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为黄忠计(1/2)
第163章 为黄忠计
那位明显气态不一般的壮汉闻言却是蓦地的抬起头,一双丹凤眼尽是疑惑,又看向袁绍两人来的方向。
当即一声如雷声状反问道:“你二人怎能入此重地?监狱乃闲杂人等概不能入之处,你二人却无端行至监狱,是何居心?莫不是见今日县府官吏休职,欲行劫狱之举?”
说完,黄忠便是放下手中供词,转身一握大刀在手,藉由寒芒透过刀身泽泽生辉。
这番暴脾气顿时也是让袁绍为之一惊,当即连忙摆手道:“正因官吏休职,无人可寻这才来找黄左史,为我讨回公道。”
文丑却是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手中虽无兵器在手,但面对着眼前这位明显非寻常辈,生恐其暴怒伤到袁君。
黄忠闻言面上的审视之意仍显,只是紧绷着的手渐渐松弛,同时又看向其身旁这位青年,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黄忠醉心武艺,整个人都已经与其为伍,一日间便要操练数个时辰。
其一眼就能看出眼前文丑虽有些年轻,但其武艺绝非寻常人可比,这或许是一种直觉,源自武将的直觉,就如文丑看上一眼便知黄忠武艺高强般。
见文丑素有戒备,加上对方其语言辞凿凿,自己也不好将那番暴脾气尽数展现。
黄忠的声音洪亮好似钟声,使人震耳发聩,好在袁绍文丑二人也是武艺非凡之辈。
“既如此,何不去禀告县令,使其下发文书再来寻至我,如此越俎代庖岂不令我犯了规矩。”
袁绍却是摇摇头表示:“黄左史素有贤名,一身武艺登峰造极,便是那些犯境山贼都非黄左史一何之敌,整个南阳郡的黎庶都为能有黄左史而感到欢喜,便是寻至县令也不如直接来找黄左史有用。”
黄忠脸色稍缓,听见这人的恭维之意,心道也是个识趣之主。
“不知是何事?”
袁绍道:“我有一祖传宝物,乃当世名刀,却遭一盗贼趁夜盗走,家中多为此事烦恼,奈何当地县吏皆不得所功,故来寻至黄左史为我做主。”
黄忠听闻名刀,眼神里当即闪过一丝异样光芒,又颇为疑惑的问道:“不知足下来自哪里?”
“汝南汝阳县人士也。”
“那汝南袁氏名声远博,所属县吏莫非都不曾与你寻得此物?”
袁绍无奈的摇头道:“不曾,他们尽皆酒囊饭袋也,听闻是那山贼所致,就连打算出面的意愿都没有,听闻黄左史曾单人剿匪,更有百步穿杨之绝技,杀得那群山贼俯首求饶,便打算请黄左史出面为在下寻回宝刀。”
黄忠微眯着眼,他没想到眼前的人竟是出自汝南郡,那里距此足有数百里地,便是如此,自己的名声竟也能传播的这么远,心里暗自欢喜,看来某的一箭,一刀足矣扬名立万。
当即便是沉声表示道:“本官虽想出面为足下计,奈何家中事务繁忙,且有幼子在家,不便远行。”
又思虑稍许,眼底一丝无奈闪过。
“足下能寻到本官,便知其心意,奈何幼子多有病症,为父者决计不得远离,倒是让足下费了些周章却又全做无用功了。”黄忠一脸的歉意。
袁绍却是四处转了一圈后,故作叹息道:“那倒是在下唐突了,惊扰了黄左史。”
“不碍事,不碍事,伱们能寻至本官,便说明是信任我也,若非家中甚有牵挂,便是走上一遭也未尝不可。”说完,黄忠还颇为愧疚的叹息,似乎还在为没有帮到袁绍而使其白跑一趟感到内疚。
就在黄忠打算继续沉浸在当下供词中,多做些工作好赚些钱财好为幼子治病时,袁绍又是笑容满面的询问道:“那不知若是我为令郎医治,可否愿随我同行?”
正在处理供词的黄忠闻言猛然间站起身,一个大跳两脚就直接越过眼前足有半人高的栏杆,急不可耐的拉着袁绍的手惊呼道:“先生为医者乎?”
随即似乎是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再加上袁绍的年纪实在是太过年轻,在医术上想来也不会有多么高的造诣。
这几年来他走访四处,也曾遇到过不少自诩名医的沽名钓誉辈,奈何面对自家儿子的病症却都是束手无策,更令他心碎。
“我想黄左史有些误会了,我并非医者。”
“但却有一名医,其名唤张伯祖,正是黄左史所在南阳人士,只是平日里隐于田间,为世野农夫小贩医治,不曾现身于世,故不常为人所知,一身医术出神造化,想来为令郎医治并无多少困难。”
袁绍的话,就如同九天雷霆一样,在黄忠的耳朵里盘旋,久久不曾散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