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2)
“皇上身边效忠之人,哪个不比和珅出色,会愿意为他办事,岂不是脑子进水了?估计和珅就是平日花了不少时间观察一二,运气又不错才会遇到皇上的,又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
乾隆一听,不由一笑道:“你这是话糙理不糙,确实如此。”
她还顺道夸了一下乾隆,让他心情好了不少。
乾隆回想了一下,确实和珅如今还没什么银钱,想贿赂谁都难了,还为了学政送的一块翡翠玉牌就愿意推举他。
哪怕和珅一直狡辩,估计他一早就看上了,却有所顾忌。
于是和珅就先上折子,然后才勉为其难收下,仿佛他收的就不是贿赂一样。
只不过一个先后关系而已,和珅这是糊弄谁呢?
光凭和珅想要糊弄乾隆的心思,就叫乾隆十分不痛快了。
沐瑶亲自倒了一杯温茶,送到乾隆手边,笑着道:“如今和珅不是被皇上英明处置了,皇上仁慈,还从轻发落的。”
乾隆含糊道:“朕也不想从轻发落,总归不能叫人议论纷纷。”
人是他亲自提拔的,如今也是自己处置的。
其他人不敢说什么,乾隆就感觉自己这张脸有点火辣辣的疼。
沐瑶看出乾隆的尴尬,就微笑打圆场道:“也是皇上爱才惜才,这才想把有才干的人能够破格提拔。可惜和珅辜负了皇上的一片心,想来以后谁想要毛遂自荐都难了,和珅怕是要被人骂得遗臭万年。”
确实很多学子跟和珅一样满腹才华,只是可能有点运气不好,考试的时候发挥得一般,于是名落孙山的。
若是能够被破格提拔,那么他们也能重新踏上仕途,成为官员,为朝廷尽一份力。
如今这条路被和珅彻底堵死了,书生们不气死才怪。
他们手上哪怕没有刀剑,但拿着纸笔也是个无形的武器,而且杀人不见血了。
果不其然,和珅的事很快被文人们知道了。
文人或是写文章痛骂,或是写藏头诗暗骂,甚至有人还编成故事,叫说书先生在各大茶楼都说一说。
到一个月的功夫,和珅的事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了。
和珅原本被撤职,打回原籍而已。
如今连家乡都不能呆了,他只能连夜离开,找个别人不认识自己的地方继续过活。
好在外边没人知道和珅长什么样子,他得以找了个偏远的小镇躲了起来。
但是连街边窄小破旧的茶楼都有说书先生在说和珅的事,底下人都在骂。
不止识字的书生骂,就连普通人也骂。
毕竟和珅连好友都出卖,就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过,实在太让人气愤了。
好友错了,和珅就该指出来,让好友去承认错误,可能会被从轻发落。
哪怕和珅不愿意帮着友人保守秘密,当时就该禀明皇帝,而不是在自己倒霉的时候就把好友供出来,让他自个能够脱罪了。
和珅实在听不下去,忍不住上前道:“这博士原本就犯了欺君之罪,作为好友心里纠结,这才没有第一时间告发,未必是故意为之……”
说书先生在上首却忽然道:“我刚才没说那人是博士,也没说他是欺君之罪,你怎么知道的?”
这里毕竟只是个偏远小镇,说书先生也是道听途说,只知道一部分,什么罪过都是含糊过去,只重点说了和珅背叛好友的事,怎么这人就知道了?
就有人大喊道:“他知情,还替和珅辩解,他就是和珅!”
其他人一听,这个招人恨的和珅居然住在他们的小镇上,顿时一边骂一边追着和珅揍。
和珅也是有点身手的,一看不对劲就赶紧跑了,连家底都顾不上,一口气跑出城镇,躲到山里去了。
他想着几天后风头一过,自己就能下山,重新找个地方过日子了。可是和珅却发现山脚不少人白天晚上都来回走,甚至还有猎人想上山来找自己,吓得他就不敢下山,还往山里跑了。
沐瑶后来听说,只知道和珅从此没下山,山脚下也没人再见过他,不知道是一直藏在山里当个野人,还是遇到了什么意外,又或者穿过山去了别的地方隐姓埋名过日子了。
反正这个名字随着和珅被贬,很快京城就换了别的八卦,再也没人提起这个名字了。
这其他八卦不是别的,是乾隆给沐瑶建的藻园另外一部分终于完工了。
沐瑶被乾隆带着过去藻园的时候,发现东西两面挡着的墙壁拆掉了,看见了西边另外一部分,竟然是连着起来的一个巨大的船坞。
藻园原本就是建在湖中的,又是活水源头,圆明园的湖水基本上都是从这里引过去的。
乾隆笑着道:“平日你若是想要四处逛逛又不想坐轿子,就能坐船游览圆明园了。”
这船从船坞出发,能够一直到达畅春园。
除了船坞之外,还有两个相连的院子,也是书房。
院子临湖而建,又是朝西,被乾隆取名为夕佳楼,也是取自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当然乾隆也道:“等夕阳落下,这夕佳楼就会被晚霞倾斜而入,满院金光,也是极为好看的。”
他带着沐瑶慢悠悠走在院子里面,亲自介绍道:“书房是朕和你两个人的,空闲的时候朕就过来欣赏晚霞,也能在书房里歇息一番,看看书,写写大字,犹如在桃花源一样轻松舒服。”
沐瑶想象中晚霞照进书房里面,确实金光闪闪,是乾隆喜欢的风格了。
两人各自有书房,喜欢就一起说说话喝喝茶,若是乾隆要处理政务,沐瑶就能回去属于她的书房里头,互不影响,却又能怡然自得。
沐瑶就笑着道:“那敢情好,回头皇上累了,咱们还能一起游船,转上一圈,享受湖上习习凉风,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乾隆笑着点头道:“不错,朕正有此意。”
于是藻园的东边还能有别人进来,西边却只是属于乾隆和沐瑶的地方。
就连木棉都是不能进来的,更别提是其他人了。
木棉画画要送过来给沐瑶看,也只能止步于西门之外。
如果没得允许就随意进来,就得扣钱了。
这还是沐瑶提出来的惩罚,乾隆感觉还是太轻了一点。
沐瑶就笑道:“宫人都知道规矩,一般没什么要事绝不会进来打扰皇上。若是有要事不及时禀报,他们就是失职了。然而皇上定下这个规矩,就叫他们十分为难。”
他们这是进来还是不进来啊,进来要罚,不进来尽快禀报也要罚!
若是要事进来禀报却要砍脑袋,那就太过了一点,打板子也不合适,索性扣钱好了。
李玉心里松口气,毕竟底下宫人如果有要事禀报不敢进来,耽误事了,那就不是光砍脑袋那么简单了,他们只怕是不敢不进来的。
但是进来也可能掉脑袋,宫人踌躇一下,只怕要耽搁了。
只扣俸禄的话,倒不算是特别大的事,宫人自然就会迅速进来了。
乾隆点点头,默许了沐瑶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船坞另外有一道门在东边,就不必到藻园西边来。
沐瑶就邀请高贵妃和娴妃一起游船,从东门进来上船。
高贵妃羡慕道:“真好,连着船坞的话,随时都能坐船在圆明园里游玩了。”
沐瑶就笑道:“藻园东边连着船坞,你要喜欢可以随时过来。而且皇上之前提过,也打算在万方安和那边建造船坞。”
高贵妃顿时高兴了:“那敢情好,以后我都不必坐轿子,能直接坐船到你这边来玩儿了。”
娴妃无奈道:“皇上还没开口,慧娘就知道了,回头会不会不好?”
沐瑶就小声道:“所以刚才我没说话,你们也没听见。回头皇上告诉慧娘的时候,慧娘记得表现高兴一点。”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来。
高贵妃就道:“放心,这确实是个高兴事,提一次我都要高兴一回了!”
船是画舫,有两层。
在第二层坐着,凉风习习,还能欣赏远处的风景。
宫人们送来茶水和点心,几人可以一边赏景,一边聊天,实在惬意极了。
若是起了兴致,还能让人奏上一曲,悦耳的丝竹之音在耳边,只觉得身心都愉悦了起来。
四格格也很喜欢画舫,每次跟着沐瑶上船都不肯下去。
鸭子将军也跟着四格格上船,先是在画舫上下走了一圈,就跟巡视自己的底盘一样,感觉没危险了,这才慢悠悠又晃回到四格格身边了。
四格格长得太小,站在甲板上都看不见外边,得奶娘抱起来才行。
鸭子将军就更看不见了,于是就被四格格抱着。
沐瑶有点担心时不时看两眼,发现一人一鸭很安静,只抱在一起看着外边的美景,十分喜欢的模样。
她回去还给女儿和鸭子将军画了一幅画,正是他们在画舫上一起看外边景色的样子。
只画了侧脸,但是鸭子将军和四格格拥在一起,一人一鸭的眼睛亮晶晶看着外头的样子,画得十分惟妙惟俏了。
就连鸭子将军的羽毛都画得尤为蓬松柔软,光是看着就很好摸了。
四格格后来看见这幅画十分喜欢,还指着画叫喊着:“我,鸭鸭。”
鸭子将军也“噶”一声回应,好像也很喜欢这幅画,在附和四格格一样。
见他们喜欢,沐瑶就把这幅画挂在四格格平日玩耍的房间墙壁上。
四格格每次都要看一会才玩,玩一会又带着鸭子将军去看看,每天不多看两眼都不行,看出她确实很喜欢了。
永瑢看见后也道:“额娘的画技是越发好了。”
沐瑶就笑笑,拿出另外一幅画来,这是永瑢上回骑马陪在她的马车旁边。
少年已经身姿挺拔,坐在马背上,犹如青竹一样,丝毫不比后边跟着的侍卫差了。
永瑢看着一怔,虽说只画了侧脸,却见他微微低头,似是跟马车里的沐瑶在说话,眉宇间能看出隐约的温柔和笑意来。
在沐瑶眼里,原来他是这个样子跟她说话的吗?
“额娘,这幅画是送给儿子的?”
沐瑶就笑道:“那可不是送的,这是我打算保存下来的。别说你,就是永璋的画也有。”
她画得不算多,只把忆里比较深刻的场景随手记下来,画上草图,回头再修改一下就上色。
不是那么正经的画作,没有特别的技巧,色彩上也比较随意。
沐瑶寥寥几笔却把儿子的样子记录在画上,以后年纪大了,也能翻出来看看:“我用的是特制的颜料,据闻能两三百年不褪色。百年之后,若是有人看见这些画,就能知道我的儿女都长什么样子,而且都很好看了。”
永瑢一听,脸颊微红道:“额娘,两三百年之后的人只知道我的好名声和才干,这就足够了,相貌什么的并不重要。”
闻言,沐瑶就笑道:“你的才干自然跟名声一样厉害,不过是额娘的私心,也跟两三百年之后的人炫耀一番。”
几百年之后的朋友圈还有家长晒娃,她就是提前准备了。
回头等文物出土的时候,也让人知道自己几个儿女长什么样子,夸一夸他们多好看才行!
永瑢满脸无奈,却也没有阻拦沐瑶,看她让素茹把几幅画送了来,却是永璋的。
有永璋很小的时候,脸颊还肉嘟嘟的,带着婴儿肥,眉眼十分稚嫩,微微侧着脸,却能看出他的欢喜,以及开怀的笑容。
也有年长一些,已经是小少年的样子,眼神沉稳了一些,目光却有些无奈看着脚边的猫儿。
估计是金子太粘人,黏着永璋不放要抱抱,被永璋拒绝后还在脚边打滚撒娇,让永璋满脸无奈了。
还有长大成人的永璋,神情意气风发,站在骏马身边,手里拿着弓箭,该是他在木兰围猎的时候。
永瑢看得很羡慕,就见沐瑶又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画,居然光溜溜的,身上只搭了一张薄薄的被子,趴在柔软的毛毯上咧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
他红着脸用双手捂住画作,无奈道:“额娘怎么把这个时候的儿子也画进去了,让人看见那多不好!”
沐瑶笑道:“这时候的你尤为可爱,脸鼓鼓的,还特别爱笑。放心,除了我就没人看过,一直都用布遮着。”
永瑢的脸颊更红了,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沐瑶感觉有趣极了。
“和盈的也画了,在这里。”
永瑢一惊,还以为妹妹也给画了一幅光溜溜的样子,吓得瞪大眼。
幸好画作一扯开布,就看见穿着裙子的和盈。
这应该是和盈刚学会爬的时候,里边还穿着裤子,免得磨到膝盖不舒服了。
她估计爬了一会,正扭头看过来,露出欢喜的笑容来。
看得永瑢也忍不住嘴角一弯,跟着也笑了。
妹妹果然很可爱,沐瑶留下这样的画作真是太好了。
哪怕永瑢过目不忘,但是并非所有事都能记得如此清晰的。
要是每一件事,每个细节都记得,脑袋只怕要爆炸了。
他只能在重要的地方反复记住,就能清晰许多,至于其他的几乎是一带而过,不会那么具体。
但是有这幅画在,永瑢就能反复看,把妹妹小时候的样子记得更牢了。
沐瑶就笑道:“好看吧?我抽空画出来的,中途打算改一改,后来就不改了。还是第一时间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感觉更自然一些。”
确实这些色彩有些凌乱,不如她之前那些画作那么清晰明确。
但是沐瑶随意用的色彩都是温暖的颜色,投注在画里的情感就比画的技术跟要好得多了。
谁看了第一眼,只觉得这幅画温暖动人,都察觉不到画技的问题了。
乾隆看过这些画,也是对沐瑶赞不绝口。
沐瑶就笑道:“圆明园其他地方我都让木棉画下,至于藻园的话,我想了想,还是该我亲自画才是,毕竟是皇上特意给我建的园子。”
之前木棉画了一部分藻园,不过就被沐瑶叫停了,她打算亲自画下来。
乾隆笑笑道:“也好,朕就等着看你眼中的藻园究竟是怎么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