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舌尖上的广陵(1/2)
吴平开口曰:“元龙兄,今rì真是让您破费了,明rì我请你,怎么样?”陈登回答曰:“哦,你我二人又何必计较呢?”吴平曰:“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请元龙兄吃得恐怕是你从来没有吃过的哟!”陈登曰:“是什么?”吴平曰:“是淮扬菜。”陈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陈登正待再问,吴平曰:“元龙兄,能否将你府中厨师借我一用,明rì,你就知道了。”陈登爽快的答应了。
吴平的家乡位于扬州,那里的口味就是淮扬菜,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指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淮安及其附近地域的等地菜肴,并且汇集上述菜肴之jīng华,是江苏菜系的代表xìng风味。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红烧狮子头、软兜长鱼、平桥豆腐、虾籽蒲菜和文楼汤包。中国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淮扬菜是其一大结晶,也是中国烹饪“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这一本质特征的一大体现。回溯中国烹饪的历史长河,千古菜系,除了鲁、川、粤外,就是惟一破例以省以下城市及区域称谓的淮扬菜系。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安是淮扬菜主要发源地,同时也吸收了周边地区一些菜肴风味,始于chūn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江、浙、皖、湖南等地菜系组成。该菜系的发展得益于隋炀帝下江都,带来了北方烹饪手法,融合江南本土鲜美的食材,唐朝扬州富甲天下,该菜系得到极大发展,融合百家。又经过千百年各地演绎,已形成诸多小菜系,从中衍生出皖菜、浙菜等,形成后来的八大菜系。
许多标志xìng事件的宴席、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满汉全席最早记录在《扬州画舫录》、名著《红楼梦》中描述的菜肴多为淮扬菜,故今rì有红楼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总书记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是以淮扬菜为主。就连《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在第一季第五集中也涉及了淮扬菜的相关内容。可是,吴平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菜,不过,没看过猪跑,总吃过猪肉吧!吃过母亲做的菜,总是有点印象。于是,吴平将自己的印象中的内容都讲述给了陈登府中的厨子。淮扬菜本身的最大特点,是将寻常的食材jīng雕细琢后,以华丽的姿态登场。
这里,我们就简述一道清炖蟹粉狮子头。狮子头又称为葵花大斩肉,这道菜的特点是肉圆肥而不腻,青菜酥烂清口,蟹粉鲜香,肥嫩异常。
所需原料:猪肋条肉800克,青菜心12棵,蟹粉100克,绍酒10克,jīng盐20克,味jīng1.5克,葱姜汁15克,干淀粉50克。做法:一、猪肉刮净、出骨、去皮。将肥肉和瘦肉先分别细切粗斩成细粒,用酒、盐、葱姜汁、干淀粉、蟹粉75克拌匀,做成6个大肉圆,将剩余蟹粉分别粘在肉圆上,放在汤里,上笼蒸50分钟,使肉圆中的油脂溢出。二、将切好的青菜心用热油锅煸至呈翠绿sè取出。取沙锅一只,锅底安放一块熟肉皮(皮朝上),将煸好的青菜心倒入,再放入蒸好的狮子头和蒸出的汤汁,上面用青菜叶子盖好,盖上锅盖,上火烧滚后,移小火上炖20分钟即成。食用时将青菜叶去掉,放味jīng,连沙锅上桌。
陈登对于淮扬菜当然是没有见过,在东汉末年估计淮扬菜连个雏形都没有。见到这等菜式,手艺是陈登家自己的厨子的,陈登这个吃货,都舍不得吃啊!不过,吴平告知陈登,早已经将这些菜谱和烹饪方法告知其府中的厨师,陈登也就下箸了。一顿风卷残云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陈登也是文化人。他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吴平也算为自己的家乡菜证明和传播了。陈登吃了吴平这一顿饭,自然也更热心替吴平寻找家乡了。吴平则待在陈登府里敬候佳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