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进帐八十万(1/2)
兆华本打算以程矞采为标杆,“劝”那些缙绅世家们都多少出点银子,可谁成想人家根本不买朝廷帐。虽然希望落空了,不过比程矞采晚几rì进京的原云南按察使,犯官崇纶却给兆华来一个不小的惊喜。
咸丰元年六月二十七rì,崇纶一进京便被刑部带走,同时被带走的还有崇纶的管家。周祖培周学士知道这是皇上钦点的“重犯”,哪里敢耽搁,但也不能鲁莽行事。他先是对崇纶连唬带诈,接着又好言相劝,并保证只要按他说的办就能保住xìng命。
崇纶在半路上大概也听说了自己是被皇上钦点押解回京的,所以知道此番在劫难逃,惟一的选择就是配合周祖培。或许这样还有点希望。
临到最后,周祖培还不忘发下一句话,“以尔所犯之事,皇上要想杀你根本不用押解回京,之所以把你千里迢迢押回来,是想让本官给你保条xìng命。如果明rì大堂之上,你在大理寺卿和御史中丞面前胡言乱语,到时候就算皇上不想杀你,本官也不会饶你。”
崇纶也听说现在各部院只设一名尚书,权力比原来大得多,所以便相信自己的xìng命捏在周祖培的手里,哪里还敢不答应,连忙又是哭诉,又是说好话地应承下来。
第二天一早,三司会审开始。大堂之上崇纶面sè苍白,在大理寺卿的逼问之下,他按照周祖培的交代一字不落说出自己所犯之罪。清朝审案重人证而不重物证,这种贪污的事情如果连本人都承认了基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不证据了。
当大理寺卿和御史中丞议定要将崇纶秋后问斩时,周祖培也附和同意。这下崇纶终于知道上当了,气得他在刑部大堂上大骂起来,接连问候了周家的数位女xìng。
到此还不算完,周祖培紧接着又提审了崇纶的管家。话说满人的管家大多要比主人还清楚家中的进项和财产。一番威逼利诱之后,这位崇府的管家自然什么都交代了,多少田产、多少铺面、多少宅院,每年的进项有哪些,都是哪些人员贿赂的,甚至崇纶花三百两银子买了一房小妾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周祖培审完崇纶的管家后片刻不停地开始写奏折,随后便是到兆华那里邀功请赏了。
“内阁学士、刑部尚书臣周祖培恭请皇上圣安。”
“这么晚了,周学士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回皇上话,昨rì崇纶押解进京后,臣一刻不停的审问……”周祖培把审问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但言者有意听者无心,周祖培不过是想把自己的辛苦和功劳多说说,而兆华关心的却是审问的结果。
好容易等周祖培的话说完了,兆华说道:“周爱卿辛苦了,不知审问结果如何?”
“回皇上话,皇上果然料事如神。崇纶所贪之数实在令人咂舌,仅崇府管家所供财物折成银子就不少于五十万两。要说这崇纶倒真是个爱财之人,别人送给他的古玩、珍品都被他卖掉,然后用换来的银子去放高利贷,收取印子钱。他还在京城购置了大批铺面和宅院,每年的租金就有五六千两之多……”
一听周祖培说出五十万两,兆华不禁两眼放光,他现在太需要钱了,在未来的改革中,五十万两说不定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兆华也为自己的判断准确而暗暗得意。崇纶上任云南按察使还不到一个月,之前的几年一直在永定河道任上。兆华知道大清朝的河臣没有不贪的,以崇纶的人品看,想必不会是什么“异术”,没想这一下还真抓了一条大蛀虫。
“依爱卿的意思,崇纶该当何罪?”兆华道。
周祖培自然知道兆华的心思,所以毫不犹豫就把会审结果说了出来:“臣等商议以为,崇纶在永定河道任上私自克扣工银,中饱私囊,致使道光二十九年北河决口,险些危及京师。仅此一条,就足够定下斩首抄家之罪了。”
“难怪花一百多万两银子修的永定河堤才刚刚两年就出事了。原来是崇纶这个贪吏在其中作梗。”兆华恶狠狠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