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人生苦短(1/2)
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虽然说得透彻,但生而为人,总是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牵挂,太多的yu望。要消灭yu望,首先要消灭**,但假如**不存在了,人也就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悖论,是无法解开的死结,是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人永远不可能得解脱,永远不可能羽化成仙,永远不可能没有痛苦,天堂和地狱,都太渺茫,都不现实,我们能抓住的,只有现世,只有万丈红尘中的五yù六尘。“人非不朽、社会改善永无止境、人非尽善尽美”,生命就是一种反抗,有理xìng有思想的人类,更是自然界——最大的反抗者。
面对物质,面对永恒,面对死亡,生命是如此脆弱,像一根狂风中的芦苇,像雨中之烛,像飘零的落叶,像落地的雪花。李白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公元前210年,父皇“嬴政”,盛年(50岁)病死“沙丘”。父皇一贯身强体壮,jīng力过人,想当年,燕国派来的第一高手——“荆轲”,一刺不中,父皇绕着柱子跑,荆轲绕着柱子追,两人跑了许多圈,愣是没有追上。从这点,可以推断秦王嬴政,体魄一定强健,不是病苗子,假如他是痨病鬼,能十年间灭六国吗?
几个月前,还脸sè红润,情绪高昂,一路游山玩水的父亲,现在却彻底,被病魔击垮了,茶饭不思,气若游丝,只能躺着喘气了。疾病真是可怕啊!好端端的人,在它的魔爪下,快速毁灭。“疾病是加给悲惨人生的赋税,有的纳税多一些,有的纳税少一些,但谁都要纳税。”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钱;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死到临头,才意识到“此身非复有,何论身外物”。
但一切都晚了,父皇病死在——酷热和疾病的,双重摧残下。我略施小计,杀了大哥“扶苏”,夺了本来就该属于我的皇位。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最钟爱的,就是我胡亥,虽然我在王子中,排“第十八位”,但父母,总是疼爱老幺。
既然秦始皇嬴政,最疼我,出巡天下,也随时把我带在身边(所有王子中只有我跟随),我是他临终时,床头的唯一孝子贤孙,近水楼台先得月,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老师“赵高”和丞相“李斯”的力挺下,我胡亥终于——登上了朝思暮想,无限宝爱的龙椅。
不断有兄弟姐妹,私底下议论,胡亥这皇位,来路不正,本来是该——皇长子“扶苏”的。我的皇位,怎么就来路不明了,秦始皇生前,从没立过太子,也从没立过皇后,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皇子,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谁都有机会。历史赐予我,千载难逢的良机,我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登上“九王之尊”,这只证明,我是时代英雄,我是命运的宠儿。
我最烦,别人整天,指手划脚,窃窃私语,嘀嘀咕咕,煽风点火了。阮玲玉说,“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的。“舆论,是由人们的愚行、弱点、偏见、恶感、正义感、顽固和报纸宣传,所构成的。”众大臣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胡亥是个怪物,他们虽然俯首称臣,山呼万岁,但那声音yīn阳怪气,实在令人不爽。当年他们,对秦始皇的欢呼,可不是这样的。
世间最难征服的是人心,世间最奥妙神奇的是人心,“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由于外面包着肉和皮相,你不可能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这些大臣,都是经风雨见世面的——股肱之臣,是秦始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他们只买秦始皇的账,不买任何人的账,我胡亥好歹也是,龙子王孙,金枝玉叶,他们怎么,就敢如此放肆?
“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人生活在世间,就像驾着六匹马拉的车,通过一间隙)这是胡亥的传世名言,你通过此,就能了解,我胡亥是多么的,珍惜时间,奋发有为。想当年,“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异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yu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这样,永远享乐天下。”
人活一世,不外乎吃喝拉撒睡,吃香喝辣,拉得畅快,不能得便秘,睡要美女娇娃相伴,如此才不会失眠。“快乐是经常造访的来客,而痛苦,则残忍地缠绕着我们。”
恐惧和享受,萦绕在我脑际,我只能先解决“恐惧”。为了证明,皇位的合法xìng,每逢祭祀,牲畜的数量和祭祀对像,都大大增加。按礼制,皇帝在祭祀中,可以祭七代祖先(“七庙”),胡亥把祭祀分为两类,一是“秦国”为诸侯时的祭祀,供奉历代秦王,每年皇帝派大臣,代为祭祀。二是以秦始皇为始祖的“始皇帝庙”,由皇帝亲自祭祀,全民供献祭品。
胡亥效仿先皇,巡游天下,让天下人,看看“秦二世”的赫赫威仪,英明神武,震慑天下有异心、不服者,让他们趁早死了这份心。凡是秦始皇到过的地方,我都要去,每到一地,还要在先皇,留下来的,刻字石碑的侧面,刻上我胡亥的大名,以示我是天经地义的接班人。
做了这一切,人心初定,我就可以着手,清除政敌了。恩师赵高(他教授我法律和书法,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说:
“眼下朝中的大臣们,普遍不服气陛下,下朝后,总是怨声载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