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第632章 废南京六部(2/2)
其掌管全国的盐业和黄册,负责南直隶的税赋,代管浙江、江西和湖广的赋税,以及南京各机构的薪俸。这是个颇为关键的部门,现在全国一半的赋税会经过南直隶运送往北京,这些都要南直隶户部居中协调调度。
“自从南直隶欠税以来,朝廷对于南京六部有诸多不满。六部大多人浮于事,虽挂六部之名,但实际上就是个闲暇修养之所,因此陛下便想裁汰南京六部。”
“非也,北京六部九卿不裁撤,只是增设和改易。以往每一部都各有司,各负责其事。但现在你们也看到了,朝廷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必须增设、合并一些部门才行。”
虽然之前皇帝也有增设部门,如户部税务司,会考府等机构设置。但这都是零星增设,这次皇帝居然要系统改革六部九卿部门,这个跨度是不是有点大了。
叶向高这番解释,让众人当即心安了不少。
如果只是增设部门,那倒是没有什么。就是部门越多,那不就代表着官吏越多,这不禁让在场众人在其中嗅到了一丝机会。
叶向高的这一番说辞并不能说服杨涟,他闻言便迟疑道:
但皇帝毕竟在北京,真正的决策权也来自北京的六部九卿。而南京六部主要管理南直隶的相应事务,也不能说没有实权,但相比于北京,肯定是远远不如。
六部九卿虽然可以处理这等新情况,但其人员太少,职权模糊,导致许多事情没有专人处理,需要新设机构。因此陛下决定改革六部九卿,增设部门,确定事权归属。”
不过叶向高却没有立刻回复,反而沉默良久,才缓缓点头道:
听到杨涟这么一说,叶向高顿时放心了,毕竟正如孙慎行所说,推广牛痘之事是为民造福的大事,所有人是反对不得的,不然定会群起而攻之。
杨涟想了片刻,还是觉得皇帝有些操之过急了,虽然南京六部相比较北京六部来说,权力甚小,但对于整个南方诸布政司来说,作用甚大。
就比如南京户部,算是南京六部中第一实权部门。
叶向高话中说是北京六部九卿只是增设。那南京六部,难道会裁汰吗?一旁的吏部侍郎魏大中也想了一会便忍不住了,当即拱手向叶向高询问起此事来。
南直隶及周围各省的防务、驿站、舟船、战马都归南京兵部管理。当然其最主要的职务是管理海防和江防,甚至还有权力调动周围南直隶及各省的军队。
“既食君禄,当尽君事。陛下既然任命我为吏部尚书,我定为陛下管好户部,整顿吏治,让陛下放心。”
听到叶向高言语中提及他,杨涟在心中也貌似猜到什么了。
只不过这般推广起来,不知道要费多少钱,再加上其他赈灾、水利等费,户部再有钱也不禁了。因此陛下从去年年末开始,就召集毕自严以及文孺等人回京,怕不日就要有大动作了。”
见孙承宗都点头都承认,孙慎行等人当即放心了。
但此话一出,叶向高却不以为意,显然他对于皇帝这个提议甚是赞同。
不过他随后抛出的一个话题,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身为大明内阁首辅,既能说出大动作,那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特别现在大明大兴海贸,毕自严去年新建的南直隶水师后,整个南直隶水师也归南京兵部掌管,其地位更加重要。
诸人闻言均默不作声,心中既是惊讶,又有些坦然。
孙承宗闻言也开口附和起来,今年年初听到太医院报告的时候,他还不信。于是亲自去了太医院查看情况,发现果然如太医所说那般安全,于是也信了。
大明自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算是实行了两京制,北京为正都,南京为留都。但与以往朝代的两京制相比,大明的两京制较为特殊。
“南京六部虽然大多没有职权,但南直隶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南京六部管辖。如果裁撤南京六部,那南直隶大小事务该怎么办,由谁来负责?”
叶向高早就猜到有人会问这样的话,闻言也是笑了笑,随后慢悠悠的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如其他布政司例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