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东宫和秦王集团(1/2)
第七十五章东宫和秦王集团
李唐王朝诞生以后,随后的数年间,在与群雄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显示了不同凡响的作为。要说明的是,隋末以来趁乱崛起的各类政权和武装势力,并非全是被唐朝消灭或收编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灭亡于互相的火并与战争中。唐朝在群雄逐鹿中是最大的赢家,其在依赖自己的军事经营的同时,在政治上也兼收了渔翁之利。
当然这只是对大唐有利的一面而已,大唐能够统一天下,自身的实力和努力更是主要的。那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自然得力于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也得力于那些搏杀沙场的良将,更得力于上上下下全体将士兵卒。
可有一点尤为关键的,就是得力于李氏父子三人: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他们的同心同力。俗话说上阵父子兵,若非他们的齐心协力,在强手如林的纷战格局中,大唐王朝是不可能脱颖而出,最好统一天下的。
但是在大唐王朝取得节节胜利,地盘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除了清除边缘一些小的政权以及盗匪之外,天下大定基本统一之后,原本同心同德的李氏父子之间,却逐渐产生了矛盾,关系有了裂痕逐渐走向分裂,引起这一切的完全是因为权利。
李渊诸之中李建成是嫡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原则,在大唐建立李渊登位之初,就立了李建成为太子,确定了皇位继承人。这好像是没有争议的事情。不过李建成能够被立为太子,嫡长子地身份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大唐能够建立他的功劳也不小,并不逊色于那时候的李世民,两种因素加起来,才使得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太子。
在李建成当太子之前,也就是大唐正式建立之前。其功劳是并不逊色于李世民的,不管是从起兵还是西入关中攻占长安的过程来看。
只不过在李建成当了太子之后。就一直待在长安协助父皇李渊处理政务,相当于李渊这个“总裁”的“高级助理了”,所以在军功上就开始逐步远远落后于长年南征北战地李世民。军功是一件让人很容易发现的东西,一场战争是不是取得胜利,天下人都能看出来,也很容易能够估算出立了多大地军功。
但在政务上,功劳却很难显示出来了。而且外人看来也不明显,甚至在政务上立了大功大多数人也很难发觉。从这点上来说,大唐建立之后主要工作是协助李渊处理政务的李建成,就吃了很大亏了。(显然和很多史书上说记载的不同,李建成并不是一无是处毫无功劳的,那都是权利斗争的胜利者篡改了史书,所谓的“历史是按着胜利者的利益编纂地”。)
在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李世民的功业远远超过了其兄李建成。这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事情。而李世民本人有气度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权利野心,他不可能仅仅满足于当一个秦王,必然要力图登上权利的顶峰,取得皇位。因此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势必会展开一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殊死斗争。
李渊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十八个后妃所生。头上四个儿子,都是李渊的正室窦氏所生,其中三子李玄霸早夭,剩下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是嫡子,其他十八子都是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