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吞吴(七)(1/2)
事实的经过大家都清楚可是谁也不会认为这事自己的过错包括吴主孙亮在内此时也是多有埋怨之意。如此的情况下潘翥只能闭嘴等待对自己的发落。
比起潘翥作为副都督的楼玄却是颇有言辞。楼玄也是个臣然而也有几分武艺更重要的是才华和胆略都不逊色。见到满朝武互相指责忙于寻找替罪羊忍不住大怒道:“贼兵朝发夕至汝等尚欲分清过错是何等居心!”[..]
楼玄这么一蹦高原本嘈杂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你楼玄才是多大的官有什么背景敢在此如此的放肆?吴臣薛珝横眉以对道:“楼承先汝也是败军之将罪责难逃朝堂之岂容放肆!”
楼玄冷笑道:“为国殉难其身乃正也好过汝薛道临口舌之快!”
“大胆!汝……”薛珝乃是吴国众臣薛综之子本身就是名门之后地位也是不低被楼玄这么一嘲讽顿是挂不住脸便要发作。
二人严词厉色针锋相对孙亮看的更是头疼。这满朝武乱成一锅粥可如何是好?若是陆凯在朝堂众臣必然以陆凯马首是瞻;若是王蕃贺邵在一定会为自己出谋划策;就算是陆喜在这里震慑群臣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可偏偏这些人不是被自己处死就是领兵在外。
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的理解什么叫做后悔莫及啊!
此时薛莹伸手拽回了兄长薛珝对孙亮道:“陛下魏人有备而来势不可挡濡须之失非是潘龙楼承先等人之过错不应有所责罚。”
孙亮见状略有意外另一名大臣虞汜此时也挺身而出道:“眼前首要之事乃是守卫都城然后调集各方人马与魏人决一死战陛下当分派兵力稳定臣民之心号召军民协力护我大吴。”
“二位大人所言不错潘楼二位大人为一军统帅战败必有其责然此非常之时当团结一心共度难关。斩杀主帅于军不利还陛下三思而行。”另一名吴国名臣之后顾荣也趁机为潘翥楼玄开脱把话题引到正途。
吴主孙亮见状心绪稍稍稳定一挥手道:“众卿所言极是只是众军在外一时难回这守城之事应当从何入手?”
薛莹闻言道:“城中兵卒有五万之众钱粮足支二年只要用心守御城必不失。”
虞汜道:“各处人马闻陛下危急必然倾力相救各处州县多有船只在库陛下可速使各州广征人马汇聚水陆断魏人之后封锁长江将其一网打尽!”
顾荣接道:“大吴至此以历四世家族阀门皆以陛下马首是瞻。陛下可广施善政安抚民心军民一体方可御敌于外伺机反攻。”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条条是理听得孙亮和一众大臣原本烦乱的心绪渐渐平静朝堂恢复了往日的气氛众人纷纷提出建议谋划出策出力。
经过众人一致的推荐以虞汜为大都督负责建业防务并且指挥江东人马抵御魏军。虞汜趁机保举薛莹张震孙奉贺达张悌诸葛靓等人为将并掌军权。
薛莹乃是江东名臣薛综之后薛珝之弟虽为臣却有胆魄风骨风评在其兄之。
张震是吴国重臣张昭之孙张承之子位列朝班颇为低调然其韬武略均有过人之处。
孙奉为吴国皇室宗亲是长沙桓王孙策之孙颇有祖风骁勇善战所统士卒精锐敢死。
贺达之父贺齐是江东虎将其族兄贺邵被孙亮听信谣言所杀韬略非常擅出奇谋。
张悌官军屯骑校尉之职被时人成为社稷之才忠贞不二姿才卓茂。
诸葛靓为诸葛诞当年遣使送入江东的质子也是诸葛诞的小儿子聪慧过人善于用兵。
此等数人皆为吴国一时之选当世之杰加潘翥楼玄二人并归虞汜统领负责建业防务。
而内宫之中丞相孟仁太常姚信司农全尚镇吴将军郭逴威南将军薛珝军师中郎将习温等人协助孙亮安抚百姓于城中招募青壮发动各大世家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援。
经过号召和拣选虞汜从各大世家提供的部曲中挑选三万之众作为正规军补充到建业守军之中并使贺达楼玄为水军正副都督从建业船库中提出新作大船离开建业游走附近的水道之中伺机袭击魏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