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辅汉安刘 >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Ⅲ)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Ⅲ)(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圣巨龙成长史 一念天堂一念殇 龙霸天外天 剑啸云苍 神之逆天路 主教练之路冠军的心 攀龙柱 血鹰之途 傲世神脉 西游厄世传

(六)基本方法

前面我们完成了一系列的武评理论的详细阐述,接下来应该要进入具体排名分析阶段了。但是从以往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排名的分析思路有着较多的差异,所以,把一些我自己在分析排名时的基本方法先做了归纳,大家可以先就这些方法展开讨论!

一、论据的选择:

1、哪些可以作为武力排名的论据?

(1)通过有效战例和有效结果直接比较,例如:颜良强于徐晃!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25回)

(2)通过有效战例间接比较,例如:以吕布为参照,方悦强于穆顺!

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5回)

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5回)

(3)通过人物评价间接比较!例如:在孔融看来,颜良、文丑强于张郃、高览、淳于琼!

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22回)

2、尽量考虑全部的论据!

不能为了证明某武将强而刻意的去强调对该武将有利的论据,无视其他不利的论据,这是许多武评的通病!

没有看到、没有想到一些违背自己结论的论据,是武评的水平问题,通过讨论这是可以逐渐提高的;看到了、想到了,却因为不利于自己的结论而故意避而不谈这些论据,却是武评的心态问题!

3、有效战例的认定!

(1)有效战例的前提是双方必须都要具备:交战的意识、旺盛的斗志、充足的准备!对于评定武力而言,前提无效的战例无参考价值!例如:

①偷袭(一方缺少交战的意识)!例如:

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105回)

分析:

魏延根本没有和脑后马岱交战的意识,丝毫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武力,显然不能用来判断双方的强弱!这样的战例显然属于无效战例。

②突袭(一方交战的意识出现的太晚,来不及做充足的战斗准备)!例如:

(颜良)见关公冲来,方yù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25回)

分析:

这一战,关羽的所有动作颜良都看的见,包括提着刀飞快的冲来!但是颜良仍然“yù问”,至于颜良“为什么要问?”、“想问什么?”都无关紧要,我们只要知道颜良确实是在“yù问”就行了,这就告诉我们:直到此时,颜良都没有交战的意识。不可能看着刀刺到胸前还没有交战意识,但是现在才有已经太晚了,此时已经丧失了防守(招架和闪躲)所必须的反应时间!此战丝毫没有体现出颜良的武力,当然也就无法由此战来判定关羽和颜良的武力强弱!

③逃跑(一方缺少旺盛的斗志)!例如:

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cāo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50回)

分析:

许褚、张辽、徐晃三人战张飞,结果竟然是“诸将各自脱身”。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战曹cāo赤壁大败,全军只顾逃命,因此几乎毫无斗志。要不是为了让曹cāo先走,他们甚至可能不战而走。显然不能由此判定为张飞武力强于许褚、张辽、徐晃三人的联手!

(2)有效战例的结果未必有效,有效结果必须要具备:可重复xìng!

①有效战例是反应真实武力的,真实武力是基本不变的,真实武力强的武将获胜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有效战例必然是可以重复的,并且允许失败方总结经验教训的!

让单挑的失败方在第一次单挑的基础上,总结“非武力失败因素”,然后,重新再和胜利方进行第二次单挑:

若失败方没有这种因素可吸取教训,只是武力不如对方,显然第一次单挑的结果是有效的,第二次单挑是没有必要的,真的进行,结果也会和第一次单挑基本一样;

若失败方能总结出某个“非武力失败因素”的教训,自己只要如何如何就能纠正这个“非武力失败因素”,显然,第一次的单挑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再战的结果应该有所不同,甚至大不相同。

举例:

颜良胜徐晃,徐晃的失败没有教训,就是武力不如颜良,此战结果有效;

关羽胜管亥,管亥的失败没有教训,就是武力不如关羽,此战结果有效;

庞德胜关羽,关羽有教训:“只要不追失(诈)败的庞德”,此战结果无效;

关羽斩颜良,颜良有教训:“只要不问问题,直接战斗”,此战结果无效;

……

②这种方法本身我认为是很严格的,但它完全依赖于我们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分析,现在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人并不太多。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所有战例的结果究竟是否有效!

(3)有效战例在武力排名中的价值:

①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直接决定了武力排名!例如:颜良20合胜徐晃,决定了颜良强于徐晃!

②有效战例加无效结果,结果对评定武力无效,过程具有参考价值!例如:夏侯渊以拖刀计胜杨任,并不能以此说明夏侯渊的武力强于杨任,只能说明双方的武力至少需要30余合以上才能分出胜负!

③最终未能分出胜负的有效战例,肯定具有参考价值,但并不一定是武力相当!后面对于“不分胜负的有效战例能否判定为武力相当”有详细的分析。

二、矛盾论据的处理方法:

1、处理矛盾论据的核心依据是:可信度!

(1)可信度高低的评判:

①如果多个论据支持的结论是一致的,能够相互印证,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例如:吕布“素知飞(虎牢关)勇,亦不敢相逼”和小沛“酣战一百余未见胜负”形成了相互印证,可以认定:张飞和吕布武力很接近!

②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直接得出的排名结论,可信度很高。

例如:颜良20合击败徐晃!可以认定:颜良武力明显高于徐晃!

③也是由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直接得出的排名结论,但是交代了其他信息,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

例如:“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此战虽“未见胜负”,但是作者通过刘备的“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来告诉我们:张飞下风!

例如:“背后张飞赶来。布无心恋战”,这是吕布对关羽的战斗,吕布逃跑了,作者通过交代“背后张飞赶来”,来告诉我们:吕布并非单挑输给了关羽!

④许多武将之间没有直接战例,显然我们就只能通过间接比较来得出排名的结果。这种方法可能会有偏差!所以,可信度很一般!

例如:魏延“与岱战不十合,岱败走”;张飞“战不十合,马岱败走”!这两战皆为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即魏延强于马岱、张飞强于马岱这两个结论可信度是很高的!但若要以马岱为参照,得出魏延等于张飞的结论,则明显偏差较大,因为公认张飞是明显强于魏延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武将选择败退的时机是很不一样的!有些武将“料敌不过”就准备全身而退了,例如:“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还有些除非你将他杀了,否则他绝不会退,例如曹洪对马超!

但是解释起来就有点麻烦了!因为明显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马岱对魏延时,提前败退了,并用箭shè退了魏延,都很像诈败了,否则本可再多打几回;二是马岱对张飞时,马岱多撑了几回,也许是想更多的体会一下张飞的武力,回去告诉马超!我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种!

⑤还有一些武将连间接比较都做不到,只有书中人物评价。依靠某人的评价来确定某武将武力的高低,显然更加片面,一般只能作为辅助参考,可信度较低。

例如:“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事实证明华雄可斩潘凤!

⑥一些有事实依据的人物评价、一些有多个人物都认同的人物评价可信度较高一些,参考价值也稍大一些!

例如:袁绍说:“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孔融说:“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俱世之名将”

曹cāo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

颜良、文丑的自己人和敌人都认为他们“勇冠三军”,显然他们的武力是勿庸置疑的!

(2)采信可信度较高的论据,并合理解释其他可信度较低的矛盾论据!

例1、比较潘凤和华雄的武力!

论据a、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5回)

结论1:潘凤高于华雄!

论据b、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5回)

结论2:潘凤低于华雄!

分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