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在东晋末年 > 第三十章 演兵

第三十章 演兵(1/2)

目录
好书推荐: 崎岖修仙路 异世之落宝金钱 大能 鼎唐 神始千漩 异界狂战神 丹劫变 试炼之阿拉德 呼啸黎明 痞子不痞

虽然仅仅只有五百人,但是卢循此刻心里还是有了一种成就感,在这之前他也有过这种感觉,那是因为万仞军的建立。看着自己手下一支支各具特sè的部队的建立,卢循心里的底气也就越来越足了。

神机营还仅仅只是卢循重装步兵的一部分,除了神机营还需要有大盾兵以及长矛手和刀斧手,这样才是一支完整的重装部队。当然,如果是在守城的时候,神机营也完全可以脱离重装步兵而存在。作为一支dú lì的防守部队存在。

因为有意培养张贵,在离开括苍山后,卢循并没有把张贵带在身边,而是让他做葛青的副手,帮助这个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一心只有各种器械的葛青管理整个神机弩制造基地。卢循已经打定主义以后一定要找一个更安全和隐蔽的地方建立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兵器研制基地出来,在那里只生产各种最先进的兵器。

至于那些比较平常一点的武器,如现在为了建立重装步兵所需要打造的大盾,卢循则让徐道覆在永宁城内监督制造。卢循本来也是想把这个工作交给商人来做的,但是苦于永宁城内的商人还没有如此大的资本来生产这些东西,所以卢循只能让军队中自己的工匠来生产。最顶尖和先进的武器是应该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但是对于一些非常普通的谁都会做的东西,卢循就打算把它们交给商人来制造。如果什么什么事情卢循的政权都要管着,又怎么管得过来,到最后只是影响到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罢了。

这批盾牌的材料和工艺制造技术与晋军中装备的盾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卢循做了两点小小的修改。

一是把这个盾牌整体加高了几十里米,到最后足足有两米多高了,这样一来,所有的重装步兵都可以把自己藏身在重盾之后,很好的躲避敌方骑兵的弓箭的袭击。

二是在盾牌的中间部位,挖出了两个洞,这两个洞相距十寸,洞的大小刚好容长矛手的长矛从这两个洞里面插入,锋利的矛头指向外面。这样,在整个盾牌中间就多了几个可以攻击的地方,长矛伸向外面,也就使得当骑兵因为巨大的冲力冲击过来的时候,非常有可能成为刺猬。

三是在盾牌的边缘的中间部位安装上了两个扣环,在战时,只要重盾手的盾牌放到了一起,那么就可以把相邻的盾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到最后整个盾牌群都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重装步兵组成了环状阵型,这些完全联系在一起的盾牌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坚硬的乌龟壳了。而且按照力学原理,每一面盾牌上受到的冲力都被均衡的分散到了其他的盾牌上面,单个的盾牌手所受到的正面压力也大大减轻,这有利于在战场上士兵的生存和实力的存留。

按照卢循的修改的样式,卢循军中的工匠加紧生产这些重盾,同时卢循也在永嘉军中开始挑选合适的盾牌手。实际上合适的盾牌手挑选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身体足够壮实,能够承受得起百来斤的重盾的重量。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每两面盾牌必须配备三名盾牌手,轮流扛住盾牌,这样在急行军中才不至于太过于消耗jīng力了。

这件事情自然是交给了永嘉军的训练者与指挥者的徐道覆去执行了。遵照卢循的要求,经过三天的筛选,徐道覆完美地完成了卢循交待下来的任务。他所挑选出来的重盾手个个牛高马大,稍微一用力就可以看见他们身上和手上坚实的肌肉,有的人甚至还能抱着太守府前的起码千斤重的石狮子移动一步,据说在招兵的时候,徐道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招他入伍的,还让他做了自己的亲兵。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力士啊!

在刘穆之jīng心的治理下,永嘉郡的农业生产完全得到了恢复,甚至还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最高水平。从扬州其他各郡的流民大量涌入,以至于永嘉郡已经不能够安排这么多的人了,刘穆之只好把他们安置到临海郡去了。

由于卢循的要求,刘穆之一边组织农业生产,一边大力吸引商人到永嘉郡来经商。永嘉郡物产丰富现在更是由于数次大丰收,各种物资十分丰富,在保证自己生活的情况下有充足的货物能够卖给这些商人,然后经过这些商人再卖到扬州各郡里面去了。

看到永嘉郡里面的商机,大量的商人涌了进来收购农产品同时贩卖各种其他的物资。因为各地的商贾众多,以至于永宁城里面的市(唐中期之前坊市是分开,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市是专门做生意的地方,在一般的路上是不可以卖东西的)已经不够用了,由于开辟新的市需要拆掉一些坊,很是麻烦,于是在卢循的命令下,所有的商人都可以临街买卖,街区的铺面都可以作为商店来经商。一时间大批商人在各处人口密集的坊租或者买了不少店铺,让永宁城里面的居民狠狠地赚了一笔。

因为土地分配的原因,卢循的保甲制度推行得非常顺利,刘穆之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改进了保甲制度中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让整个保甲制度更适合农村的需要。

由于保甲制度,使得卢循有了足够的后备兵源,又因为有足够的农业人口,所以作为永嘉郡都尉的徐道覆建立了一支有一万人的常备的守备部队,这些守备部队都是徐道覆从各地保丁中jīng心挑选出来的并一直在进行训练,所以重装步兵的设置有足够的优秀的兵源,这一点卢循倒是不用担心。

按照卢循和徐道覆的设想是建立两支几万人的部队守卫临海郡和永嘉郡,同时还有一支在平原地形上进行攻坚战斗的重装步兵军团神机营,这三支部队遥相呼应,共同守卫两郡。

卢循是准备将来带领着万仞军重新前往武夷山开辟根据地,所以把永嘉郡和临海郡的防守任务都准备交给徐道覆,在永嘉郡卢循是这样安排:刘穆之负责rì常的运作,徐道覆负责军事,郭澄之则出谋划策,以刘穆之为首。

刘穆之的才能在他投奔卢循之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永嘉郡的各项事物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原本让郭澄之觉得非常烦躁的保甲长的选拔与各县各级官员的选任都被选拔得很好。论把握全局的才能,郭澄之不如他,这一点郭澄之自己也承认了,所以对于卢循的这样的任命,郭澄之没有异议。

至于徐道覆,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为人忠义,对卢循是忠心耿耿,而且在刘穆之投奔卢循之后,徐道覆所需要的各种兵源以及军事物资都能够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与郭澄之那个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对于这一点,徐道覆还是挺佩服的,所以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