日渐淡去,流传越来越广的,是一句“朝朝暮暮照娇容”。
俗是俗了点,但拾柒并不在意。
毕竟『朝暮』是自己潜心研习四年调制出来的作品,而『桃夭』,早已经是个传说。
却不想几日后,竟有不速之客登门。
长身玉立的白衣男子,手持红方木盒,扬言自己能制真正的『桃夭』,她唐拾柒区区一款『朝暮』如何能及,怎能把百余年的基业,轻易就换了名字?
老管家都被惊动,巴巴地从祖宅里过来,顺带捎上了宅中一众武生,生怕拾柒吃亏。
拾柒却不惊不恼,接过对方手里的木盒,打开看了一眼,嗯,色泽的确像;指尖取一点儿轻嗅,嗯,气味也像。
拾柒唤人奉茶,自己与老管家退居堂后耳语。
“三叔,这青年人,您可曾见过?”
“不曾。”
“拾柒觉得,他这『桃夭』,倒是有那么七八分像。”
“当真?”
“当真。”拾柒瘪瘪嘴,“我做的,也就跟他差不多。”
“不如……把他手里的配方取来瞧瞧?”
“您这说得轻巧,他怎么肯给?”
“这就要看拾柒你了……当年老爷不也把秘方给了你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