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凶吉之数(1/2)
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岳东惊醒了,听见袁崇焕在过院中说话。岳东一跟头翻起来,慌乱地穿上衣服,就冲了出去。
袁崇焕已经换好衣服,正要出门,见岳东衣衫不整的出来,就说:“岳东,为师现在去早朝,你好好待在驿馆,不要乱跑,待为师回来。”
岳东急道:“是,先生,不过,先生今ri万万不可说‘五’字!”
袁崇焕奇道:“这是为何?”
岳东道:“‘五’是大凶之数?”
袁崇焕问:“此话怎讲?”
这个嘛,岳东想了一想,说:“昨晚,我梦见一个道长对我说,‘五’乃先生今ri大凶之数,‘八’乃先生今ri大吉之数。”——他实在在无法可想,只好故作玄虚。
袁崇焕一笑,道:“小孩子作梦,怎么作的了准。好了,为师走了。”
岳东急,大声道:“先生,你今ri一定不要说‘五’。”
袁崇焕见他说话虽然好没道理——自己今天为什么会说“五”?但语气至诚,实在是极关心自己,不禁也大受感动,就道:“好了,为师知道了。回房去吧。”说完,转身向外走去,那个胖头胖脑的驿馆小官在前面点头哈腰地引路。门口早有一顶轿子在等候。袁崇焕上了轿子,在微明的晨光中,向着紫禁城而去。
早朝后,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了袁崇焕。袁崇焕一一陈述了平辽方略,其一为以辽人守辽土,屯民垦田,其二为筑坚城、铸大炮,其三为整顿兵制,裁撤冗员,历练jing兵。崇祯听得心情大佳,连连点头,开口赞道:“袁爱卿真乃国之栋梁,句句话都是真知灼见。不像那些腐儒,满口砌词,却无实用。袁爱卿,你;来了,朕从此不忧辽东矣。”
得到皇上的赏识,让袁崇焕极高兴,抑制着心中的激动,拜曰:“皇上过誉,臣愧不敢当。臣定当扫平敌酋,光复辽东,以报圣恩。”
崇祯白净的脸上浮现笑容,道:“这辽东乃朕第一烦心之事,每年耗费朝廷几百万辽饷,却未见其功啊!袁爱卿若能了却这桩大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胜慰朕心。朕自继位以来,励jing图治,政事无论大小不敢稍有懈怠。”
袁崇焕注意到崇祯眼睛里有些血丝,曾听人言道:圣上勤政,每每夜深而不眠,想来所言非虚。袁崇焕前次无端被贬官后,伤心失望之余,对朝廷心灰意懒,回乡后,就只想作个“采菊东篱下”的田翁。哪知,世事难料,如今,再次被召回京,心下却一直不安,不知新皇秉xing如何?今ri,觐见皇上,见皇上言语间多有倚重之意,又赐予尚方宝剑,袁崇焕放心不少。
崇祯又问:“袁爱卿,朕想知道,爱卿几年可平辽。”
袁崇焕窥见崇祯脸上的期待,热血上冲,不由站起来,拜曰“皇上圣恩,臣当……”停了停:“臣当六年平辽。”
崇祯闻听此言,面有喜sè,道:“六年?六年?爱卿真能安定辽东?”
袁崇焕心里一紧,他说六年平辽,是为了安慰崇祯,本来他想说五年平辽!但有想起岳东早上说,五是大凶之数,八是大吉之数,觉得八年又太长,就说六年平辽。可崇祯却当真了,袁崇焕只好硬着头皮说,“起奏陛下,辽东之事,殊为不宜,然臣定当竭尽所能,以图在六年内奏功。不过,臣要六年复辽,需要各部大臣配合臣之行动:户部给钱粮,工部给枪火器械,吏部派能臣干将,兵部调动军马。”
崇祯喜道:“朕知道了,爱卿尽可放心前去,诸多事宜,朕会责令各部,多多与你方便。”
袁崇焕拜谢,又道:“臣此去辽东,远在万里之外,臣不惧后金酋虏刀剑,却惧朝臣口舌,若有小人嫉贤妒能,进谗侮蔑,则大事坏矣!”
崇祯笑道:“哈哈,?袁爱卿且勿多虑,万事有朕与你作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