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魏源进京(一)(1/2)
魏源是本书前半部分的最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出场标志着大规模的矛盾冲突即将展开。大家瞧好吧!
…………………………………………………………………………………………………………
话说福建按察使阮孔厚接了兆华的手诏,便马不停蹄前往高邮去见魏源。六月初五rì阮孔厚到达高邮,但十分不凑巧,魏源到县里巡查去了。魏源历来重视民生,而长江下游祸害民生者又以水患为最,所以一到yīn历六月的江淮汛期,魏源便经常深入各县查看汛情、巡检河堤,故不在家中。
阮孔厚在知府衙门等了一rì,魏源总算从几十里地之外的兴化赶了回来。
“魏兄,数年不见想不到你还是那副忧国忧民的老样子。还没有上大水,你都忙成这个样子,万岁爷知道了可真得好好奖赏你啊!”阮孔厚道。
“哈哈……,做官与做人、做事一样,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已。今观贤弟jīng神饱满、荣光焕发,又是打京城而来,莫不是又有升迁之喜?”魏源道。
“刚刚丁忧结束,哪能有什么升迁之事。不过兄弟倒真给魏兄带来一桩大喜事,比升迁之喜还要强百倍。”阮孔厚似乎也很激动,想把事情赶紧告诉魏源,但又觉得一下说出来没意思,便卖个关子让魏源猜一猜。
“呵呵,贤弟又在开玩笑。我等读书人只有做官和为学两件事,既不是升迁,难道是默深的著述在京城多有人问津不成?”
阮孔饮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魏兄果然料事如神,不过只猜对了一半。有人问津不假,可你却猜不出是何人问津?”
“呵呵,贤弟就别在兜圈子了,有什么好事赶紧说出来吧。”
阮孔厚见时机到了,便开口说道:“高邮知州魏源接旨!”
魏源开始以为是和他开玩笑,但看到阮孔厚不仅站起身来,而且还真掏出一卷橘黄sè的诏书,于是赶紧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高邮知州魏源jīng通夷务,治境有方,尤擅经济民生之学,接旨后速进京陛见,另行简派。钦此。”
阮孔厚念完后,魏源赶紧领旨谢恩山呼万岁。
事毕,两人又重新坐定。魏源虽然已近六十岁,可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对阮孔厚更视同恩人一般。阮孔厚也是同样的喜悦,一来魏源的才学他非常清楚,今得天子赏识,rì后必将造福于国家百姓;二来,他对那rì皇上召见依然记忆犹新,在路上又听闻到关于曾国藩直谏受赏的事情,更是对年少的皇上充满好感也由此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随后,阮孔厚把那rì在宫中召对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然后又谈了谈自己的感受。
“……当弟提及魏兄时,皇上的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弟以为,魏兄此番领旨进京必是不同于一般的简派,或者留在皇上身边以资垂询,或者委以要事。总之圣眷之隆一定超出旁人的想像。”
“贤弟在当今圣上面前如此推崇为兄,兄不知当如何感谢才好。”魏源虽然官衔比阮孔厚低,但却没有谦称弟而自称“兄”。
“想当年你我以学问相投而成为忘年之交,在皇上面前代兄长美言几句自当为份内之事,更何况所说句句属实毫无夸大。弟觉得,当今圣上一定深明逆夷之祸,在看过兄所著《海国图志》一书后,便对兄长之才学有所窥测并yù以重用,只是不得机缘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