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峡谷(1/2)
当晚那报复大洲堡收费站之事,卿旻和拓并没有刻意回避隐瞒,2000年前的边地民风剽悍,蛮族几个部落联盟就敢攻打汉人城寨,农民cāo起木棒就是匪徒,渔夫挥舞鱼叉就是水匪,官府不过是拳头最大、最有组织的匪徒罢了。这些饱受欺凌的船工纤夫,反而觉得酣畅淋漓,巴不得是自己把小军官头目给踩在脚下,学起拓教授的功夫,又更加卖力起来。
又行两rì,便来到了永宁河上最险峻之处——江门峡,这永宁河本来就一直在谷地中穿行,只有到了靠近纳溪寨的入江口,才会开阔平坦,可是这江门峡,却又是峡谷中的峡谷,两岸高山耸立,悬崖峭壁,仿佛是开天地的时候用斧子劈开山体,给这永宁河放出了一个小口。
若是如此也就罢了,偏偏这江门峡的来历不仅仅如此,许老大向拓们介绍,再往上行不了多远,水流最急处,就会看见江中有一巨石,正所谓“横石中流,束水如门,故称之为江门”。过往船夫,莫不视此处为生死关。不仅仅上水艰辛,一不小心船被冲退,纤夫却被挂在那纤绳上,扫倒一地,或被陆上拖拉而伤,或被甩入江中而亡,即使是那下水时候,江水奔流,船如飞箭,稍不留意便是船毁人亡,如若不是极好的船工,绝没有胆子过这江门峡。
一个小小的永宁河尚且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有着一条大江连着益州荆州,却偏偏受三峡所阻,人们也只能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正式进入江门峡之前,有一个微微开阔一些的地方,被当地人唤作“剪草铺”,这里确实有那么几户人家,也真有几个铺子,包括一个草棚搭成的茶馆。这里是船夫们闯峡谷的最后休整的地方,也是货船“结队”的地方。
一艘船,平时也就十名八名纤夫,一般逆流过滩也就够了,可这真正的急滩险地却是万万不够,所以若干只船就必须结成队伍,共享纤夫,几十上百号纤夫把一艘船拉过峡谷,又返回下游,继续拉下一艘,直到队伍里所有船只都过了峡,这个临时组建的队伍,就又宣告解散。
老马识途,许老大又领下了这个参与组队的任务。剪草铺已经停着3艘船,按许老大的经验,起码需要攒到50个强壮纤夫,才有把握过这江门峡,如果中间老弱较多,那就还要加上10余人。看来,即使联络了这三条,也是要在这里等上两天了。
一盏茶功夫不到,许老大就回来复命了。虽然拓是“堂主”,可看那拓不管俗事的高人样子,许老大一般都是向卿二当家汇报工作。原来,这3只船已经在这里停了半rì,其中一只的船老大还是熟识。短短的时间,许老大居然打听到许多消息,这南边蛮族果然不稳,这些船中就有一些物资补给是需要送到汾山关驻军手中,船上还有一个是汾山关王校尉的亲兵,一路上对船工纤夫是又打又骂,在这江门峡前停这半rì又不断催促要赶紧起运,口口声声误了军务,便要如何如何。
拓却一点不急,在看到季秋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南中诸郡图”后,他的心境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世界之大,并非是自己在纳溪寨和伙伴们玩泥巴,跟着韵打渔摸虾时候所能想象。自己一个人哪怕会飞檐走壁,穿山越岭,手撕虎豹,也绝做不到真的就一步步丈量完整个大山,也不可能就真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寻去,去探听自己的身世来历。原本臆想中的和季秋两人的入山探险之旅,被季秋这个钱串子活生生搞成了蛮汉地区的生意贩卖,拓也觉得可行,如果真的能够拉出一个数百人的商队,甚至如季秋所说,有一个自己的遍布益州的商会,那就要多出许多的门路,许多的机会。
“拓,我们也歇着,看今明两天还有没有船上来,凑齐了人,一起过这江门峡!”卿二当家发了话,当下纤夫船工就是寻一处巨石系船,开始寻柴禾,垒灶台,竟是准备安心在此处歇脚。
卿旻却不知,此时他们已经落入了别人眼中。上游不到十丈远处,一草棚下端坐一中年男人,白面微须,不怒自威,此人身旁立一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体健身长,剑眉星目,眉宇间与那中年男子有三分相似,两人俱是行商打扮,却又无丝毫的商贾俗气,有心人看了去,难免会心中生疑。
“康泽,你看那支新来的船,可有什么蹊跷?”
“舅父,这商船,似乎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娃儿做头,那些船工纤夫似乎还十分服他,在这犍为郡蛮荒之地,也算的是一番稀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