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尸降临(下)(1/2)
4.
时光一转,一百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短短的一百年对于神州浩土来说并不算什么。
如今的白阳小镇,仍旧和一百年前一样,依旧普通,普通到没有人记得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但是,越是普通的地方,就越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不信?
不信,你看。
只要看看城门口聚集的人群就知道。
远远看去,人群中的男男女女正仰望着城门上空,发着呆。而另一些人正对着城门上方指指点点,彼此交头接耳的谈论着什么。就这样保持着窃窃私语。
“高挂在城门口的腐烂死尸,已经有很多天没有人认领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为什么挂在城门上,好臭!”一个肥胖的中年男子,右手捏着鼻子,左手一扇一扇的低声咒骂着。
此刻,那具死尸就这样,好端端的高悬在城门口,没有人知道是谁挂上去的,怎么挂上去的,长长杂乱的头发遮住了脸庞,使底下的人群看他不清。
“真是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前几rì有几个衙役经过,也不理睬,就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一个站在肥胖男子左侧的妙龄少女,接着他的话茬,继而说道。
“谁知道呢。”肥胖男子,冷冷地哼了一声,便走开了。
5.
与此同时,距离集市口不远处的老槐树下却是异常的安静,只听见淡淡的呼吸声……这种安静,却与城门口形成了不小的反差,同样的在距离集市口西侧的“洞庭水乡”,也这般安静。
一个少年摸样的男子正带着一个12岁小女孩,在这个百年老店里喝着茶水。
少年看上去大约十八、九岁的摸样,一身素朴白衣,冷峻的脸庞之上却没有半点血sè,此刻的他正静静地坐在茶馆之中,微微吸气,嗅着“洞庭水”的清香。而一旁那个青衣小女孩,却按耐不住,在一旁的木质靠椅上跳上跳下。
“大师兄,快点喝茶啦,雪儿在这里等得好无聊啊……”女孩一边跳一边叫嚷着,活波可爱中透出一点骄纵的神奇。忽然“洞庭水乡”外传来一阵慷慨激昂的声音,这种激昂和城门口的死尸一样,在这静静地夏rì之下显得极不和谐。幽幽,依稀的还可以听到小孩微微的哭泣声。
“大师兄,外面在干什么?”小女孩有些好奇,并不时地向外张望着。
白衣少年背对着门口,轻描淡写的说道:“没……什么,只不过镇口大榕树下,身穿黑sè羊皮大衣,带墨sè石头镜的老头子,讲故事呢。”他的眼睛没有离开茶杯,却仿佛对镇口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似的。
“这位先生一定是从外地来的吧。”老板提着一壶上好的铁观音向这边走来,接着看看外面叹息道:“他一身羊皮已经多年了,小镇上唯一的一个说书老人,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无敌的存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在那棵大榕树下了。”
“哦?”小女孩撅起小嘴微微道,“老板,你倒是说说。”
“他无家无牵挂,奔走于大街小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署,都无法阻止他的脚步,一来二去,很多小孩子渐渐地开始崇拜那种zì yóu散人的生活方式。”
“在那一刻我们也开始对公众人物有了概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天入地,与大自然为伍,他守着这个小镇,不离不弃。”老板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闪烁,应该是一种敬佩的情愫吧。
小女孩站在木椅子上,顺着镇口方向望去,如假包换,白阳镇镇口,七八张板凳围着一个年纪已近耄耋之年的说书老人。
青衣少女倏尔从木椅上跳下,冲着白衣男子微微道:“大师兄,雪儿也要去听书!”
“不行……你不能去。”
……
此刻,身着黑sè羊皮大衣的他正扯开嗓子讲仙侠故事呢,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已近耄耋之年的老头。
抑扬顿挫的声调与悲壮的表情伴随着口中文字和情节的起伏,老头惟妙惟肖的还原了一场又一场的正邪对决,周围七八个孩子早已是哭成一片,路边的行人不时地向这边看来,那种异样的目光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
说书老头的来历,没有人知道,要知道他呆在这个小镇上的说书的时光,已经很久很久了,20年?30年?没有人说得清楚。
但听他讲故事的人,只会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带劲!
左手蒲扇,右手撑着一个大烟袋儿的老头子早已老泪纵横,周围那两三个十来岁摸样的孩子也配合着这种悲伤静静流泪,甚至有几个年纪较小的孩童已经开始嚎啕大哭……
老人摇着扇子,讲述着这几十年来不断重复的老故事,每一段故事,无论虚实,无论年代,小镇上的孩子都听得是津津有味,就跟昨天、前天、过去的每一天一样,被故事里那些英雄感动着,震撼着。
老人的目光如炬,环顾一周,只见周围的小孩子早已哭得不成了人样,看来他们还沉浸在上一段故事之中,连拍手叫好都忘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