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Ⅷ)(1/2)
武将排名——孙策、太史慈
超一流武将排名要点12:孙策武力很强,超一流,武力值待定;太史慈与孙策武力相当,也为超一流,武力值也待定!
十二、孙策、太史慈、超一流、武力值待定!
1、孙策的武力很强:
(1)“小霸王”成名战,原文:
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忽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15回)
分析:
我一直觉得“挟死”一将,需要非常大的力气,能双手刻意“抱”死人,就不得了了,要单手无意中挟死人,太困难了,因为单手更难发力。于糜敢于主动挺枪出马,说明身体状况正常,所以对此只能说是匪夷所思!
“喝死”一将同样不容易,一个来追杀孙策的武将,枪都指向了孙策后心,居然被一声“大喝”,吓的跌下马来,“破头而死”!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于糜、樊能弱的不像是武将,我们只能认定是:孙策太强!
(2)孙策与太史慈大战,原文:
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程普等暗暗称奇。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忖:“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才放手。慈于军中讨了一匹马,取了枪,上马复来。孙策的马却是程普收得,策亦取枪上马。刘繇一千余军,和程普等十二骑混战,逶迤杀到神亭岭下(15回)
分析:
①此战的回合数,超过一百合很多。因为还有“且战且走”的回合;还有在马下厮杀的回合;还有后来混战的回合。这么多的回合数说明孙策的武艺、体力非常优秀!
综上,孙策的“挟死一将”体现出力量很大;孙策的“喝死一将”体现出“小霸王”的气势;孙策与太史慈的大战,体现出孙策的武艺、体力都非常优秀,这样的武将当然要划入超一流了。
②此战同样证明太史慈和孙策武力相当,也为超一流!
2、孙策和太史慈的武力值暂时不好确定:
虽然将孙策和太史慈划入了超一流,但是孙策从未与魏、蜀一流以上高手公正单挑过,只有太史慈和张辽大战过一场,所以,太史慈和张辽之战以及张辽的武力成为评定孙策、太史慈武力值的关键!
3、疑难解答:
(1)有人认为孙策和太史慈并非一次xìng单挑到100合,而是50+50,按照前面不能累加的规定,应该不能判定为武力相当!
解答:
这两个50合之间几乎没有休息,“且战且走”,因此可以相加!
(2)有人说书上明确指出“策手快”,所以应该判定孙策更强一些!
解答:
“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太史慈也快的,同样拿了孙策的“兜鍪”来从容招架!
(3)又有人说,太史慈带了短戟没有使用是因为想“生擒孙策”,用了孙策就危险了!
解答:
太史慈究竟是主观上不想用,还是忘记了用,还是孙策没有给他拔戟的机会,我们不得而知,所有的猜测都是不能使人信服的,所以双方就是武力相当吧!
武将排名——张辽
超一流武将排名要点13:张辽与太史慈武力接近!张辽的武力表现不够超一流,太史慈属于超一流,于是,太史慈比张辽强一点点!于是,太史慈排在超一流之末,张辽排在一流之首。由于前面超一流武力最低值为98,所以设定太史慈和孙策武力值为97,张辽武力值为96!
十三、张辽、一流、武力值96!
1、张辽武力很强:
(1)张辽战关羽,原文:
后面张辽赶来,关公敌住。(16回)
辽引兵退至东门,张飞便出迎战。早有人报知关公。关公急来东门看时,只见张飞方出城,张辽军已退。飞yù追赶,关公急召入城。飞曰:“彼惧而退,何不追之。”关公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飞乃悟(18回)
分析:
16回的这一战,张辽得到关羽的极高评价“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由于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评价,并非信口开河,所以可信度还行!
(2)张辽战太史慈,原文:
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53回)
分析:
太史慈是东吴最猛的两员武将之一,前面已经说过是属于超一流的武将。张辽和太史慈战到“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显然,双方武力接近,张辽武力很强!
(3)张辽战张郃,原文:
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cāo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cāo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30回)
分析:
曹cāo肯定是了解张辽武力的,能和张辽“四五十合,不分胜负”的武将,曹cāo便“暗暗称奇”,这也表明张辽的武力很强。
(4)张辽战凌统,原文:
先锋张辽与凌统交锋,斗五十合,不分胜败。孙权恐凌统有失,令吕蒙接应回营(68回)
分析:
此战的回合数达到了50合,张辽上风!
2、由于张辽上述4个论据的可信度基本差不多,因此需要全面考虑!经过分析认定,张辽武力达不到超一流:
(1)虽有关羽的极高评价,虽然这次评价是关羽通过与张辽交战得出的,较为可信!但是我们找到了一条重要的反面证据,那就是:如果张辽武力真的不在关羽之下,战颜良时曹cāo就不用请关羽了!由此证明关羽这句评价,确实有所夸大,可信度下降!
(2)我们只有根据其他战例来判断张辽的武力能否达到超一流!
①我们当然要看张辽和太史慈的大战了!此战虽太史慈先退,但是书上的描写却说是由于太史慈注意到“背后有人堕马”,于是“弃却张辽”!显然,单挑没有能分出明确的胜负结果,回合数又未达到判定超一流平手的100合的停顿,不能说明张辽的武力超一流!
②我们再看张辽和张郃一战!“斗了四五十合”以后,竟然是张辽这方的许褚先出来助战,当然许褚被高览接住了,也就是说没有影响到张辽和张郃的单挑。但是接下来,又是“曹cāo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许褚总不至于低于高览,最多暂时不能取胜,但是张辽和张郃打了这么长时间,显然也是不能取胜。所以此战不仅不能证明张辽的武力超一流,反而说明张辽的武力应该与一流的张郃同档次才合理!
③我们发现张辽对凌统一战,50合下来只是上风、不能完胜!这样的武力表现,让我们确信:张辽的武力还是放在一流较为合适!
综上,没有有力证据支持张辽的武力超一流,放在一流很合适!
3、张辽应该放在一流之首!
(1)关羽对张辽的评价虽夸大,但属于“有的放矢”,加上超一流的太史慈和一流的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表明张辽和太史慈武力差距很小,于是得到如下结论:太史慈勉强超一流,张辽为一流之首!
(2)为了体现出太史慈超一流的勉强,将他的武力设定为97,比前面的最低的超一流武将武力值(98)低;张辽的武力值为96,是一流武将中武力值最高的!
(3)由于孙策与太史慈武力相当,所以孙策的武力值也为9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