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长歌采薇(1/2)
第241章 长歌采薇
谢衍有些不安地道:“是,因为此事引发附近故藩田的佃农抗租,所以乱了两日。陛下搬旨申饬故藩周围扩大租税事,此事就平息了。”
萧绎看向思卿,思卿心知他想说没想到小敬王也干这勾当,但当着谢衍的面又不好直说,于是思卿道:“午后的船,那晌午出发来得及。我们过彭城的事,你就当不知道。”
谢衍似乎不大放心三人北上,待要说什么,忽然有人大力拥开房门,为首的小吏指着萧绎道:“你们是不是金陵来的?所有从金陵、维扬、范水来的人都得跟我们回衙门去,快点!”
孙承赋刚要说话,隔壁间的捕吏已经推推搡搡将客人往外推,掌柜一个劲跟在后面口里不停说着什么,谢衍见此掏出腰牌道:“此是本官故旧,从襄阳来探亲的,你们认错了吧?”
那小吏吓了一跳,觑了觑谢衍,躬身道:“可是方才的引子……”
谢衍道:“你们去瞧瞧外面乱成什么样了,你们的人记错了,倒赖在旁人身上。”说着对萧绎拱手道:“寒舍已备,怎好请您住在这嘈杂之处?请——”
萧绎夫妇并孙承赋都会意,拿起随身的东西就跟着谢衍往外走,谢衍便对那小吏道:“你的上官若有话说,叫他到粮厅衙门寻我。”
一行四人并一个小孩出了客栈,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巡夜的早已散去,但盘查外地客商的捕吏仍零星可见。走到一处人不多的主街,萧绎对谢衍道:“要是有人较真,我们有麻烦,你也有麻烦。天要亮了,我们这就出城上船罢。”
谢衍小心道:“从彭城到大名府,还有这么远的路,您……”
“我不跟地方联络,”萧绎道,“还是那句话,奉如,你就当没见过我们。”
他们即将开启下一段不知结果如何的北上之路,思卿正准备将孩子交给谢衍,请谢衍帮他寻找家人。正在这时身后有人追来,迅速呈合围之势将几个人为主。
为首的人捕吏打扮,腰间束一条长长的深蓝色汗巾,“谢大人得罪。从南边河上来的人必须跟我们走,这时府里的决议,谢大人不要让我们为难。”
这时街上人不多,思卿、孙平甫几乎同时抽出佩剑,谁知萧绎领着的孩子突然大叫,“阿爹!”
所有人都愣住了。
孩子挣脱萧绎的手,向捕吏飞奔而去,“阿爹!阿爹!”
捕吏不可置信地抱起孩子,“三娃……你……你上哪儿去了?!”说着泪水滚滚而下。
思卿没为这不同寻常的认亲感动,他们需要尽快脱身,“孩子叫子卖给范水的丐户了,我们他带来准备在彭城给他寻亲的。”
孩子在捕吏头中用力点头,似乎在肯定思卿的话。
捕吏茫然无措,思卿又道:“与人方便于己方便,我们有急事必须尽快离开彭城。你看看我们是像土寇,还是像反贼。”
谢衍迅速抽出银票塞入捕吏之手,“兄弟们辛苦跑一趟,此是本官的亲眷,出了事,自有本官作保。”
捕吏默默向谢衍躬身行了一礼,正要叫人散开,孩子忽然从父亲怀中溜下来,抱住思卿的裙子,又抱住萧绎的腿。萧绎蹲下身小声道:“快跟你阿爹走吧。”
孩子用力点点头,拽起捕吏就往远处走。
街边的店铺卸了门板,炊烟袅袅升起,有鸟啼声传来。捕吏自己一个人去而复返,又像萧绎夫妇默默行了一礼,然后默默走开。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萧绎夫妇并孙承赋很快消失在人群中,谢衍站在原地踮脚往城门的方向看,直到被行人撞了一下,这才叹了口气,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思卿三人顺利出城,从彭城北郊码头找到船登船,船工并未讲明只搭船过省界,说是可以一直到大名府去,萧绎听了有些疑惑,不知道是谢衍办事太细致,还是他们运气太好正好赶上去大名府的船。
思卿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善报,你不发善心带那孩子走,今天我们也不会这么轻易脱身。”
萧绎微微一笑,思卿又道:“傅伯伯就信这个,要不然也不会打荒山野岭捡走我了。”
萧绎意识到思卿又想起叶家将她抛弃的往事,凑近思卿道:“他们早就不值得你伤心了。”
思卿笑笑,“往事是不容易放下的。”
萧绎问:“梁分家究竟怎么回事?”
“我哥的亲生母亲早逝,他生父名唤谢子贤,后来给谢家逼死了。谢衍是他四叔家的长子,谢家逼谢子贤先生去死时,只有谢家四房出来为谢子贤说公道话,可惜谢子贤先生还是死了。之后傅伯伯领走了我哥,靖国府、余允和案案发那会儿,谢家四叔和谢衍想领我哥走来着,我哥不同意。不过他对谢家四房一直还算亲。谢家四叔为人很好,小时候他夫人还给我做了许多衣服,后来夫妇两个都去世了,只谢衍出来做官。落后谢家分家时,大闹一场,听说谢衍领着一个门童就从谢家走了,什么都没要。”思卿道。
萧绎道:“谢襄公出将入相,何等人物,没出几代,子孙后世竟然闹成这样。”
登船后三人发现这船布置得颇为华丽,他们在尾舱坐,前舱飘来阵阵浓重的香气和脂粉气,还隐隐有女子的笑声。
萧绎到了这里总算松了口气,好不容易坐到一条干净的船,住间干净的舱,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船工都颇为谨慎,不大言语。要开船时又捎带了一对母女,穿着虽然不华贵,但思卿见那妇人腕上的玉镯不是凡品。船行半日,前舱的笑声、乐声、歌声越来越响,那妇人搂住女儿不叫她出去。过了半日,思卿就跟那对母女熟了,那妇人自称长女嫁在兖州,产后病重,只想着再见一面。谁知省界不让过,他们了重金才得以跟这条船北上的。谁知就他们母女两个上了船,一个从人都不能带,还不知道下船之后怎么办。思卿听了便有样学样,自称也是去东昌府探病的。
一时前舱笑声停了,又传来一阵乐声,紧接着是歌伎用娇声唱了一阙《采桑子》。思卿环顾四周,皱了皱眉。萧绎轻声问:“怎么了?”
思卿小声道:“你听没听过‘茭白船’?”
萧绎摇摇头,思卿于是又问:“那你听没听说过余杭钱江画舫、姑苏的木兰舟?你远行留都,就没有人请你领略一下秦淮河的风貌?”
萧绎有些尴尬地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母女,小声道:“你怎么还知道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