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布袋和尚传奇 > 第二章(29——30回)

第二章(29——30回)(1/2)

目录
好书推荐: 黄泉之冠 伊元 末日炼狱 苍天剑尊 都市精灵商人 情人刀 娱人娱己 星武神徒 刺黑 神夜

() 第二十九回

治海滩改良土地脱袈裟教民种稻

正当chūn暖花开之时,大地万物回新,处处是百花争艳。但江南chūn天多雨,牛毛般的细雨一下便是几个昼夜。契此整天带着民工围海造田,又悄悄播种苔条、紫菜和苔皮,还通过个人与裘村财主的关系,开仓放粮,缓和了饥荒。一段严峻rì子终于过去。岳林庄的僧人们对契此无比尊敬与爱戴裘村、莼湖、横溪、松岙及象山港周围的民众都知道岳林庄主是个活佛,他能让人起回生,渐渐将他当作神明那样供奉。他们越尊重契此,契此越为岳林庄的人们cāo劳,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需。

有一天,下着毛毛细雨,啸天龙、马头、大小狮子口沿海cháo水滚滚,在这样辽阔的海边,没有别的人影,也没有别的声响,只有cháo浪拍打海的岸响声,其间夹杂着几声海鸥的叫鸣。丝丝细雨淋透了契此的破旧僧衫,他的头皮、脸额上流淌着雨水与汗水,他脚上穿着草鞋,肩着布袋,人们开始尊称他为布袋和尚。岳林庄里的僧人分几批寻找他,都没有把他找回,有的即使要找他回庄里歇息,但他仍然不听,仍在漫长的海沿线上走着。在这几十里的海边,已经留遍了他的足迹。他还在想什么呢,谁也不清楚。他饿了,从布袋里取出东西吃,尽管是冷饭残羹,但他十分知足。人们都猜想,他是活佛,他与别的僧人不同,他想的东西是旁人无法捉摸的。一心想着别人的人,越得到别人关爱。在这冷风细雨之中,在他几餐没吃热斋的时刻,有谁能把他喊回庄里呢?

说起岳林庄僧人,除了一个僧人十分愚蠢外,其余的个个聪明有余,脑袋犹如掉在油桶里的西瓜,十分光滑。但不敢在契此面前耍滑头,他们跟着契此重建,吃尽了苦头,他们是从苦水中泡大的小弥陀,深知柴米之贵,油盐来之不易。这天,在念经之余,他们想起在海边勘踏的师父。契此在他他心目中是庄主,是师父,是寺院的中流砥柱,想把他喊回来好好歇歇脚,别累坏了身骨。去喊多次,都没有把他喊回。最后,他们想了个法子,派寺院里最愚蠢的小弥陀去喊他。那个小弥陀平rì里不敢往契此身边靠一下,他还有点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反正不如人家聪明,师父眼里不会有他。所以,对契此不是避而远之,就是低头回避。他来寺庙已有几年,从未与契此谋面,不象有的僧人那样无事找事往庄主身边靠,从中得到一点好处。几年下来,契此只知其愚蠢,常被其它僧人欺负与笑谈,却不知道他愚蠢到什么程度。

几个僧人想喊契此回寺院,又想不出个好主意,他们把此事交代傻僧人办理。他们十分清楚,像弥陀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喊回师父的。他们昌故意出他的丑。这个傻僧人却自有一套办法,他走到契此跟前,装作很吃紧的样子道:“师父,不好了,庄里出大事了。”

布袋和尚听说岳林庄出大事,心里一阵紧张,他问道:“出什么事哟?”;边说边往庄里走。又对身后的傻僧人问道:

“你说呀,到底出什么事?”

“师父,我怕,我怕呀?”

“说。有师父在,怕什么呀?”

两人三步两脚走到离岳林庄不到几百米远。布袋和尚见小弥陀不开口。便关切地笑道:“你看看,也不知道戴顶箬帽,穿件蓑衣,身上都淋透了,淋出病来怎么办哟?”说后,脱下自己身上的僧衣,用手绞了几下雨水,披在对方身上,笑呵呵地问道:“哎,你说,倒底出啥事?”

僧人见问,回答道:“师父,师兄们怕你淋坏身体,却不敢来打扰你,派我来喊,他们都说你不会听我的。我才想了个法子,说庄里出了大事,你听说后准是急着回来。”

布袋和尚停住步子,心里有些生气,但他转怒为喜,笑道:“哈哈,想不到,你个傻僧人也作弄起我来了。阿弥陀佛,出家人诚实为本,从今往后,万万不可欺骗人呀。”说后,便停了下来,面对大片黑sè土地,想到饥荒时挨饿的情境。笑问身边的傻僧:

“哎,人说你笨,我看你不笨,别人没有把我喊回来,你倒把我喊回来了,你这怎么是笨呢?连我都受你摆布了,能说你笨吗?况且笨人有笨办法。你说说,如何把黑泥土变成五谷粮食?”

傻僧回道:“这有何难,种庄稼呸!”

“种庄稼?咱们不是在种吗?”

“土地不肥,种下无收,有什么用?要改良土地。”

契此好奇地看着面前这个愚蠢的僧弥陀,大笑道:“蠢者不蠢,智者不智矣,对,对呀,改良土地。”他一拍自己圆圆的大脑袋,笑道:

“有了,有了呀!把所有围海造田的土地都插上秧,不怕秋天无大米下锅。”他与那个傻僧人一起往难民住地走去。

走进难民点,北来的难民们按北方播种方法,着手在良田里点播大豆、玉米等干旱作物。布袋和尚连忙召集所有难民,制止良田种旱季作物,要求良田种水稻。并提出要求,将所有土地进行改良,施足基肥,烧草成灰,平整土地。然而,这些难民来自北方,不会平田、下谷、育秧。更不会插秧、耘田、施肥、灌水、扬花、搁田等水稻种植环节。布袋和尚指使小弥陀,把他的行李从庄里搬到难民点,与难民长住一起,教他们挖水渠、深翻地、灌溉水、平田亩、下谷种、育秧苗以及种插等水稻种植技术。这么一折腾,在难民点度过了几个月时间。

chūn插开始时节,他把投奔岳林庄不久的僧人和附近难民们召集一起教插秧。几百难民和僧人站在田边,由内行的僧人教插秧。有些从未种过水稻的难民捏秧的左手发抖,低头弓背,双腿拼着,田里尽是脚窟窿,秧苗插下浮上水面,没插几颗,身上漫漫泥水,脸上渍满烂泥,有的蹲在田里没顿饭功夫,觉得腰酸背痛,干脆歇息。有个上了点年纪的难民,跳到田里学插秧,插了老半天,秧苗象他头顶的毛发那样,不是插得太深,或者一株成丛,便是稀稀拉拉,东倒西歪,十分凌乱。布袋和尚站在田边放声大笑。

这个难民见布袋和尚荷杖挂袋,挺着大肚,四肢粗短,身穿破旧裟袈,以为他也不会插秧,便想给布袋和尚出丑,笑道:

“师父,有本事你下田试试,说不定你的腰都弯不下来。”说罢,一把秧苗朝布袋和尚身上砸去,布袋和尚见来者不善,便笑嘻嘻道:

“秧是秧,秧是谷子娘,砸不得,砸不得的呀。”一把接住对方丢来的秧苗,放下拐杖和布袋,脱去身上裟袈,捋起裤管和袖子,跳入田里,对着十多个僧人道:

“你们给我添足秧苗,我插给他们看看。”说罢,向所有难民招手,要他们往他靠拢,说了插秧的方法。接着,他双腿前后叉开,脚步毕直后退;抬头目视前边,身子潇洒自然;左手自如分秧,右手插秧熟练;插得既快又直,横成行,竖成列;远看他的双手如金鸡啄米,近看似蜻蜓点水。几十米长的水田,一下子插到头。走上堤岸,对着人们嘻笑。然后,唱起他自编自谱的《插秧歌》:

“手捏青秧插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唱毕,走回原来地方,又对僧人和大批难民手把手说了一下。他看到这些人基本学会插秧后,便洗了手脚,穿上草鞋,荷杖挂袋,笑着离开田边,朝岳林庄走去,走了不到二里路,看见几个难民在田里插秧。这几人跟布袋和尚认识,曾经开过玩笑。布袋和尚见他们干得筋疲力尽,有心想帮一下。当他笑咪咪走近时,这几个农夫既不喊他契此,也不称他师父,又不喊他布袋和尚,而是轻蔑地喊道:“哎,布袋,过来,下田帮咱们插秧。”

契此从不计较别人对他有无礼貌,便朝他们笑道:“你们这几个人,插的啥秧?磨磨蹭蹭的,我看你们天黑前这点田角也插不完。”

有个年轻农夫不服气道:“哎,秃子,不要胡说不道好不好?我敢跟你打赌,我们要是插不完,晚饭让给你吃;如果插完,你那份斋饭给咱们。怎么样?”

边上几个人跟着呐喊:“笑和尚,打赌敢不敢?”

契此笑着,悄悄从田边拣来一只破草鞋,丢进田里,口中念念有词。顿时,田里出现一条大鲤鱼。他喊道:

“喔,看,鱼!大鲤鱼!”

几个农夫蹦过去,看见田里果然有一条大鲤鱼游动,他们高兴得不得了,连忙伸手捕捞。他们扑到这边,鲤鱼游到那边,他们蹿到那边,鲤鱼游到这边,这样不停地左冲右突,不知疲劳地抓着,抓了好大功夫,仍然抓不住这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契此站在边上笑嘻嘻地看着他们抓鱼。几个农夫直抓得满头是汗,抓得太阳快下山,天已黑下来,别说没有抓住鱼,连鱼鳞都没捞到一片,年轻的农夫骂道:

“该死的鲤鱼,早不出现,晚不出现,我们与笑和尚打赌时出现。伙计们,看来咱们的晚饭要让给秃子吃了,真倒霉!”

契此笑道:“认输了吧?只要认输,贫僧也就罢了。不过,你们看看,本来就没插好的秧苗被你们糟蹋成什么样子?你们咋办?”

农夫们看到刚才只顾抓鱼,没想到插下的秧苗东倒西歪,踏得一踢糊涂。他们埋怨契此不该跟他们打赌。契此却笑道:“你们回去吃晚饭,你们的晚饭我也不吃了。这里没插下的秧田,我帮你们插下,踏坏的,我来扶。回去,都给我回去吧!”

农夫们走后,田里只有契此一人,他站在田头,口中念念有词。顿时,田里一下子出现几个契此,他们互想对视几眼,笑嘻嘻地低下头忙碌地插起秧来。没多久,这块田全部插完。踏坏的秧苗也全部扶好。第二天,这些农夫走来一看,大吃一惊,纷纷议论,都说契此会作法。从此,他们不敢与契此开玩笑,见到他便磕头。

过了一段时间,契此路过这块大田,他又看见这几个农夫在田里拔草,不懂耘田,看后笑道:

“三分种,七分管,只种不管一场空。你们到现在还不会‘摸六株’。快过来,我告诉你们。”

有个农夫向契此磕了几下头道:“师父,我们服你了,插秧苗我们不如你,这拔草我们是会的,我们不要你教了,忙你的去吧。”

“耘田,叫摸六株,就是趴在田里,朝前摸一趟,左右摸六棵稻。”

“别吓唬我们,拔草就拔草,什么‘摸六株’不摸六株的?师父,你别对我们耍把戏了,从今以后,我们不与你再开玩笑了!”

布袋和尚笑道:“插一趟秧是六株,耘一趟稻也六株;耘田不能伸直腰,

人要扒在田里,双手在每株稻根边推摸烂泥,以此松土,促使水稻发棵、分孽与生长。懂吗?”说后,对身边的农夫道:

“去把不懂‘摸六株’的农夫都给我喊来,我要教他们耘田。”

还有个农夫见契此四肢粗短,肚皮如鼓,站着都替他吃力,要躬下身子,他好受吗?笑道:“师父,来,来,人趴下,先摸给咱们瞧瞧。师父,小心哪,趴下起不来,可别怪我们。”

“快去,把农夫都喊来,我有话说。”

契此见人们陆续到齐,脱罢裟袈,放下布袋,卷起裤管,手提拐杖,跳到田里,用拐杖在稻田空档的地方推来拖去,嘴里很低地念着什么,禅杖推起水稻根上的烂泥土,稻田发酵似的柔软,边上人看后都傻了眼。

不会管理水稻的农夫站在田边,契此笑道:“你们看着,贫僧先摸一趟。”他趴在水田里,摸、抓、推等动作十分自如。人们看他这般熟练,发出赞叹声。然后,他又吩咐身边一个僧人回庄里,取来他加工的一个圆形铁圈,装在拐杖头,在水稻边推来拉去,以此代替双手耘田。这样,既省力,又耘得均匀。人们拭着学,不一会学会了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梦蝶TFboys 你是信仰去照耀 EXO的守护天使 守护甜心之血染蔷薇 穿越琅琊榜之我是靖王妃 甜妹在哨向世界苟成万人迷 被S级哨兵觊觎的F级向导 神壕快穿:闪开,小祖宗驾到 星元游戏架构师 觉醒失败?我在星际写狗血文封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