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考察渔船(1/2)
“有没有兴趣?”李宏开了一瓶茅台酒,站了起身,给父亲,李翔和李冰倒了一小杯,又试探了一句。
“投资海鲜酒楼,利润高么?”李翔端起酒杯,先敬了李祥福,然后再敬李宏和李冰,喝了一小口,谦虚地请教道。
翔派服装公司,没有实体门店,也没有制衣工厂,除了公司楼下的小门店,全靠线上的网店销售。连办公用地,也是由出租楼改建而成的,租金比写字楼便宜了许多。整体成本,压缩得极低,加上又是创新的商业模式。因此利润率才高达30%左右。
而海鲜酒楼,是实体经营,劳动密集型。租金成本,人工成本,都在快速上涨。而且近年来,各大海域被众多的渔船过度捕捞,鱼类鱼量均严重下降,反过来,推高了海鲜价格。更为致命的是,华国zhèng fǔ,推出八项规定,严禁奢侈浪费,提倡厉行节俭,导致饮食行业,严重萎缩。
这两项生意,一对比,差距太巨大了。李翔不得不慎重考虑。
“唉!”李宏摇了摇头,用手比划着,苦笑道:“说实话吧,比不上你开服装公司挣钱,你没有门店,也有没工厂,根本没多少成本。我们开海鲜酒楼,就惨了,成本高,利润低。你别瞧外面这么多人吃饭,一个月下来,除了成本,最多也就挣个十来万。”
其实他说挣十来万,只是生意好的月份。生意差的时候,只能勉强实现收支平衡。
“哥,喝酒吧!人家一天,比你一年还挣得多,不会感兴趣的。”李冰端起酒杯,第一次底气十足地对李宏道。
她计算过,以公司每rì100万的利润计算,自己0.5%的股份,每天也有5千的分红,一个月就有15万,比大哥挣钱多了,而且轻松得多。
“干了!”李宏苦笑了一下,举杯,与李冰碰了碰,仰头一口喝干了酒。
李翔轻皱眉头,心念急转:“纯粹开海鲜酒楼,真的,没钱可挣,经营不善,或许还会赔钱。如果自己买渔船,请工人出海捕捞海鲜,然后供应海鲜给酒楼,降低成本,与其它竞争对手形成价格上的优势,说不定,有利可图哦?要实现快速扩张,只能收购或者投资入股现成的海鲜酒楼,如果投资入股,事先签订供鱼协议就行,当然价格,要低于市场价。”抬起脸,看着李宏,随口道:“现在的渔船价格和船工的薪酬,贵不贵?”
“也挺高的。不过,敢出远洋捕捞,投资回报率,还是很不错的。”李宏愣了一愣,解释道。
李冰和父母疑惑不解地看了看李翔。
李翔简单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想法是不错。不过,风险太大了,万一渔船被风浪打沉了,触礁了,或者被外国的武装巡逻船打沉了,渔船就玩完了,还要赔偿船工的抚恤金。”李冰白了一眼李翔,劝道。
“怕什么?有保险公司赔。”李宏爽朗地笑道:“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先去看看渔船,再详细考虑考虑。”
李翔暗思:“先看看渔船也好,价格不高,就投资尝试一下。”爽快道:“好啊!”拿出手机,上网,查看渔船的价格信息,以及相关行业的动态。
半小时后。
众人饮饱吃足了。
李翔,李冰和李宏有说有笑地走出海鲜酒楼,乘坐水陆两栖轿车,前往位于深城新经济开发区内的南方造船厂。
到了造船厂的大门口前,刹停了车。李宏打电话联系船厂的业务部,说明看渔船的来意。
没多久。
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闪亮的业务部方宁经理,驾驶着一辆有遮阳板的,共六个座位的四轮电动车,从占地庞大,道路宽阔的造船厂内,徐徐驶到门口。刹停了车,拎着一只公文包,下了车,跟保安打了招呼,快步走过来。
李翔,李宏和李冰下车等着。
方宁打量了一下李翔三人和水陆两栖轿车,率先走到最像大老板的李宏的面前,伸手与李宏握了握,热情道:“李老板,你好!”
“你好!”李宏摆了摆手,介绍道:“这位是李老板,我妹妹李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