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第630章 奸臣徐光启(1/2)
第630章 奸臣徐光启
经过这两年多的抄家,朱由校已经明白要到此为止了。以后抄家这种暴利事情,以后怕是没有油水可刮了。
但所幸这么一番下来,也确实给自己积累了一些资本,让他能够在今后几年不用为钱发愁。
同时随着建虏的剿灭,定会导致朝廷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支出会进一步降低。
别的不说,就说建虏被剿灭一事给大明少了很多销。
至少从现在开始,五百六十万两辽饷就不用出了。哪怕以后辽东用兵,至少不是这般费。
除此以外京营经过两年多建设,火器、装备基本上齐备,而通州火器工坊的支出以后也会大为缩小。
光这两项就是六七百万两的支出,也会让朝廷大为缓一口气。
而辽东平定后,随着朝廷以后不断移民以及推行屯田之事,辽东贸易和税赋也会进一步扩大。
大明以后再也不用不计成本的向辽东输血以及投入各项资源,更会大大减少各项硬性支出,再加上海贸、开矿等事。朱由校相信,只要维持几年,大明的财税会越来越好。
“徐光启他本身就信奉西教,自然说西学得好,他的话不足为信。我们只要看看那些西洋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这些人觊觎我大明已久。去年还派船队进攻澎湖,这不是狼子野心是什么。”
“叶阁老他们在内阁当值,今日老夫跟闻斯二人得空,于是叶阁老专门让我跟闻斯二人邀你至书院,他们当值完毕后就立马赶来。”
现在此事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已经有将近上千名老弱宦官被裁撤养老,当然为了安抚人心,朱由校并没有简单放出宫去,而是各给了一笔养老银子,也算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孙阁老,闻斯(孙慎行的字)折煞在下了。”
“就是,西学跟西教本为一体,很多人学了西学就会信奉西教,到时候都不尊孔孟,信奉什么天主。万一这些人被西洋人蛊惑,与西洋人里应外合,对我大明图谋不轨可如何是好。”
内廷方面,随着魏忠贤为了附和自己,主动挑起来彻查内廷、裁汰宫女宦官的重担。
只不过此话一出,还不等孙承宗言语,一旁的孙慎行却不以为意道:
“实学固然可行,但西洋学说有什么好的,其不尊孔孟,不尊祖宗,其人贪利忘义,对我大明所图甚大,我看现在是乱套了,如果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有什么歪门邪说会传进来。”
“如此甚好,原本我还想着让熊廷弼过来,可是他一到京城就不停歇,当即就巡视兵部,根本不得空。”
东院的学生比较多,所学的除了十三经儒家经典以外,现在也开始教授地理、算术、天文、农学等内容。
听着孙承宗这般说,杨涟瞬间有些感同身受,当即笑着点头道:
“此话说的在理,将士征战沙场,不就是为了名爵富贵。特别是皇帝去年推出勋爵体系以来,明眼人一看就是为这次献俘大典准备的。
“文孺,之前在乾清宫有陛下在场,故而不能多言,还望勿怪啊。”
而建虏问题的解决,也给了朱由校改革其他事情的底气。
特别是去年皇帝推行“实学”以后,叶向高等人为了附和皇帝,不仅亲自主持国子监的心、理辩论。更是亲自在首善书院讲学,推广实学。
大明六部自从大明开国之初就设立,但现在大明的情况跟皇朝初年是天壤之别,中央的六部九卿制度早已不适应以往的发展。
可不等他说话反驳,一旁的都御史冯三吾也出声附和起来。孙承宗见状连忙驳斥道:
“徐光启早就说过了,西学跟西教本就是两码事,二者怎么会是一体呢?再说我大明克虏炮等物都是从西洋而来,现在朝廷也在用西洋天文重修我大明历法,如此种种,我看西洋之学也确实有些好处,学学也没有什么。”
内廷改革算是朱由校自己的事情,但对于外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改革六部九卿。
孙承宗见杨涟疑惑,当即解释起来。现在东林党如日中天,现在杨涟在辽东剿灭建虏,甚得皇帝心意,可以说是让东林在皇帝心中地位更重。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呵呵一笑,孙承宗当即摆手带杨涟参观起来了首善书院。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明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除此以外,朱由校要改革的地方还有很多,宗室制度、卫所、赋税、边镇、推广实学,以及应对后面的天灾起义等等,这种事情纷繁复杂,做起来也极其麻烦。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由无奈叹了一口气,当即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毕竟除了内廷跟外廷改革以外,大明其他方面也必须要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