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佳人有约(1/2)
岳东以十六岁之身中解元,震动河南,传于京师,有给事中霍维华上疏云:魏公安内攘外,举贤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辈出。于是,魏忠贤的某个侄孙得以封官进爵(魏忠贤本人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这是岳东万万想不到的。
鹿鸣宴后第二rì,岳东收拾行礼正要返乡。就有巡抚府的家仆前来下请贴,巡抚程绍请他过府一叙。岳东不知何故。
在程府的花园中,岳东见到了程绍。程绍正坐在一小亭里,捧着本书看。岳东赶忙上前行礼。程绍请他坐下。
“这茶叶如何?老夫听说你还开了个茶叶铺。”程绍问。
“这是信阳毛尖,是今年的秋茶。观其形、sè,辨其味,乃是上品也。”岳东答道。
“你是读书人,奈何做那商贾之事?”程绍问。
岳东心里不耐烦,因为作生意,自己老是被人劝,被人问,被人背后议论。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地说:“双亲年老、体衰,不忍其受劳顿困苦。”
“原来你还是个孝子。”程绍捋捋花白的胡子,动容道。
岳东觉得亭子后的假山,有什么声响。转头看去,原来是一阵风吹得花枝乱颤。
程绍又问:“准备何时上京?”
岳东道:“学生不打算参加明年的会考?”
“那是为何?”程绍很诧异。
岳东对此早有考虑,当前正是魏忠贤专权,即使考上了进士,如果不巴结魏忠贤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但如果投靠了魏忠贤,那等过两年魏忠贤跨了,自己同样没好果子吃。
但这样的想法可不能暴露。于是,岳东道:“学生想多侍奉双亲两年,不敢远游。”在明朝这个重视孝道的时代,爹娘真是最好的挡箭牌。
程绍盯着岳东,想要从岳东的眼睛里,看出其真正的想法。他当然不相信岳东的话。
接着,两人又谈了些信阳的风土人情。程绍还问,岳东是否定亲?岳东当然没有,虽然说亲的人很多,不过都给岳东以年龄太小回绝了。说到后来,岳东见程绍有些倦意,就告辞出去。
待岳东走后,程绍对着假山说,出来吧。程清儿跳出来,道:“爹爹,你怎么知道我在里面?”程夫人跟在后面,走出来。
原来,昨晚鹿鸣宴后,程绍回到家中,大发雷霆,指责程夫人教导无方,致女儿乖张成xìng,竟然扮作男装,混入鹿鸣宴。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原来,那程青正是程清儿所妆。她听闻岳东的才学非凡,想要见识见识,故混进鹿鸣宴。
程夫人听了原委,又听女儿说,岳东说丈夫出的题目俗,不禁笑出声:“老爷,有时是古板了些。”程绍气急道:“什么,说我的题目俗!”
停了停,他自语道:“是俗了点,不过是行酒令,有什么?岳东这小子倒作出了新意那!”
程夫人笑道:“这等青年才俊,配我的清儿倒合适。”
程清儿叫一声,就跑回了房。
这才有了请岳东过府一叙。——这是程夫人要相女婿。
程夫人走出假山,道:“论才学、论貌相,都是上佳。老爷是不是……”
程绍道:“此子虽有才华,但其无心仕途,而醉心于鄙下的生意,可惜可惜。提亲之事,以后莫要再提。”
程清儿心里似乎微微有些失望,低头走回自己的房间,眼前又浮现出那带着戏弄的微微上翘的嘴角。在房间中,她觉得心中烦闷,就溜达出府。一路走来,不觉竟走到清月楼前。
岳东打程府出来,径自去了清月楼。他昨晚在那里吃鹿鸣宴,觉得有道清蒸鲤鱼非常好吃,今rì要再吃一次。到清月楼时,还没到午饭时间,岳东就叫小二泡了壶茶。窗外,汴河上船来船往,热闹非凡。岳东正悠闲地喝着茶。楼里的客人很少,很清静。
这时,有人上楼,岳东回头看去,见一穿鹅黄sè衣裳的少女。岳东觉得她好面熟,却偏偏不记得在那见过她。
那少女也看见岳东了,吓得脸上变了颜sè,低头慌慌张张地走到一边,在临河靠窗的一张桌子边坐下。岳东心想:我有那么吓人吗?我又不是sè狼。——按明朝的标准,岳东此时看人的眼光,岂止是sè狼,简直够得上yín贼。这也无怪乎岳东,就见这少女眉如弯月,瞳如晨星。肌肤赛雪,身材婀娜。
那少女似乎很紧张,连小二倒的茶水也碰掉了。小二赶忙去换了一壶。岳东觉得好笑,明朝的美女都是养在深闺,没出来过吗?怎么这样害怕。
一时,岳东的sè心和好奇心大发,站起来,慢慢走过去。那少女感觉到他走过来,身子微微发抖,眼睛死死地盯住河面。岳东看着少女的侧面,红润的嘴唇,小巧的鼻子,白玉般的脸泛着微微的红cháo,几丝温柔的头发被河风轻轻地吹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