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辅汉安刘 >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Ⅰ)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Ⅰ)(2/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圣巨龙成长史 一念天堂一念殇 龙霸天外天 剑啸云苍 神之逆天路 主教练之路冠军的心 攀龙柱 血鹰之途 傲世神脉 西游厄世传

这里的描写很夸张,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不知道,但这至少表明赵云的枪法招式jīng妙。

(4)武艺的风格:

力量、敏捷、招式一起构成了武艺!武将会根据自身的力量、敏捷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兵器,再苦练与之配套的招式!所以,武将的武艺风格是各种各样的。关羽使82斤的刀,显然偏重于力量;马超能用枪拨箭,显然很敏捷;典韦用两只大铁戟,自然又与双手持武器不同。

3、体力:

(1)为何不把体力作为武力的一项内容?

武力包含的的三项内容中,无论哪一项都可以dú lì运用,而基本不受其余两项的限制,例如:武艺、骑术不行,箭法好,那我至少可以做“步弓手”,或者学韩福;箭法、骑术不行,武艺好,那我就像何曼一样“步行出战”;武艺、箭法不行,骑术好,那我至少可以传信、逃跑成功几率也大一些!但是,如果你体力不行,哪怕其他都好,你也发挥不了,就像生病的庞德。

由于体力是一切武力得以发挥的基础,甚至可以这么说,体力是一切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所以,我觉得把体力放入上图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2)体力过人应该看作一种天赋。

不同的人由于先天体质的差异,体力是不同的!我们假设:武将A的武艺稍强于武将B,武将A的体力明显不如武将B,他们在正常状况下交手的情形如下:

开始阶段:武将A由于体力充沛且武艺占优而处于上风;

相持阶段:武将A由于未能速胜武将B,随着体力的下降,双方变成势均力敌;

最后阶段:武将A由于体力不支,败逃!

每次武将A和武将B正常状况下的单挑都是这样的结果,我们显然只能认定武将B更强。换句话说:体力上的优势有时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包括弥补武力!(我忽然想起了樱木花道……)

4、单项评定价值有限!

(1)按照力量、敏捷、箭法、体力等进行的单项评定价值有限!

部分网友觉得评定一个武将的武力就应该对这些单项分别评定数值,最后再综合考虑就能得到该武将准确的武力!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

①我们难以对武将的各个单项指标确定准确的数值,并非是我们没有尽力,而是由于《三国演义》本身的描写达不到那种详细程度!

②就算好不容易弄出了一套数据,是直接将各项数值相加呢?还是根据重要xìng乘以各自的系数呢?力量、敏捷、箭法、体力等各自的系数如何确定呢?这些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统一认识!

所以说,单项评定价值有限,受关注的程度较低,当然偶尔排排也是一种娱乐!

(2)应该按照综合的武力来评定、排名!

因为不管各个单项上有什么差异,有多大差异,两人只要公平、公正的单挑一场,胜利方就是武力较强的!

(三)武力分类

上一章我们找出了《三国演义》中对于武力的简单定义,我们明确了武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武将到了战场上,又是如何来发挥这些武力要素的呢?显然这要取决于武将之间的战斗方式,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所要分析的内容。我们根据武将在各种战斗中发挥的武力要素的不同,对武力又进行了分类。

一、武力分类:

1、经过对《三国演义》中全部战斗方式的分析,本人将武力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马战武力”:武将骑在马上比拼武艺!即“骑术+武艺”

(2)“步战武力”:武将不骑马在陆上比拼武艺!即“仅武艺”

(3)“船战武力”:武将不骑马在船上比拼武艺!即“武艺+船xìng”

(4)“水战武力”:武将跳到水里比拼武艺!即“武艺+水xìng”

(5)“特殊技能”:武将的箭法等!

2、补充说明:

(1)赤壁之战时曹cāo将大船连接固定在一起,在这样的船上和陆地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应该将这种特殊的船战情形划入步战!

(2)船xìng和水xìng是有区别的!

在船上战斗时,船摇摆不定,所谓船xìng就是指完全适应这种船的摇摆,甚至应用这种船的摇摆,以造成对他人的不利影响,晕船就是船xìng不好的最大表现!

水xìng是指跳入水里战斗所必须的技能,游泳、潜水等!

(3)“拖刀计”、“暗器”也作为“特殊技能”:

诈败后无论用箭、用暗器、用拖刀计,xìng质是一样的!

二、分清主次:

1、“马战武力”最重要。

(1)三国武将单挑的主要战斗方式。

经过对《三国演义》中全部战斗的分析,我们发现:三国时期的武将之间单挑,以“骑战马、比武艺”的战斗方式为主,通常只有在这样的战斗方式很难取胜的情况下,才会用到箭法等“特殊技能”和其他yīn谋诡计。

(2)主要战斗方式决定了“马战武力”最重要!

确实,部分武将的箭法高超,绝对可以正面shè死其他武将。但是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几乎没有哪一场单挑,一上来就shè箭。吕布的箭法如神,为何不先放倒曹营几员大将?关羽为何不再早些对黄忠用拖刀计?黄忠为何不早点shè关羽?太史慈为何不用箭shè孙策?马超为何不早点用铜锤?张飞为何不在马超诈败的时候,背后shè马超?……不再多举例了,我们只能这么理解:

在我们今天看来,像箭法等“特殊技能”也许比“马战武力”更有效、更实用,但是三国时期的武将通常就是不愿先用、不愿多用,即使是在生死决斗的时候!所以,三国武将武力的评定应该以“马战武力”为主!

强调,上述结论是由《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的主要战斗方式得出的!如果主要战斗方式是:双方先shè箭,在shè不中的情况下,双方才比武艺!那毫无疑问,武力应该以“箭法”为主,“马战武力”为辅!

2、“步战武力”可以忽略!

由于步战不是三国武将单挑的主要战斗方式,目前暂不考虑,“步战武力”可以作为参考!

3、“船战武力”、“水战武力”需要dú lì分析,目前暂不考虑:

(1)作为特殊战场的特殊战斗方式应该要与普通的战斗方式dú lì开来考虑。

如果出现武将A在岸上强于武将B,武将B在船上、水里强于武将A,我们显然是不好简单将这两者综合起来排名的。例如:《水浒》中,李逵在岸上可以打败张顺,船上和水里远不是张顺的对手!李逵和张顺的强弱显然必须分两种方式来排!

(2)由于船战和水战不是主要的战斗方式,目前暂不考虑。

这种“船战武力”和“水战武力”的排名相对而言是次要的,大家也是不太关心的。所以,本次排名没有考虑“船战武力”和“水战武力”。等到有一天,我们其他的结论都形成了大范围的共识,再来讨论吧!

4、使用“特殊技能”获得的胜利结果对“马战武力”评定无影响!

(1)使用“特殊技能”的三种情形:

①“马战武力”稍高于对方,需要长时间的战斗才能获胜,为了迅速获胜,使用“特殊技能”!例如:关羽对老黄忠用拖刀计。

②“马战武力”与对方相当,打了很长时间都分不出胜负,尝试使用“特殊技能”获胜!例如:马超对张飞用铜锤!

③“马战武力”稍低于对方,一直打下去肯定失败,于是保存体力提前败逃,在败逃中使用“特殊技能”,希望能反败为胜!例如:马岱箭shè魏延!

(2)判断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先判断出他们的武力强弱!例如:

杨任自挺枪出马,与渊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渊佯败而走,任从后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67回)

分析:

夏侯渊用拖刀计胜了杨任,但是由于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夏侯渊和杨任的武力哪个更强,因此夏侯渊的拖刀计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形就无从判断!

在与部分网友的讨论中,有人坚持认为既然不知道属于哪种情形,那就偏向于结果获胜的一方,结果胜的就是强者;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应该偏向于不使诈的一方,老黄忠第二阶段不用箭shè关羽,想以“真实武力”打败关羽,最后反而还不如放一箭的庞德,太说不过去了!

究竟该偏向于哪一方?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在客观、公正的分析武力,而是混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例如:

a、“喜爱杨任的”和“看重行为的”网友,往往认为夏侯渊的拖刀计属于情形③,认为夏侯渊的诈败用拖刀计说明夏侯渊丧失了以真实武力取胜的信心!如果继续打下去必输无疑,夏侯渊只能寄希望于用拖刀计反败为胜,结果侥幸成功,哀哉杨任!痛哉杨任!惜哉杨任!

b、“喜爱夏侯渊的”和“看重结果的”网友,往往认为夏侯渊的拖刀计属于情形①,继续打下去肯定还是夏侯渊胜,拖刀计只不过是想省点事,果然手到擒来!

这样的争论是永远没有结果的!

(3)我的看法:

如果能先找出双方除“特殊技能”以外的武力强弱依据,那我们就能确定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形!但是既然已经知道了武力强弱,我们还参考“特殊技能”干吗;

如果我们没有能够找到这种依据,那么只能依据“特殊技能”来参考,但又是分歧巨大,结论相反,根本不可能统一思想,那我们还参考“特殊技能”干吗!

结论:运用“特殊技能”对武力评定无影响,只有使用“特殊技能”之前的回合,对于评定武力才有参考价值!

夏侯渊对杨任这一战给我们的价值就是:“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三、武力评定的最终形式:

1、首先确定武将的“马战武力”值,再确定“特殊技能”值。例如:

吕布:马战武力100+神箭0.9;

马超:马战武力99+铜锤0.4;

关羽:马战武力98.5+拖刀计0.3;

老黄忠:马战武力98+神箭1.0;

……

2、处理“特殊技能”的难点:

①那些能力可以划入特殊技能?

②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特殊技能”量化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所以本文暂时只考虑了“马战武力”,排名也是按照“马战武力”的排名,等“马战武力”评定好了以后再考虑“特殊技能”!;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