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第511章 总有人愁眉苦脸(2/2)
而且就算手里的田越来越多,也不好再继续拿捏农民了,就算是没田的佃农给他逼急了的话,他们干脆就一扔锄头跑去县里找厂上班了,以前他们走不了,现在那是两广之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不愁没活儿干。
.
农民们不愁了乡绅们可不就得愁眉苦脸了,拿捏不了农民以后还怎么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啊?
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有些陌生起来,以前不是这个玩法啊?
总之这些年的变革让两广千千万万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有人发现出路越来越多,有人发现机会越来越多,有人却在时代的变化中迷茫了。
两广已经证明了新法的可行性,全面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奏疏已经在去京城的路上,但要等到朱标的回复却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在等待的时间里许良便在两广做了最后一次暗访视察,走之前他要最后看看这几年的成果,顺便还能做一个两广工商现状的调研报告。
许良当然也知道自己的暗访肯定只能看到各地精心准备后的样子,但他暗访并不是真的为了暗访,只不过是不想随便去哪里自己身边都跟着一大票人而已,所以对此倒也不会强求什么。
以前还会想尽办法用各种手段慢慢的兼并田地,每年就盼着蝗灾旱灾然后自己好放贷收田,每次看到家里田契多了一张都会乐得合不拢嘴,这意味着自己家业又多了一分。
当然以他的身份想要完全的暗访也不太现实,各地官府虽然不知道他具体的去向,但只要知道有可能来到自己的地盘,那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于是都开始了整顿治安和市场的工作,一时间让两广的环境大为改善。
现在还在对着农田愁眉苦脸的人反而是乡绅们了,现在手里的田似乎是越来越多了,但感觉握在手里也没什么滋味了,整这么多田一年到头还不如人家随随便便整个砖厂来钱快,就算是想法子种些麻甘蔗这类经济作物,那也好不了多少。
这里并不是什么特别繁华的地方,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这里是大明对安南的门户,所以走在镇上许良能明显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军事气氛,路上时常看到有甲士巡逻,对安南的关门更是重兵把守,穿过关门的商队或者一般人员也都会经过严格的盘查才会放行。
不过长久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气氛,只要不真的发生战乱他们都是该干嘛干嘛,而且总体来说大明是属于更加强势的一方,真正担忧和害怕的并不是这一边的人,而是另一边的人。
许良观察着这里的民生情况,见到路边小食摊正有一个穿着工装的老汉正在吃东西,他便也坐上桌叫了吃食,顺便与老汉攀谈起来:“我看大爷您这身衣服,莫非是哪里的工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